第1章 序
少年时喜读说部小说,家中有本“抱瓮老人”编选《今古奇观》,视为床头秘本,读过不下三五次,其中如《羊角哀舍命全交》《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等,更令自己心灵撼动。后来才知道这本奇书是从“三言”“二拍”中选出来的。“三言”,即《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作者为明代凌濛初。五本书都是通过对旧本的收录和修改,再加上作者自创的故事,成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冯梦龙,字犹龙。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科场失意后,即致力于收集、编订、创作通俗小说。晚明的社会实在太污浊了,政治实在太黑暗了,举世昏昏,众人梦梦,为了“触里耳而振恒心”(《醒世恒言序》),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古今小说序》),在明熹宗天启年间,冯梦龙完成了不朽的短篇小说集“三言”的编纂工作。“三言”的目的在于“三世”——喻世、警世、醒世,作者企图以小说去教化他人。
冯梦龙认为,小说的教育意义,要比儒家经典的《孝经》《论语》更为重大。所以,他对世道人心,则劝喻之,警诫之,唤醒之,而且用最明白、通晓、常用的语言使民众易于接受。冯梦龙自己解释说:“明者,取其可以道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醒世恒言序》)这说是“三言”名称的来由。笑花主人在《今古奇观序》中说“喻世、警世、醒世三言,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可谓钦异拔新,恫心骇目”,当非虚誉。
冯梦龙的“三言”,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三言”中所收录的作品,有一部分是宋元旧篇,一部分是明代新作,也有小部分是冯梦龙的拟作。可以说,“三言”中一百二十篇作品是宋、元、明代民间说话艺人和文人加工整理的集体成果。它把当时流行的优秀话本基本上都收进去了,并经冯梦龙本人进行了整理润饰,使它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文学色彩。“三言”是话本的集大成之作,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宝库。
继“三言”之后,明末社会上又流行着通称为“二拍”的两种拟话本集。编纂者为“即空观主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考定其为明末浙江乌程人凌濛初。由于冯梦龙的“三言”已经把宋元旧种搜罗殆尽,凌濛初不得不自起炉灶,“惨淡经营,加工组织”“取古往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重新加工或改作,其中有一些还是凌氏的新制。《初刻拍案惊奇》四十卷,《二刻拍案惊奇》四十卷(实为三十八卷)。总的来说,“二拍”比起“三言”来,在艺术上略逊一筹,但“二拍”中不少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也颇有吸引力。特别书中不少作品都对“人欲”充分的肯定,在批判“存天理,去人欲”方面比“三言”似更为鲜明有力。
“三言”“二拍”的题材广泛,想象丰富,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读来饶有兴味。其中有大量的描写市井之民生活的作品,作者热情歌颂白手兴家的商人,给当时社会树起了一个全新的价值尺度。只要有决心、有能力、努力奋斗,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如《醒世恒言》卷二十《张廷秀逃生救父》中王员外说:“贫富哪个是骨里带来的?”有关商人发迹的故事,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中,写一位以“商贾营生”的孀妇杨氏,教育侄儿王生,使他“商贾事体,是件伶俐”,王生长成,杨氏便命他出外经商,说:“我身边有的家资,并你父亲剩下的,尽勾营运。待遇我凑成千来两,你到江湖上做些买卖,也是正经”。王生也欣然说:“这个正是我们本等”。后来王生行商被劫,杨氏又劝慰他:“且安心在家两日,再凑些本钱出去,务要趁出前番的来便是”。王生再次遭劫,杨氏又说:“不可因此两番,堕了家传行业”。果然,自此以后,出去营运,遭遭顺利,不上数年,遂成大富之家。还有令人感奋的《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徐老仆义愤成家》的真实故事。徐氏兄弟分家,大房二房占去全部家产,而把老仆人阿寄推给三房的寡妇。阿寄忠于被欺侮的寡妇孤儿,发愤出外经商,重新建家立业,向世人展示了“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的道理。撇开主仆关系来说,从阿寄身上也可看到扶弱自强的人性美。
“三言”“二拍”中也有不少爱情故事,歌颂那些生死不渝、始终相爱的情人们,或是谴责那些始乱终弃的负心汉子,或是同情那些痴心苦恋的女郎,如《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篇。杜十娘,一位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她以为找到了一位可依托终身的人——贵公子李甲。她巧妙地为自己赎了身,离开妓院,与李甲一起回到他的家乡。可是,李甲在恐惧和利诱之下,终于无情地把她抛弃,转卖给轻薄头儿孙富。杜十娘面对着负义的情人,傲然挺立,用自己的生命作了最后的搏斗。她把一件件价值万金的宝物掷入江中,痛骂李甲和孙富之后,愤然投江自尽,用一死表示了自己最后的抗争。小说中的杜十娘表现了壮烈的悲剧美,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而《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却是一篇动人的“非典型”小说。蒋兴哥休妻后再复婚,三巧儿先后同三个男子有关系,最后与原来的丈夫复合。这些都跟传统道德观念“烈女不嫁二夫”相矛盾。作者对一位发生婚外情的女子采取同情和谅解的态度,表明了小市民阶层全新的道德观念。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怀疑和冲击。这样的“覆水重收”的故事,直到明朝末年才在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出现,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值得研究者们重视。
冯梦龙是位热诚的女性讴歌者,在他的笔下,有不少“出色”的奇女子,“可钦可爱”“赛过男子”,《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中,开门见山地揭出:“女儿那见逊公卿”。如苏小妹,使大才子秦少游都“为其所困”,连她的哥哥苏东坡都说:“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若为男子,官位必远胜于我矣”,这里歌颂的是一位文学才女。《喻世明言》卷二十八《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赞美的是一位市井奇女。黄善聪女扮男装,出外谋生,勤苦营运,手中颇有积蓄,遂为京城中富室。《警世通言》卷三十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谓“有志妇女,胜如男子。”小说写曹家庄的小官人曹可成,不事生产,终日在烟花队里胡混。他与妓女春儿相好,把万贯家财都弄光了。春儿不嫌贫贱,嫁给可成,忍苦成夫,终于重旺曹家庄。这里歌颂的是一位坚忍的底层女子。《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写明世宗嘉靖年间锦衣卫沈炼遭严嵩父子迫害之事,表彰忠良之士,批判权奸小人。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是闻淑女。沈炼之子沈小霞一家人被押送京城,奸党准备在途中暗害他,闻淑女随夫上路,智斗解差,终于使沈小霞逃脱了性命。冯氏在《明史·沈炼传》有关资料基础上作了大量的艺术加工,使之成为一个深刻动人的故事。冯梦龙并没有把人物强分等级,无论是官宦小姐或是小家碧玉甚至是风尘女子,他都一视同仁,尊重她们的人格,热情歌颂她们的奋斗精神。
《“三言”“二拍”的世界》是一本随笔结集,本书在评述“三言”“二拍”时,既有文学史性质的综述,又有具体作品的分析;既有点评,又有考证。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亦庄亦谐,亦浅亦深,不拘一格。力求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增加兴趣,获得知识,收到效果。本书在20世纪90年代初纳入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研究项目,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为刘逸生先生主编的《小说轩》丛书的一种,曾在读书界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人文科学和心理学界人士也曾留意,视为立意严肃的史料研究述评。领读文化有鉴于此,出版简化字版本,再版发行。从初版至今,历时近三十年,也算是经过“时间检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