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智能+”、智能制造与“智能+”赋能制造
工业界谈论的智能一般指技术层面的人工智能,而企业界常常把自动化、批量处理等当成智能,这是有偏差的。较为通行的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是具有人类分析、推理、学习和解释等知识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系统,具备部分人类智慧或智力。
1.2.1 “智能+”的内涵
“智能+”是2019年两会热词,之后“智能+”在媒体上受到广泛关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感触颇深:“总理提到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我们也要努力用‘智能+’的思维和方法去提升效率,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真正实现报告中提出的让全球更多用户选择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雷军提到的“智能+”思维和“智能+”方法,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革命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也认为,中国制造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全价值链环节的智能化改造,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大力发展智能物联网,用“智能+”赋能中国制造,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垂直行业的结合,方能创造“效率红利”。这个观点道出了“智能+”制造业的真谛:
● 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即推动中国制造业向着国际化高水准转型升级。
● 垂直行业的提升,即细分市场的智能融合,衍生智能经济新业态。
● 产生产业红利,即通过效率的提升产生“智能+”的经济外部性红利,带动智能经济的发展。
目前,学术界对“智能+”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百度百科定义“智能+”是“互联网+”的下一站——更智能的机器、更智能的网络、更智能的交互,将创造出更智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核心,基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而形成的高度信息对称、和谐与高效运转的社会生态。笔者认为,“智能+”是一个行为动词,描述的是智能技术渗透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与智能化是姊妹词,或者看成同义词。“智能+”泛指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方方面面融合发展的行为过程,是继数字经济之后的智能经济的主要推手和手段,是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的重要生产力之一。
“智能+”比“互联网+”更进一步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全新赋能。“互联网+”实现的是通信和连接问题,解决了困扰人类几千年的信息不对称,颠覆了很多传统商业模式,衍生了众多新业态。“智能+”解决的是人工智能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是人类几千年梦寐以求的、从辛苦劳动中得到解放的福祉问题,这将会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更大的变革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即除智能技术本身外,它还将衍生出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等众多新的问题、新的风貌、新的繁荣、新的世界……
1.2.2 智能制造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美国普渡大学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正式提出智能制造的概念,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当时应用场景的局限性,智能制造模式未被广泛接受。21世纪初,智能制造发展缓慢。2011年以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社交媒体、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重振和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
《2016—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蓝皮书》将智能制造定义为: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它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涉及产品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功能三个维度:
● 产品生命周期由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
● 系统层级涵盖设备层、控制层、车间层、企业层及协同层。
● 智能功能包括资源要素优化、系统集成、互联互通、信息融合应用等。
1.2.3 “智能+”赋能制造的内涵
从上述描述中不难发现,“智能+”赋能制造与智能制造有显著区别。虽然不同专业背景的视角不同,对“智能+”赋能制造的观点不同,但人们普遍认同智能制造是一种制造模式,一般是由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智能产品等构成的制造系统,主要是制造领域的范畴,对管理、经济等涉及的内容不是很深入。“智能+”赋能制造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嫁接或深度融合。“智能+”的主要含义是智能化,是智能科技在制造业中普及应用和影响逐步扩大的过程;即制造的组织、行为以及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不断改变,逐步过渡到智能时代的动态演化进程;不是仅仅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一套系统,而是构建一个复杂的工业文明、社会进步的过程。赋能除了指制造业用新的智能科技进行创新驱动的发展动能转化外,还包括由此产生的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外部性(新的红利)。“智能+”赋能制造比智能制造的内涵丰富得多,不仅仅包括智能制造模式,还涉及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业态的经济范畴,新的商业模式、运营方式、组织形态等管理学领域,也涉及新的制造模式下“人——机——物”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义、员工的职业发展重新规划、科技伦理等社会层面的内容,会对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改变,甚至会驱使制造企业转变成为软件、互联网企业,传统意义的制造业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