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危化品泄漏监管现状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危化品直接或间接被用于生产生活中。根据统计表明,国内使用的化学品共有3777种,其中剧毒致死化学品335种[15]。这些化学品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威胁:一方面,这些危化品在生产、运输和存储等过程中发生高浓度、区域性泄漏,将直接导致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另一方面,危化品在室内外环境中缓慢扩散,并在环境中累积构成污染,从而诱发长期处于此污染环境中的人产生一些潜在的、严重的疾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间接损失。有关资料显示,1953—1992年,全世界损失超过1亿美元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多达数千起[16]。例如,发生在1984年12月的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剧毒液体泄漏事故直接造成3150人死亡,超过20万人残疾,约一半城市人口受到此次事故的影响。国内危险化学品事故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Zhang等[17]对我国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化学危险品伤亡事故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这5年共发生事故1632起,死亡人数为1038人,每年事故总数基本维持不变(略呈上升趋势)。文献[17]指出,事故的多发省份为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和湖北等经济比较发达的人口密集区,并且事故在城区的发生率远高于郊野。例如,2013年8月31日,在上海发生的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2004年4月16日,在重庆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造成9人死亡,疏散了15万人。
频发的危化品泄漏事件和严重的环境危机说明我国在有毒有害物的监测、预警、管理和防护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能有效利用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智能监测技术实现危化品有效治理和监管,将能极大地减小甚至消除危害,避免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