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回专注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注意缺陷特质的危害

注意缺陷特质会让你用从前绝不会使用的方式来跟他人互动。在以前,你是否经常在别人跟你讲话的时候强行把对方“关掉”?当你的同事或者朋友开始长篇大论、兴致勃勃地讲述他觉得有趣的逸闻,或者对你滔滔不绝地倾诉自己心中痛苦的时候,你是否会假装感兴趣但实际上心不在焉?当别人试图向你详细解释一件对你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回应是否非常粗鲁,比如经常跟别人说“有话直说”或者“别绕弯子”?

超快的节奏让你不可能去仔细觉察新鲜事物或者不同之处。因此,在没有办法找到新材料来帮你用意料之外的方式思考的时候,你就开始用快捷方便的常见片段来组织思考。刻板印象、口号标语和时髦词条等,作为触发自己反应的刺激,让你方便地确认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观点、早已成形的信念,乃至信仰。

我们大家早已心知肚明,这个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严重。每年它都会造成各个组织上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也搞得每个人的状态就算谈不上头脑不清,至少也是心神不宁。我们因为丧失专注力所付出的最大代价就是工作的产出直线下降。由于各种各样分心的活动,我们浪费了太多的生产力,数量惊人。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每年因为大家刷屏上网导致的浪费大概有2 828亿美元。这个数字基于一项研究结果:每个员工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大概要花两个小时(确切数字是1.86小时)来盯着屏幕浪费时间,其中52%的时间用来“网上冲浪”。这些浪费的总价值是5 440亿美元,其中的52%就是2 828.8亿美元。4还有一个专门研究信息过载的非营利组织,叫作信息过载研究群组(Information Overload Research Group)。这个组织由很多从业专家、研究者、咨询顾问,以及其他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根据这个组织网页上发布的信息,信息过载浪费了信息产业工作者们大概25%的时间,单单这一项每年就会给美国造成9 9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5

另一种隐形毒药名为“多任务处理”(multitasking),也让我们深受其害,损失了不少的生产力。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多任务处理能让自己做更多的事情,但是被证实的现实不是这样的。早在1995年,认知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杰斯(Robert Rogers)和斯蒂芬·蒙塞尔(Stephen Monsell)的研究文献就有所记录,多任务处理行为的本质就是快速演替,也就是迅速把注意力从一个任务切换到另一个任务上,不论所执行的工作内容如何,这种高速切换都减少了精确度,增加了失误,并且降低了工作的质量。6

当然,真正受到损失的绝不仅仅是生产力。想象一下在手术室里发生注意缺陷特质的后果。看看下面这封来自一位医生的电子邮件:

作为一位住院实习项目的负责人,我负责监督指导泌尿科和器官移植外科大夫的住院实习。我想要在这里制造和呈现一种良好的环境,让医生们能够在工作中做出明智的决断,不论是在手术室内还是在手术室外。我看到了你对于注意缺陷特质的描述,里面关于大脑的“求生模式”(Survival Mode)似乎也存在于手术过程中的决策制定,以及医生们日常行医过程中的决定。根据我的观察,在手术室里,医生们一般都是在同时处理很多输入信息(寻呼机、电话、护士、麻醉师、来自密集任务调度的各种延迟……),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也需要面对大量的分心事件。也就是说,在我看来,手术室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容易招致“急性注意缺陷特质”的环境。当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或者当情势需要高度认知能力、创造力和头脑清醒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更加糟糕。滑稽的是,当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用来力保手术安全的时候,实际上分配在患者和手术执行过程上的注意力就少之又少了。7

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José Ortega y Gasset)曾经这样写道:“每次命运总是出人意料,其表面之下都是悲剧,也都意味深长。那些还没有意识到我们时代的危机已经近在眼前的人们,也就不会理解命运的关键,他们流于表面、懵然无知。”8与加塞特写下这段话的20世纪30年代相比,今天的社会更加变幻莫测和无处可逃,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着这种流于表面的状况,也都对生命的真谛浑然不觉、懵然无知。

现代社会的危险之处在于,我们变得对那些并不重要的琐事太过于投入,面对任何扑面而来的事情都会埋首忙碌、为其所制,然后就会对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和目标视而不见,通过忽视亲手将其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