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收复重庆
王贺年怎么也不会想到高民瞻敢出来,竟然还企图讲和。
“还愣着干什么,动手!”
电光火石间王贺年便作出了决定。
诚然活着的高民瞻更有价值,但此刻若是高民瞻的死讯传出,对清军的军心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只要清军军心涣散,那重庆势必守不住。
他话音未落,护院齐四的箭已经搭在了弓弦上。
齐四在去王家做护院前是一名猎户,射艺乃是他的看家本领。
在他看来猎物和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人甚至在反应力上还不如这些猎物。
但听嗖的一声箭矢飞射而出,直朝高民瞻的面门而去。
高民瞻登时被吓傻了,双腿如同灌了铅丝毫动弹不得。
眼瞅着高民瞻就要被一箭毙命,他的家丁急忙飞身扑来将高民瞻扑倒在地。
如此一来高民瞻虽然摔了个狗啃泥,但好在保住了性命。
眼瞅着功亏一篑,齐四并没有懊丧,而是抽箭又射!
连珠箭!
失传已久的连珠箭!
只见齐四一连射出三箭,将高民瞻可能的退路算的死死地。
高民瞻还没来得及站起来,便见一支箭矢朝他飞射而来,直是愣住了。
噗!
一箭从喉咙直接贯穿!
呃,呃...
高民瞻想要发生呼救,可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他拼尽气力想要把这支箭从喉咙里拔出,可费劲气力仍然拔不出来。
鲜血从伤口不断流出,高民瞻渐渐力竭,身子一软摔倒在地。
他本能的抽搐挣扎了一番,便没了动静。
“伪巡抚高民瞻已死,余者还不束手就擒!”
王贺年见状立即高声呼喝道。
“放弃抵抗,降者不杀!”
那些高民瞻的家丁的心腹见状直是傻了眼,愣了片刻纷纷丢掉了手中的兵刃。
巡抚大人都死了,他们还抗争个什么?
至于明军说的放弃抵抗,降者不杀,他们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反正抵抗是死,投降还有一线生机。
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把他们都绑了,将高贼首级割下!”
王贺年抑制住心中的狂喜沉声命令道。
在他看来高民瞻一死,清军已经群龙无首,距离收复重庆城已经是一步之遥了。
...
...
“总兵大人,东水门被打开了!城里有明贼的内应!”
一名亲兵哭丧着脸跑到王明德面前,近乎哀嚎的说道。
王明德面色铁青,咬紧牙关问道:“巡抚大人现在何处?”
东水门被人打开,明军大股涌入城中,重庆告破已经是时间问题。
现在若不走,就来不及了。
高民瞻是王明德的恩主,于王明德有知遇之恩。
现在虽然事态紧急,王明德还是不想丢下高民瞻独自跑路。
“巡抚大人,巡抚大人他...”
“巡抚大人怎么了?你倒是说啊!”
王明德急的面红耳赤,连连追问道。
“巡抚大人他被明贼给杀害了,如今首级就在明贼手中,弟兄们都看见了啊。”
轰隆!
王明德只觉得脑子一炸,整个人都傻了。
高巡抚这就被杀了?
是什么人所为?
他此刻有无数个疑问,但显然没时间给他去思考。
“总兵大人,咱们还是趁早突围吧。若是等到明军大军进城,再想走就来不及了。”
亲兵与王明德的关系就像王明德与高民瞻。
他的效忠利益链条只有王明德,所以只要王明德还在他就有翻身的那一天。
“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
王明德长叹一声,沉声下令道:“传我将令,全军从朝天门突围。”
东水门与朝天门之间隔了一个翠微门,别看只有这么点距离,但水系航道完全不同。
从朝天门出城,王明德可以直接率领水师进入嘉陵江!
“得令!”
...
...
高民瞻被斩杀的消息传出,重庆清军军心彻底崩溃。
不光是王明德率部从朝天门逃出,程廷俊、潭脂、潭弘等人也是各自跑路。
只是明军似乎早有防备,除了王明德部靠着一个时间差逃走外,其余各部皆被明军截获斩杀。
鲜血染红了江水,沿岸到处都是漂浮的尸体。
朱由榔见状知道是城中内应发挥了作用,心中直是大喜。
此战对于明军的火炮消耗是巨大的,再接着打下去,就要面临火炮弹尽的尴尬局面。
好在暗桩卡在这个关键的节点发力,使明军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这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啊!
如今明军基本已经控制住了各处城门,正陆陆续续进驻城中。
据李定国回报,城中除了还有小股清军抵抗,基本上已经尽在掌控。
不过李定国还是希望天子能够再等一等,等到重庆局势彻底安稳再进驻城中。
对此,朱由榔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在作战这种事情上他充分尊重李定国的意见,绝不会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
“陛下,重庆光复了啊!”
文安之见重庆城头重新插上了大明的龙旗,直是激动的胡须乱颤。
他曾无数次在梦中梦到这个场景,但当真的亲眼见到,仍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重庆就像是一块鱼骨卡在四川明军与夔东十三家之间,使得明军的势力范围不能连成一片。
如今收复重庆,就意味着明军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共抵外敌。
无论是吴三桂还是其他什么别的人来,明军都将沉着应对,丝毫不必担忧。
或许下一步可以试探着进攻湖广?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出来那么一瞬,随即便被文安之压了下去。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如今大明的内政情况。
晋王在西南屯垦数年,也才勉强养活十余万大军。便是联合全川兵力,明军与清军的绝对兵力对比仍然悬殊。
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攻湖广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很可能把明军带入泥沼之中。
届时若是兵事不利再想抽身可就难了。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恢复民生生计,囤积出可供下一次大战的粮草。
他还要再活个十年,他要亲眼看到明军收复他的家乡夷陵!
文安之在心中暗暗发誓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