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
突厥之先曰射摩①,舍利海有神,神在阿史德窟西②。射摩有神异,海神女每日暮,以白鹿迎射摩入海,至明送出,经数十年。后部落将大猎,至夜中,海神谓射摩曰:“明日猎时,尔上代所生之窟,当有金角白鹿出。尔若射中此鹿,毕形与吾来往,或射不中,即缘绝矣。”
至明入围,果所生窟中有白鹿金角起,射摩遣其左右固其围,将跳出围,遂煞之。射摩怒,遂手斩阿首领,仍誓之曰:“自煞此之后,须以人祭天。”即取阿部落子孙斩之以祭也。至今突厥以人祭纛③,常取阿部落用之。
射摩既斩阿,至暮还,海神女执射摩曰:“尔手斩人,血气腥秽,因缘绝矣。”(《镜异》)
【注】
① 突厥:突厥是六世纪初叶崛起于阿尔泰山西南麓的一个强大的游牧部落结合名称。突厥人最早居住在准噶尔盆地以北,后来又迁移到吐鲁蕃盆地西北的博格多山麓。5世纪中叶,柔然汗王国的势力曾到达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北部,突厥族人不得不受柔然汗国的役属,并被迫迁居到阿尔泰山的西南麓。 ② 阿史德:即阿史那。《隋书》卷八四《北狄传》说:“或云,其(突厥)先国于西海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足断臂,弃于大泽中。有一牝狼,每衔肉至其所,此儿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后遂与狼交,狼有孕焉。彼邻国者,复令人杀此儿,而狼在其侧。使者将杀之,其狼若为神所凭,倏然至于海东,止于山上。其山在高昌西北,下有洞穴,狼入其中,遇得平壤茂草,地方二百馀里。其后狼生十男,其一姓阿史那氏,最贤,遂为君长,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 ③ 纛(dào):军中的大旗。
【评】
这是一则有关突厥先民的神话传说。在我国史籍中,关于突厥的缘起有数种说法,分别见于《周书·突厥传》《北史·突厥传》《隋书·突厥传》。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归纳数种说法,得出结论说:“今案诸说虽异,亦有可相沟通者。大约突厥之先,尝处于一海子之上;其海在高昌之西;其国为邻国所破,遁居高昌北山中;出山之后,转徙而至平凉;沮渠氏亡,再奔茹茹;茹茹处之金山;其人工于铁作,故为茹茹所倚重。其国凡有十姓,孑遗一儿,与狼交而生十子之说,为其族之神话;逮居金山,邻近本有契骨诸族,亦自有其神话,二者稍相糅合,于是阿贤设之前,更有所谓讷都六设,而其故国,亦自无名号变而有索国之称矣。以凉州附塞之族,播迁于漠北荒瘠之区,其能抚用其众,稍致盛强,固其所也。”(《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晋南北朝四裔情形》)又据《周书》记载,突厥于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开始与中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