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之旅:菲利普·罗斯后期小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说不尽的菲利普·罗斯

菲利普·米尔顿·罗斯[1](Philip Milton Roth,1933— )是美国战后最为重要,也是特色最为鲜明的犹太裔小说家之一,亦是近年来诺贝尔奖呼声很高的当代美国作家。罗斯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1954年毕业于布鲁科纳尔大学,1955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入伍,但由于在基础训练中背部受伤而退伍(其短篇小说《诺沃特尼的痛》中有所记述),1956年回到芝加哥大学,边攻读博士学位边从事教学工作,并开始陆续发表作品。

中短篇小说集《再见,哥伦布》(Goodbye Columbus,1959)使罗斯一举成名,该小说集被《新闻周刊》评为当年最重要的作品。罗斯也因此获得1960 年“国家图书奖”和美国犹太书籍委员会颁发的“达格夫奖”;同年,这部集子为他赢得“古根海姆奖学金”和“美国文学艺术院奖学金”。带来巨大声誉的同时,这个集子也使罗斯遭到犹太社区的指责和诟病:他被称为一个“反犹主义者”,一个“愤恨自我”的人。文学创作的成功使罗斯放弃博士项目和教职,成为一名专职作家。

截至2011年底,罗斯共出版作品31部、短篇小说数篇,以及诸多未集结成册的访谈录。罗斯的主要代表作有《波特诺的怨诉》(Portnoy’s Complaint)、《被缚的祖克曼》三部曲(Zuckerman Bound)、《反生活》(The Counterlife)、《夏洛克行动》(Operation Shylock:A Confession)、《萨巴斯剧院》(Sabbath’s Theatre)、“美国三部曲”:《美国牧歌》(American Pastoral)、《我嫁给了共产党人》(I Married a Communist)、《人性的污秽》(The Human Stain)以及《反美阴谋》(The Plot Against America:A Novel,2004)和《复仇女神》(Nemesis,2010)等。

罗斯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他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才思枯竭,反而“老骥伏枥”,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斯佳作频出,每隔几年就有新的突破性作品问世。对于罗斯在当代美国文坛的地位,乔国强教授曾经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与辛格、贝娄、玛拉默德三人共同构筑了美国犹太文学的基本框架,或者说,共同成为支撑美国犹太文学这座殿堂的四根主要支柱。”[2]

罗斯的作品深受读者和批评家的青睐,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三次获得“笔会福克纳奖”(1994、2001、2007)、两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1960、1995)、两次“全国书评家协会奖”(1987、1991)、“普利策奖”(1997)、“笔会纳博科夫奖”(2006)、“笔会贝娄奖”(2007)、“布克国际文学奖”(2011)等。罗斯还是在世时全部作品已被收入“美国文库”的最年轻作家。如此成就为罗斯赢取了美国文坛“3L”的称号,即“Living Literary Legend”(当代文学传奇)。时至今日,罗斯“文体大师与讽刺大家”的地位已经坚如磐石。

对于罗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多产、早熟的作家,自从他涉足文坛开始,便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热点。对他而言,从来不会有被读者和评论家冷落、作品乏人问津的情况,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批评界趋之如鹜的对象,可以说,罗斯研究的开展与他的文学生涯同步。为了研究的方便,下面将对罗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做以归纳与总结。

[1] 本书中,Philip Milton Roth 的中文译名统一为菲利普·罗斯。菲利普·罗斯的其他译名还有“菲利普·罗思”、“菲利普·劳思”、“菲力浦·罗斯”、“菲利浦·罗思”,涉及引用时,将根据原文译名给出。

[2] 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4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