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勤王
立储使得保皇会复行新政的期望几乎完全破灭,清政府与维新派的矛盾急剧激化。上海绅民除电阻外,已经提出罢市集议,要求诛斥权奸,表示与贼臣不共戴天,并以各国干预瓜分,会匪乘风而起为警示。而中国内地尤其是长江一带确有异动迹象。据说1月25日金陵得电,湘军统领多人密见刘坤一,
告奋勇,请举义旗勤王。时岘帅已交印,不敢举非常之事,婉谢之,但痛哭而已。湖湘义士顿足长吁,曰:“公守区区而甘解兵柄,公即不自计,独不为上之安危所系,四万万人性命所关计乎?公,前明之史阁部也。惜哉胡文忠、左文襄已死矣!使其尚在,则李莲英等逆贼早已除灭,而圣主早已复政矣!惜哉痛哉!”[1]
有人以“寓沪各省会党头目”的名义致函某西人,
略谓我等虽草莽英雄,颇知大义,因中国贪官污吏,不恤民隐,故逼迫至此耳。会中党羽在长江一带,约有十数万人,久仰先生爱护中国,我等从不与贵国教士为难。去岁八月以后,我等即思起义,因皇上安然无恙,冀中国尚有富强之日,故未敢多事。今读二十四日上谕,知皇上废立之事,已不能免,我等不能再行忍耐,要叩求先生设万全之策,阻止废立一事,仍请圣上复辟,大政亲操,以救中国。如蒙赐复,请登报章,五日后无回信,则亦不能久待,恐中国从此无安靖之日也。[2]
其时恰值正气会成立不久,此函极可能和与会的会党首领有关。武汉有人遍贴匿名揭帖,“论废立之事,语多骇听,并谓太后如不撤帘,我等忠义党人数万,定当举兵勤王,并不与各西商及教堂为难,各西人毋庸疑惧云”[3]。四川绅民则表示:“若朝廷果有变故,即当恃其险固,自据全省,奉光绪之年号,举诛奸之义旗。”[4]江西南昌绅民亦谓:废立果行,“则该处必起勤王之师”[5]。
海外保皇会员的情绪更加激烈,暹罗华侨陈斗南等人上书李鸿章和张之洞,告诫其切勿继续叛国叛君,应立即举兵勤王,清君侧,复大仇,立大业。他们继发电力阻废立后,听说光绪被毒咳血,再度电告清廷:“若遇弑害,勤王之师立至,决斩庆、刚两贼种,以泄天下之愤。”[6]新加坡华侨致总署电文则直接提出:“大众骇怒,同心欲起师勤王,而诛逆贼。”[7]
保皇会的机关报《知新报》和《清议报》先后发表论说《论立嗣即已废立》《论建储即为废立》,断言立皇嗣的目的在于立新君,废立既定,联电抗争或责望于督抚均难以奏效。
为今之计,惟有民办民事而已。……凡我大清士民,联合大群,驰檄内外,公认光绪皇帝为真主,虽至不讳,必奉光绪正朔,无论所立何人,誓不承认,然后布告各国外部,执公法以申之。……若其不行,则惟有合众力以正朝廷,举大义以清君侧,宾王之檄,柬之之师,必有怀忠抱义,响应从之者。如此则皇上虽危,犹可望生;皇上虽往,犹可复仇。[8]
康有为也认为:自电争废立以来,海外各埠皆问勤王之师,以往空电相争,后此则必须具有应变实力,才能于事有济。[9]《清议报》甚至提出:光绪废与不废,均在我臣民,“民所归往,匹夫可蹑帝位,民所离畔,帝王亦为独夫。”[10]这很可能反映了保皇会内部激进一派的观念,照此看来,光绪复辟与否,已非最关紧要。等到北方义和团蜂起,保皇会更以勤王讨贼为“再造中国之第一要策”,而且认为“今日而望各疆臣勤王,是真望梅止渴也”,呼吁国民以独立自主之精神兴师勤王。[11]
清廷立储,有两种可能,一是鉴于内外反对,不得已而求其次,一是以立嗣为踏板,试探各方反应,适时再行废立。在保皇会看来,无疑是后者,因此异口同声,认定立嗣即已废立,建储即为废立,并将筹划已久的勤王谋略推上实际运行轨道。而在清政府方面,无论是退而求其次,还是以退为进,立嗣引起举国上下、海内海外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公开反对,的确出乎意料,令其政治权威大为动摇,戊戌政变以来的不安心理严重膨胀,为了挽回面子,反而进一步倒行逆施。其反弹表现有三:
其一,加紧镇压保皇会和国内维新人士。宣布立嗣的同一天,清政府再度颁布悬赏购线拿办康、梁的上谕,迫使康有为离开香港,前往南洋。看过经元善等人的奏电,慈禧勃然大怒,较诸康有为事败时犹觉利害,连在场的各太监及进呈电报的礼亲王亦惊慌异常,恐遭怒及。据太监旁观,其所怒不在电稿,仍归怒于康有为及其维新之党羽。事后慈禧告诉奕劻:康有为、经元善等须设法除去,然后政府可以安然无虞。[12]清廷随即下旨捉拿经元善,经氏避走澳门,清方仍穷追不舍,以亏空电局经费为名,试图引渡,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13]又下令密拿发电谏阻列出姓名的50位士绅,尤其是叶瀚、王季烈、汪诒年三人,
以叶、王二君草创《至各省大吏禀稿》,请谏阻废立;汪则为《中外日报》主笔,发传单、集义士之故也。五十人之外又开新党,闻有二百余人,何人在内,何人不在内,尚未能得其信消息。前数日,上海道拜各国领事,请签名协拿,诸领事斥绝不应许,始得保全此数百人性命。然发之五十人均不能回家乡矣,忠名震于地球,而身家之际可悲甚矣!……闻此外各省指拿名士又共有三百余人(此信已确,惟名单未传于外),但未知地方大吏实在举行否耳?情形已与明代末年无异。[14]
其二,诛杀戊戌被贬的帝党大臣,以防止其为新党拥戴,根除后患。清廷既行立嗣,“又谕各省督抚,将前岁政变已获咎诸臣再行拿究,牵连之人,闻颇不少”[15]。
内有有名望数人,即翁师傅、沈鹏、前湖南巡抚陈宝箴、御史宋某、翰林张某等。沈鹏前已被拘,翁师父住宅,现亦派人严行看守,以防逃脱。观其情形,未必敢将翁师傅正法,以犯众怒。惟其必逼使之自尽,而后乃能绝皇上之羽翼也。至两江总督鹿传霖者,效忠于西后者也,接谕后,即密电上海道,促其将彼党设法拿获,又密派委员八九人至沪,探查维新党中人之寄居租界者,共有几何人。闻所欲拿者多皆系前经莲珊电争废立有名诸人云。[16]
沈鹏奏请诛三凶,因其为常熟人,“刚毅见此稿大怒,曰:‘此必翁同龢主使,吾必先杀翁同龢,再杀此人。’自有此折,翁师傅之性命盖危于累卵矣。自去年八月以后,翁公日居破山寺,非僧人不敢接见,然犹密旨再三着督抚严密查看,幸两江督抚尚肯保全正类耳”。
己亥建储之时,刚毅再次提出:“‘……翁同龢不死则祸根不除,必先急除!’于是主者即饬拿翁。旨未下而廖大臣寿恒力争,求免其拿,遂蒙斥出军机之谴。王大臣文韶继以苦求,李合肥亦求免其死,于是暂得免拿。”此后清廷追拿经元善不得,“于是下密电两江,着将翁师相、沈太史立刻就地斩决以绝帝党之领袖。(沈鹏)现已监禁苏狱,陆中丞欲免其死,电奏假报疯求宽,未知得免否?翁师相住宅已发兵围守(数日内事),闻有日本义士救之出难,或云已逼令自尽,二说未知孰实?荣、刚又下密电于江西,着将陈宝箴中丞就地正法,其余稍涉帝党,无不着令严拿。上海派密差七八人专拿帝党”,要将文廷式、宋伯鲁、张元济指拿立决,“看来陈中丞如不出亡海外,必不能免死”。[17]此后清廷果然加紧迫害,终于借义和团大乱和八国联军入侵之机,为了防止后患,下毒手将张荫桓、陈宝箴饬死。翁同龢虽然屡次避过大难,西太后一直不肯放过,逃到长安后,“即欲以待张南海者待翁常熟,荣(禄)垂涕而言不可。既至今年(辛丑)正月初六,老西之念又动,荣又力求,西云:直便宜却此獠”[18]。
其三,废立之谋不能得逞,当朝执政迁怒于保皇党人鼓动外国横加干预,而西太后又特别担心列强干涉,于是设计排外。关于此事,保皇会指为“贼臣载漪、荣禄、刚毅等,内不得逞,外欲示威,以为外能排逐强邻,而后内可压抑民庶,于以肆行废弑,莫敢谁何,乃抚用拳匪,杀逐外人”。具体情形为:
端逆以其子既立,而内畏保皇会数百万众,外畏各国,不得逞,又虑废弑皇上,各国或行干预,故于十二月欲行废立,先于十一月下一伪谕,言各国以强力压中国,各督抚皆存一私字于胸中,后此若各国有事,各督抚当即开仗逐敌,无得畏葸。此时中外无故,忽下此谕,中外惊矣。……逆端王欲觊觎神器,庆王、荣禄、刚毅既为首谋废弑皇上,赞助立端子之人,事难中止,故皆辅媚端逆,欲成此废弑之举,而虑保皇会新党人数之多,非另结民间一大党无以敌之。董福祥部下素多拳匪,于是二月之时,荣禄献策,逆端决计,通拳匪以敌保皇会,以恶仆变用西法之故,而恶及各国人,更虑废弑而各国干预之,于是端、荣、刚诸逆决计攻杀西人,以绝其干预,而千端百计,皆为废弑皇上而起。[19]
更为生动的描述则是:
立嗣之诏既下,载漪谓其仆曰:“各国公使将于今日来贺溥儁为大阿哥事,汝等宜预备茶点。”至夜寂然。初二日载漪又命仆备茶点,至夜又寂然。初三日载漪复命仆备茶点,至夜复寂然。自是载漪之痛恨外人也,几于不共戴天之势。凡有满汉官员之谒见载漪者,载漪辄谓之曰:“予见中国说部中,恒有剑仙侠客,何至今寂寂无闻?”谒者叩之曰:“汝欲剑仙侠客何用?”答曰:“吾欲用其力以杀尽外国人。”谒者乃笑谓之曰:“世无剑仙侠客久矣,汝将安所求?即求而获之,只杀一二外人,安能将外人尽杀之耶?汝欲杀尽外人,不必求诸剑仙侠客也,但求诸义和团可耳。”于是义和团之祸,胎于此矣。[20]
保皇会认定立储为废立之先机,而一般传闻,也指立储是不得已求其次,因而主张废立的守旧大臣对这一结果极为不满。据说1月24日宣布立嗣后退朝,“刚毅、赵舒翘颇有后言,大意谓立嗣而不废立,非计之得云”[21]。“徐、刚、漪、崇辈稔知太后久已褫魄于洋人,非先制洋,不能振太后之气。于是急煽拳匪,不数月而燎原势成。”[22]成因虽异,结局却大致相同,在排外复旧的鼓噪声中,中国一步步陷入内外交迫的亡国危机。戊戌政变以后本来就十分紧张的社会矛盾,终于无法化解缓和,不得不以外在冲突的形式来解决。
当朝执政的倒行逆施令一班宦术娴熟、守成持重的老臣感到左右为难。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或本人多少了解国内实情和世界大势,或受身边幕僚的影响,主张中国实行变法维新,但反对康有为等人的操之过急,不能容许变法的结果导致其权力的削弱丧失。虽然张之洞、李鸿章曾一度表示对变法派的善意,通过政变将康有为等一班日益受到重用的新进赶下台,也符合他们的利益,因而亦与赞同。但是政变后当朝执政日趋明显的排外复旧,却势必危及他们的根本利益,同时经验告诉他们,任何正常的执政者,都不能与人心大势背道而驰,因此他们有的甚至不惜与朝廷正面抗争。戊戌变法期间,刘坤一态度消极,抵制躁进,用他自己的话说:
弟于新法初行,即拟奏请熟思审处,勿过纷更,忽涉急遽。旋奉严旨申饬其泄沓因循,则前折不敢上陈矣。新法如改练洋操、设添学堂,实为当务之急。至欲改变衣冠,以新耳目,未免有拂人情。而康有为等遂进离间之言,敢为挟制之计,若非立时破败,大局尚堪问乎![23]
政变后他却敢于抵制停罢各项新政事业的朝旨,主张“书院不必改,学堂不必停”,农商类的学会、学报不应在禁止之例。[24]
为了应变,他们或对当朝执政若即若离,阳奉阴违,或在执行镇压保皇党的朝旨同时,又与保皇会及维新人士暗通消息。尤其是李鸿章,各方敷衍,到处示好,几乎千人千面。[25]立储宣布,李鸿章认为:“为毅皇立阿哥,并无太子之名,似不应贺。”同时又指责“康党造言生事,鼓惑各埠愚民,嚣然不靖,借以敛资,实为乱根”。[26]张之洞则犹豫不决,先后咨询闽浙总督许应揆、湖南巡抚俞廉三、署理陕西巡抚端方、署理两江总督鹿传霖的意见,并观察其他督抚的反应,又要等待部文,对于贺折的内容形制,也颇费踌躇。他还特别担心保皇党借机对其进行攻诋,专电驻日公使馆的钱恂,告以“立嗣乃本光绪五年懿旨上谕,京师并无他说,各使馆亦具[俱]安静。康党造谣煽乱,诬诋慈圣,各报妄传,深恨仆之攻驳康学,故于仆极口诬诋,谓京城有大举,鄙人已允,骇愕已极。中国体制,岂有一外臣与秘谋之理?”希望日本政府出面干预在华各日系报刊,阻止发表于之不利的报道。[27]反倒是被暂时解除兵权的刘坤一,较早具折叩贺天喜。[28]
保皇会和其他维新人士对于南方几位重要疆吏的态度颇为矛盾,双方旧日互相交往,政变后仍然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暗中有所交易。趋新各派显然知道这几位督抚与守旧党的主张不同,在自身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地试图分化利用,不断通过各种机会和形式劝说各督抚改变立场,举兵勤王,同时又不相信这些位居显要已然老迈的封疆大吏有此胸怀抱负,内心仍将其视为守旧后党的同道。在他们确定的勤王政治道路上,这些清廷大员如果不能给与支持或表示赞同,就只能被当作绊脚石,列入扫除的名单。
位居中枢、掌控大权的荣禄,被保皇党认为是戊戌政变的罪魁祸首,但其人“险而巧”,与“悍而愎”[29]的刚毅又有宿怨,用骑墙政策[30],表面虚饰,这是造成戊戌后中国政局异相的重要一环。康有为对荣禄深恶痛绝,而刘坤一、李鸿章等人与荣禄沟通协调,张之洞则与之不相往来,很难用某一方的态度立场作为观察甚至评判的标准。可以说,经历了戊戌到庚子的一系列政治风波,鼎足而三的政治格局逐渐形成,庚子年南北朝野之间政治势力的分化组合,北方拳变、东南互保和勤王运动局面的出现,正是那一历史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态演化的产物。
[1] 胡珠生编:《宋恕集》下册,第698页。
[2] 《密函骇听》,《知新报》第113册录《同文沪报》。
[3] 《谣言可骇》,《知新报》第114册,1900年3月15日。
[4] 《废立要闻汇志》,《知新报》第115册,1900年3月31日。
[5] 《汇纪立嗣事及京内外近日情形与外人议论》,《清议报》第38册,1900年3月11日。
[6] 《暹商第三次奏稿》,《知新报》第115册,1900年3月31日。
[7] 《废立要闻汇志》,《知新报》第113册,1900年3月1日。
[8] 《论立嗣即已废立》,《知新报》第112册,1900年2月14日。
[9] 1900年6月1日康有为致柏原文太郎函,东亚同文会编:《续对支回顾录》下卷,第652页。
[10] 佩弦生:《论建嗣即为废立》,《清议报》第37册,1900年3月1日。
[11] 《论各省亟宜勤王讨贼以造中国》,《知新报》第122册,1900年7月11日。
[12] 《废立要闻汇志》,《知新报》第115册,1900年3月31日。关于清廷的反应,盛宣怀电告李鸿章:“总署函嘱南洋严劾治罪,并无廷寄。闻政府以立储喜庆,不欲杀人,似系充发牌子。数日间,洋电之外尚有湖南联名公电,亦未发动。宣因经系电员,即请署电沪道看管。经家属先报病回籍,嗣闻赴港,即电钧处。廷意初不甚重,因余诚格奏劾电员,聚众妄为,危词挟制,请严旨勒交,以伸国宪。即奉寄谕,有责成宣怀认真设法购拿,毋任远扬,致干重究之语。”(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三,第886页)
[13] 主办此事的李鸿章据说并不积极,赵凤昌致函李鸿章幕僚,“劝合肥勿承内降。合肥云:我决不做刀斧手。此语真爽快,使人放心,即延为宕案。”(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第308页)其实李鸿章不肯出力实办,也是因为新党与港澳及国际社会多方救助,不易得逞。
[14] 胡珠生编:《宋恕集》下册,第700—701页。
[15] 《汇纪立嗣事及京内外近日情形与外人议论》,《清议报》第38册,1900年3月11日。
[16] 《续志立嗣事及境内外近日情形与外人议论》,《清议报》第39册,1900年3月21日。
[17] 胡珠生编:《宋恕集》下册,第693—701页。《翁同龢日记》记相关各事,不无隐词。
[18]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549页。
[19]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454、424—425页。
[20] 宋玉卿编:《戊壬录》,辜鸿铭、孟森等:《清代野史》第1卷,第260页。
[21] 《废立要闻汇志》,录自《上海日报》,《知新报》第113册,1900年3月1日。
[22] 王照:《方家园杂咏纪事》,《近代稗海》第1辑,第8页。
[23] 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二十日《复冯莘垞》,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刘坤一遗集》第5册,第2233页。
[24] 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三日《书院学堂并行以广造就折》,《农商报馆会名不在禁例片》,《刘坤一遗集》第3册,第1066—1067页。
[25] 有关戊戌庚子间李鸿章的政治权术,前此各种相关著述多已提及,但往往各看一面,未能彼此打通。
[26] 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三,第882页。李鸿章对于镇压保皇党一事,暗中有所动作,公开则小心翼翼。他迟迟不执行清廷铲除康、梁祖坟和捉拿海外保皇会员亲属的旨令,并奏请“缓平坟”(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三,第902页),经清廷一再申斥,才不得不有所敷衍。
[27] 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0册,第7900页。
[28]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刘坤一遗集》第3册,第1206—1207页。
[29] 《戊己间训政诸大臣论略》,《中外日报》1900年11月23日。
[30]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5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