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从在上海外国语学院附中学习德语起,笔者就同德语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和研究生学业,也一直是德语专业,自然以德国语言文学为主;不少课程由外教承担,这在彼时还不多见。回头想来,当时学的东西还都比较粗浅。之后在德国学习和工作20年,前5年攻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时,较多涉猎文学理论及德国文学;工作后的教学和科研,则与这个专业越走越远。学术论著基本上都用德语写成,中文写作只是偶尔为之。归国以后,教书以西方文论和中西比较诗学为主。没想到转了一圈,又走回老路,其中有些偶然因素。中国人喜欢说“随缘”,听来比较亲切;而德国的一句谚语就略显刻薄了:“吃谁的面包,唱谁的歌。”尽管文学理论不是我的主要兴趣所在,文章还是要写的。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既然做了,就尽量做好。
本稿涉及的不少题材,其实中国学界都有人写过。偶尔翻阅一些有关20世纪德国思想和文学理论的文章,学到许多东西;但是平心而论,有些著述读了以后总觉得缺些什么。缺什么呢?我想,首先是语言,也就是对德语原文的把握;其次是深度,这里涉及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以及研究功底。有些著作显得粗糙,存在诸多语焉不详之处。最为糟糕的是另有些“论著”,变编著为论著,变译介为专论,对一些外国学者的独到见解缺乏必要注释而为我所用。
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文集,文章都是近年撰写的,若干篇什已经单独发表。不是都有人写过了吗?的确,拙文依然能够发表,且刊行于一些不错的刊物,委实有点出乎意料。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一个观点:当一切已成往事、已被写进我们的接受史后,有些理论似乎从来没被真正弄懂吃透。另一方面,本书也不完全是已刊文章的汇编。我的论文一般都写得比较长,常会因为杂志版面的限制而无法全文发表,有时甚至不得不删去一半。结集成书,得以拾掇那些舍不得扔掉的东西,虽有敝帚自珍之嫌,但也确为读书心得。当然,不敢妄言自己有多高明,弄不懂的问题还是不少。编书时又对一些内容做了适当补充和修改。另外,书中还有一些中国学界不甚了解的内容,例如许京的文学趣味社会学,或者文学社会学中的西尔伯曼—阿多诺之争。
书名虽为《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但并非应有尽有,或许也很难做到。大部分章节亦涉及20世纪德国美学思想;然而,德国20世纪同19世纪一样,美学思想颇为丰富,要在一本书中具体而微、展示全貌,谈何容易。像编写教材那样面面俱到,固然有其用处,但我害怕蜻蜓点水。在“20世纪”这个大的框架之下,有些本当论述的美学思想,因为笔者精力有限,暂付阙如。好在书中的一些论题颇具代表性,比如德国的文学社会学理论或接受美学。再如卢卡契研究和本雅明研究,其重要性毋庸赘言。在“著名作家美学思想新探”部分,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外,布莱希特的成就自然毫不逊色。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一并论述了卢卡契和豪泽尔这两位匈牙利理论家的思想,原因在于他们基本上用德语写作,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德国思想紧密关联,亦被德国学界视为德国学者。
一般来说,不是为功利而著书立说的人,总想有点建树。这是笔者希望而又不敢希望的奢望。我知道自己学力有限,更知创见之难。本书的一个追求是,多介绍一些中国学人以往研究中还未涉及的东西,或者将有些问题说清楚。是否能够如愿,还有待在行读者的评鉴。对于有些思想的把握和表述尚有舛误或不妥之处,敬祈读者赐教。
最后,对张萍制作“人名索引”、郑端查找和校对多处外国文献的中译本文字、王璐帮忙借书表示衷心感谢。
方维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