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俞伯牙与钟子期
题 目
明朝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的第一卷中讲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相遇的故事。
俞伯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著名的弹琴高手。一次他出使楚国,回来时乘船行至汉阳江口,遇到雨过天晴的好天气,就开囊取琴,弹曲一首。不料发现有人偷听。
俞伯牙:何人偷听?
钟子期:我乃一樵夫,闻君雅操,少驻听琴。
俞伯牙: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那我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
钟子期:方才大人所弹的是《孔仲尼叹颜回》。
伯牙见钟子期一身樵夫穿戴,十分不屑,心想,一个山村樵夫,懂得什么音乐?怎么会听琴?因此既不问姓名,也不叫手下人端茶,而是提出一连串有关乐器的专业问题来为难钟子期。
没想到钟子期对答如流。伯牙还是半信半疑,以为钟子期掌握的只是记问之学,并没有真才实学。于是沉思半晌,心里想着高山,弹奏一曲。
钟子期:太好了,简直像巍峨的高山屹立在眼前!
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心里想着流水,再弹一曲。
钟子期又赞美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流不息的江河!”
伯牙大惊,推琴而起。从此,两人结为兄弟,成为知音。
问:俞伯牙的思维曾经出现什么错误?
逻辑分析
俞伯牙一见钟子期是个打柴的,马上得出一个结论:他不懂音乐、不会听琴。这就是“以人为据”。
以人为据,即以人的地位高低贵贱、名声大小、关系亲疏、个人品质的好坏等作为立论或驳论的唯一根据。
以人为据,国内有,国外也有;古代有,现代也有。
有一家报社招聘编辑,报名者很多,其中有很多高学历者。考试的时候,主编发给每位应聘者一篇文章,让大家修改。有一位自学成才者一看这篇文章,觉得其中错误很多,就拿起笔大篇幅地修改了一遍。
当他修改完,发现情况不对头,考场中所有的人都坐着不动,一个字都没有改,眼睛都盯住他,好像在嘲笑他。
他感到很奇怪,就把文章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终于发现,在反面最后一行上写着“选自钱钟书某书”。他脑子“轰”了一下,钱钟书写的文章难道还有错误?但是,很快他冷静了下来,坚信自己改得对。
主编收了考卷后,笑着说:“我们的打字员犯了一个错误,打错了这篇文章的作者。”
最后,报社就录取了这名自学成才者。
那么多高材生为什么被淘汰?因为他们以人为据,不从实际出发。
“以人为据”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诉诸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