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关于本书
本书是对中国当代传媒文化诸多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这些热点问题最近几年来一直在文化研究领域中不断被讨论和热议。从春节联欢晚会到《百家讲坛》,从明星体育到个人博客,从时尚杂志到当代电影等。既然是一本讨论传媒文化的论著,我们就采用传媒本身的形态来加以区分,涉及四个部分,分别是电视传媒、网络传媒、印刷传媒和其他传媒。具体章节如下:
第一章 经典通俗化——解读《百家讲坛》
第二章 选秀的狂欢——解读《超级女声》
第三章 家国的镜像——解读《春节联欢晚会》
第四章 体育的想象——解读电视体育节目
第五章 博客化生存——博客文化论
第六章 娱乐化视频——视频文化论
第七章 喉舌与专业主义——报纸新闻探微
第八章 时尚与身份建构——时尚杂志解析
第九章 先锋艺术场——以宋庄为例
第十章 主旋律与商业化——当代电影研究
第十一章 景观与消费怀旧——关于上海新天地
第十二章 诗意广告与消费神话——广告消费主义批判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以问题为导向,以传媒文化的个案分析为焦点,广泛涉及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的诸多关键问题。各章所述问题会以不同形式触及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的生产方式、运作体制、消费或接受的行为方式等,并把所讨论的个案和问题置于中国现代化转型和全球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量,着力揭示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本书的宗旨是认识转型时期的中国的文化特征,把握文化研究的现实感,凸现问题意识,从而拓展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新的双重实践。
我们认为,现代化转型的社会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参与文化创新的难得的机遇,也给学术研究提出了重要的挑战和大量新鲜的问题。我们的学术理念、知识形态与理论框架、学科建制等,大都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大量吸纳西方知识体系,加上中国自己的探索的历史结晶。这些是我们今天学术创新、知识转型的基础。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中国,这些主要来自西方的知识体系已经远远不足以回答与解决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把握、认识转型时期的中国的文化状况的同时,还要积极、自觉地从事知识创新、学术创新的工作,努力探索出合乎中国的学术与知识范式、新的理论模式。
如今,“中国制造”已遍及世界,产业界正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转向自主创新的新型产业。在知识生产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也需要从一个“理论消费国”逐步向“理论生产国”转型,打造“中国创新”的知识体系。这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给现代化的全球进程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问题,挑战、动摇了建立在西方现代化历史经验基础上的普遍性的理论与知识体系。建立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体系是中国学界的共同愿望,本书的立意就体现了这个愿望。只有把我们学术关注的焦点对准现实问题,凸现问题意识,我们才能为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我们认为,文化批判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重要工作,正体现了这种以人为本的深厚的人性关怀或终极关怀。在今天这个经济优先、发展第一、市场至上的全球化时代,文化批判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保持某种敏锐而深刻的文化批判性,是当代传媒文化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然而,这种批判性在当下中国的传媒文化研究中似乎正在衰微。
同时,我们也强调另一面的文化创新。单纯的文化批判而无建构是片面的,因此,只有把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文化研究才有意义。文化创新对于中国这个转型国家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中国现代化转型在文化上必然跟西方国家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文化创新中的思想创新尤为重要。本书关注的诸多核心问题,都需要我们用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新的双重视角、双重实践来关注和把握。因而本书坚持文化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本书是一次跨学科、国际化、团队合作、科研教学互动的尝试。本书主编之一刘康在美国杜克大学从2005开始开设中国传媒与大众文化的研讨课。2007年,本书主编之一周宪邀请刘康参与,在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成立了“传媒文化跨学科研究小组”。小组在2007年秋季开设了“当代传媒文化研究”这一问题导向型的跨学科课程,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以哲学、传播学、美学、艺术学、文化研究、社会学、信息管理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集体担纲授课任务,并邀请著名传媒业界人士讲课,在与学生互动的同时,也与小组的学者实现了交往。
本书两位主编与研究小组同仁多次讨论,确定了写作大纲,由执笔者完成初稿。初稿完成后,组织研究小组对初稿做专题研讨,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意见,并由执笔者进一步修改。在此基础上,又由祁林、殷曼楟、李健和周继武分别对部分章节做了二次修改。最后,由主编统一修改并审定。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了研究小组两年多来的努力。作为主编,我们在此向对本书的撰写作出贡献的各位学者表示由衷的谢意!
周宪 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