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亘古的话题:历史上的心理测量
事实上,人们对心理测量的探索并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而是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了。现代心理测量学家能够形成一整套的理论,编制出种种测验,这些看似简单,实际上却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才走到了今天。在中国,“七巧板”是很常见的一种玩具,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它可以作为测量人类,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想象力、创造力的工具,18世纪传到国外,至今不衰。
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神雕侠侣》中,在为保卫襄阳推举武林盟主时,要与蒙古的金轮法王进行三战二胜的争夺,黄蓉曾用孙膑教给田忌的一个必胜之法,“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之策略智斗金轮法王。这说明在战国时期就已能够运用分类来帮助决策了。
孔子
两千多年前,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就是“因材施教”。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先对学生有所了解。而其了解学生的方式就是谈话和观察,其实就是在测验、了解学生的品格、心理。之后孔子对其门徒分别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方面进行培养和发展。
孔子还将其学生的性格分为“狂者”、“中行”和“狷者”三种类型。狂者进取,什么都要去尝试;狷者拘谨,什么事都不爱干。中行就是循中国的中庸之道而行的人,孔子认为,中行性格最好。这里也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测量思想。可以说心理测量是自古以来人类的一种需要,特别是体现在教育方面的需要。
如果说起比较系统和成型的测量,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可以说是现代心理测量的渊源。我国从隋唐至清末的1300多年,都通行科举制,对人才的选拔直接依据考试结果。16世纪以后,中国的科举制度逐渐传入欧洲。直到19世纪欧美国家逐步建立了学校考试制度,并把考试同升学、就业、奖学金等联系起来。后来由于小学、中学、职业中学的普及,更是越来越多地面临着选择最合适的人接受更多教育的问题。同时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分工日益精细,也有选择最合适的人去接受最合适的职业训练,以便训练出最大利润的熟练工人的问题。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显然是学校考试制度所不能涵盖和胜任的。按照人的智力高低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就提到了心理学家的议事日程上来。
可以说在心理测量产生的开始,心理学家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也就是心理测量与物理测量的不同:心理不像时间、长度、体积这样一些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种内在的东西既然看不见,怎么进行测量呢?在中国,常常把人的心理特征与外部身体特征联系起来。中国人普遍认为额头大、后脑勺大的孩子比较聪明。而德国的精神病学家也曾经根据体形的不同来判断人的性格特点。认为身材矮胖型的人,外向而容易动感情;瘦长型的人,内向而孤僻冷漠;强壮型的人则介于两者之间。
在心理学产生的初期,心理学家们曾经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进行心理测量。与普通人一样,当时很多心理学家可能都会这样想:如果这些内部心理特征与人的外部特征有关系,那么就可以通过测量外部的身体特点来推断内部心理功能的差异。如果这种对应关系存在着,那么就能像测量长度和体积那样精确地测量人的心理了。所以,最初的心理学家就是从这种途径开始对人类心理测量进行尝试的。
在科学心理测量史上,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英国差异心理学的创始人高尔顿(Francis Galton, 1822—1911)。他深受进化论的影响,认为智力由遗传而来。他想着手编制一种测量人类智力的量表,他于1884年设立的测量实验室,只要付3个便士就能接受测验。记录的资料有身高、体重、呼吸力、拉力、听力、视力、色觉等个人资料。他在6年内测量了9000多人,并根据这些材料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品质的设想。尽管在今天看来,他所测量的这些生理指标与我们所关注的内在心理功能没有多大的关系,他的一些理论观点也已经为心理测量学的发展所否定,然而根据他提出的相关概念,却为日后心理测量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高尔顿首先提出了心理测量这一术语,创造性地使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个别差异(如相关、回归概念),首创智力理论,被后人称为“差异心理学之父”。
高尔顿
真正促使智力测验的产生,促进科学家不得不走上智力测量道路是在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派许多教育家、医学家组成一个委员会,研究公立学校内低能儿童班级管理问题。委员之一的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比纳(A.Binet, 1857—1911)认为智力是极其复杂的东西,不可通过简单的方法来研究。他经过许多尝试,也走了许多歧路。比纳在最开始从事智力测量时,与高尔顿一样,甚至也尝试去测量儿童颅骨的大小来判断其智力。结果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并不明显,特别是用于理解个体时,误差总是很大。最终经过他与西蒙(T. Simon)的精心努力,于1905年发表了《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称为比纳—西蒙量表。比纳从此成为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第一人。此后这一量表经过多次修订,成为智力测验的一个范本,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比纳
智力测验编制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一个心理学家不仅仅要完成测验的编制,还要证明自己的测验是一个可靠的、有效的测验。更重要的是,他还要试图开创更好的方法来测量人的心理。这种追求的产生也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Cattell James, 1860—1944)最早意识到并明确表述了这一点。他继承了他的老师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 1832—1920)和他的同事高尔顿二人的学说,以各种实验来研究个别差异。他在1890年提出,心理学如果不立根基于实验与测量之上,决不可能有自然科学的精确。他还提出一些关于编制测验的观点,如“标准化过程”等等。这些都为测验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角度,社会的需要又促进了心理测验的发展。心理测验运动的蓬勃开展正是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今天,心理测量已经成为很多门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因为研究人的心理必然离不开对心理功能的定量化。社会需求又在不断地促成各种各样测验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中都需要心理测量。当代心理测量这门学科一方面不断地产生着大量测验以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关于测量理论也是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从而为更好地编制测验提供理论基础,这两方面已经成为心理测量学的两个主要任务。
卡特尔
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