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首诗歌,一种性格
《山中问答》是一首特别好的诗,写得实在是漂亮极了。
这首诗说的是一个人在山上,没有出山,寥寥四句,越读,越想,越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老实说,除了李白以外,再难找到写得这么好的诗人。
首句问得突兀,次句答得神秘。
一开始是设问,“有个人问我,‘老弟啊,你干吗到碧山这个地方来呢’?”他要抖个包袱,要卖个关子,“笑而不答心自闲”,十分神秘。
“答问”很容易写得很实、很死。第三句、第四句其实就是在回答第一句,但是他写得一点不实。“桃花流水窅然去”,完全是清幽美丽的仙境;“别有天地非人间”,是第三句的延伸,写得很空灵,留给你无穷的想象,写得自然舒展,流动轻快。
三、四句似答非答,以境结情。
那么,写得实的诗是什么样子的?
作为对比,来看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第一句就写得很实,“黄四娘家花满蹊”。说黄四娘家的花多得不得了、密得不得了。第二句他马上就写“千朵万朵压枝低”,说不仅是“满蹊”,而且花朵太多、太密就要把花枝压弯了。
这么多的花、这么密的花,自然引来了很多蝴蝶,引来了很多鸟儿——“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二句、三句、四句,全部是写“花满蹊”,写得很实在。
其实杜甫的语言非常漂亮,双声对双声,“留连戏蝶”对“自在娇莺”,好得不得了。
所以,不是说他语言不好,而是在整体上写实了,他把那个“花满蹊”全部写满了,形容得淋漓尽致,这样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比较有限。
如果把他们的诗比作画画,那李白的画上有很多留白,有很多空地可以让你去驰骋想象,而杜甫把他要画的全部画满了,读者自己想象的空间自然有限。
可能是性格所致,在绝句这类诗上,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绝句,杜甫的绝句虽然很有个性,但像李白的绝句那样韵味悠长的不多。杜甫写得最好的诗是七律、五律、五古、七古。
杜甫的七律诗比李白写得好——可能是李白受不了那个拘束,李白写绝句基本上不用对偶,律诗即使要求对偶,他写时也有意识地不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