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德阳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本实践
70年来,德阳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既有国家推动的大背景,也有德阳发展的历史背景。
从国家层面的大环境来看。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努力提高领导水平,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了良好环境,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文艺学、新闻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管理科学等建设,这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任务。”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强调:“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这个国家大背景,为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创造了难得的繁荣发展条件。
从德阳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来看。德阳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1983年建市以后,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德阳市情,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不仅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撰写了一大批理论文章,提出的许多对策与建议为决策部门所采纳,而且围绕“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战略任务,积极参与讲文明树新风、建设文明城市的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智力支撑和决策支持,在推进德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历史的车轮不断推动着德阳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德阳建市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市委宣传部曾几度酝酿建立市社科联,并于1997年以市委办〔1997〕21号文批准同意成立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编委又分别以〔1997〕53号和54号文明确了市社科联机关的主要职责、所设机构、领导职数和编制配备等问题。1998年6月23日,德阳市社科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社科联理事会。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德阳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正式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一)发挥社科组织优势,德阳社会科学不断向前发展
在德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四川省社科联的精心指导下,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作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一块重要阵地,组织全市社科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研究内容,以德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研究的主攻方向,以对策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思路,有力地推动理论创新,促进改革发展。一是结合不同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实际,广泛组织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究。及时组织社科界专家学者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撰写了大量理论宣传文章,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二是充分发挥“创新理论,咨政育人”的作用,把理论研究同德阳改革开放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为德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1998—2004年期间,德阳市社科联有40多篇成果被各级党政领导所采纳,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较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加强基础学科的发展研究,部分学科研究初具实力,有力地促进了基础学科研究的进行。四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开展了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表彰工作。1998—2004年期间,德阳市社科联开展了两届评奖活动,共评出政府奖和社科奖167项,组织奖20项。
在此阶段,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辛勤劳动,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学会建设得到加强,社科规划相继推出,科普工作广为开展,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社科队伍日益壮大,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为德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出台实施意见,德阳社科发展驶入快车道
2004年初,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第一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专门出台的意见,文件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随后,中共四川省委出台《关于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意见》(川委发〔2004〕13号),中共德阳市委制定《关于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德委发〔2004〕18号)。2004年9月1日,围绕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心,召开了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了市社科联自1998年组建成立6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推进德阳“三个文明”建设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创新理论的实践中,在德阳加速实现“跨三步、翻三番”的战略目标中,提供的思想保证、价值导向、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极好时期,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等,加快了德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步伐。
自2004年德阳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至2013年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9年期间,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理论宣传、社科研究、成果评奖、学术交流、社科普及等一系列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一是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成果丰硕。坚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着重抓好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统领全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精神,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确保了“三个文件”精神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取得了明显实效。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深入开展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载体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在2008年“5· 12”特大地震发生后,市社科联组织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和社科工作者以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重点,深入学校、社区、厂矿、农村和机关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宣讲达400余场次。二是社科研究和成果评奖花开满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系列专题研究,完成了《关于重建精神家园的思考》《繁荣成都城市群、建设西部增长极》等多篇贴近实际工作的调研文章,同时以广大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为中心,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推出《德阳三国旅游经济问题纵论》《德阳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研究》等工作指导性、实用性较强的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德阳市社科联不断总结概括城市发展特色、传承弘扬城市文化底蕴: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汽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传承与弘扬》并出版(见图3),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完成“科学重建美好德阳的若干对策研究”等92项省级社科课题研究;市级社科规划课题立项共接收申报800余项,共批准立项350余项。组织了第三至七届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并连续9年组织参加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并保持了德阳在省上“年年有课题立项,届届有成果获奖”的可喜成绩。
图3 2013年5月8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汽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传承与弘扬”成果发布暨出版发行仪式
三是社科普及工作开拓创新。着力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创新方法、真抓实干,推动德阳社科普及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以每年3月“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和5月“科技周”为契机,共向群众发放农业科技、治安、计生、环保、税收、卫生等有关科普宣传资料7万余份,展示科普图片千余幅,开展科普咨询2万余人次,并积极举办科普讲座,印发科普读物,得到了受众的一致好评;坚持抓好社会科学阵地建设,发挥社科引领作用;不断加强社科普及立项和基地建设,形成全民参与、社会联动的科普格局。四是学术交流活动蓬勃开展。围绕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德阳“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等内容,共组织开展各类理论研讨活动100余场次;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了大量调研活动,有效提升了全市社科界服务中心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工作水平,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德阳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会70余场。五是社科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市社科联本着“规范引导、强化服务,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的理念,通过采取进一步加强学会工作,逐步夯实基层社科联组织建设,不断充实完善了“德阳市社科人才库”,积极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市社科联的各项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更有生机与活力等多项强有力的举措,努力推动社科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社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市社会科学人才达到6854人。
(三)第三次代表大会,德阳社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继续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2013年11月8日,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市社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市奋斗目标,团结和组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和自身建设,大力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把社科联建设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建设成为社科工作者温馨之家,进一步开创繁荣发展德阳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新局面,为推进德阳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特别是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后,市社科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相继出台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紧紧围绕德阳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战略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团结和组织全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组织建设、理论宣传、社科研究、成果评奖、学术交流、社科普及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理论武装再上新高度。2013年以来,全市社科界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着重抓好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积极参与组建宣讲团,分别深入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县(市、区)、学校、社区等开展宣讲工作,努力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全面加强《德阳社会科学》杂志和德阳社科网等阵地建设,及时传达从严治党新要求、新举措,最大范围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二是资政服务硕果累累。几年来,市社科联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科研究和社科成果展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结合不同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实际,对德阳市各个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发展优势、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采取联合攻关、委托研究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理论和实践重大课题研究。2013年至今,德阳市社科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规划课题17项,市级规划立项418项,重点课题“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德阳行政区划调整研究”“拓展德阳重装 ‘一带一路’市场的对策建议”等近10项成果得到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签批和肯定,并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推动成德同城化、撤县设区、融入“一带一路”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发挥了智囊智库的作用。同时,德阳市社科联开展了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被市政府表彰的成果37项,定级展示成果49项;组织参加全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全市作品获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社科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三是社科普及开拓创新。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导向,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着力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创新方法、真抓实干,全市社科普及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几年来,市社科联认真落实《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积极组织社科普及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科技之春”活动月和五月“社科普及周”活动,推动了科普宣传常态化开展。大力推进科普大讲堂建设,“德阳讲坛”、什邡“百姓大讲堂”、绵竹“南轩讲堂”等在群众中已有较大影响,逐渐形成了特色文化品牌,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施科普基地梯队建设工程,累计创建国家级基地1个、省级基地4个,2017年在组织省级社科普及基地申报、复审的基础上,启动市级科普基地创建,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罗江区博物馆等4家单位被认定为“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初步形成了科普基地梯队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四是社科队伍组织不断壮大。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规划,把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德阳市社科人才库”,突破部门和身份限制,加大发掘、交流和培训力度,促进德阳市社科联各学术社团之间以及社科理论界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搭建了活动交流的广阔平台。以开展社科规划课题和优秀成果评奖为抓手,吸引人才、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全市社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构成更加合理。加强基层社科组织建设,2010年之前,全市仅旌阳区社科联一个县级社科组织,2010年后,6个县(市、区)相继成立社科联,罗江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什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绵竹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江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先后召开成立大会。五是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制定《关于全面推进县(市、区)社科联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县(市、区)社科联发挥好联系当地党委政府与社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履行好学术性人民团体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与交流活动;出台《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办法》,实施学会走访制度,不断加强对所属学会、协会和学术团体的指导和管理,推进学会管理不断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促进学会工作健康发展;印发《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活动项目经费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工作,建立评审专家库,规范项目申报、立项、鉴定、结项流程,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制定《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管理办法》,规范评选、管理程序,推动社科普及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