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哲学社会科学70年:来自全省21个市州的调研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 自贡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本实践与主要成就

(一)组织机构日趋健全

一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市社科联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市委党校、四川轻化工大学(原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自贡电大、各区县社科联以及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社科力量逐年增强,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基层社科组织逐步健全。2007年,自贡市编办发文批准区县成立社科联,当年全市四区两县均成立了社科联,实现了区县级社科组织全覆盖。在此基础上,2010年、2013年四川轻化工大学(原四川理工学院)社科联、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社科联相继成立,高校社科联也实现了全覆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网络更加健全,为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学会工作日趋加强。1999年初,为加强对各类学会的指导服务,市社科联成立了学术工作委员会、学会工作委员会和规划工作委员会。1999年10月,市社科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社科类社团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全市性社科类社团的成立、变更、年检、注销的办理程序和各区、县委宣传部行使区县社科工作的管理职能等。同时,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时就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各学会工作提出思路和建议,坚持每年开展1~2次秘书长培训。

(二)社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70年来,自贡市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关键”的理念,坚持数质并举,不断改善增量,盘活存量,大力提升人才资源素质,形成了一支较强的社科理论工作者队伍,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一是摸清底数,全面掌握社科人才队伍情况。2012年,建立了“自贡市社科人才库”,并逐年及时更新名单库。据不完全统计,自贡市现有各类社科人才3万多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占39.24%,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自贡市杰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等,涉及马列、党史、党建、经济、法学、历史、文学、教育、管理等23个学科门类。

二是创新举措,大力选树杰出社科人才典型。2007年,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制定了《自贡市杰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选奖励办法(试行)》,对杰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进行重奖,标志着我市在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激励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调动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8年,开展了首届杰出社科人才评选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对2名杰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进行了表彰奖励。此项工作在全省社科界产生极大影响,省社科联向省委、省政府作了专题汇报。

三是开展“双评”活动,大力营造社科氛围。为鼓励先进,表彰优秀,进一步推动我市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自1985年开始,开展了自贡市社会科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双评”活动,评比表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社会科学氛围。

2012年,在“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名家”评选活动中,我市宋良曦先生成为四川省成功入选的四人之一。

(三)社科研究取得新突破

全市社科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应用理论研究为主、以地方性问题研究为主、以现实性问题研究为主”的思路和“提高质量出精品、注重转化出效益、锻炼队伍出人才”的原则,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一大批成果被市委、市政府和有关市级部门采纳,被省有关单位在全省推广,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课题研究成果丰富

市社科联成立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全市共立项重点研究课题760多项,其中国家级22个,省级210个,市级528个(见图3);撰写论文11874篇,其中发表在国家级报刊345篇,省级1276篇,市级8088篇;出版专著、论文集276集;争取国家和省级规划项目300余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省级科研项目资助经费400多万元。

图3 自贡市重点课题组成情况

《自贡市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研究》课题报告的大部分成果被市政府《自贡市城市居民生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采纳;《自贡灯贸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措施,为自贡灯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办好自贡灯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设自贡山水园林城市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达到了全国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不仅对自贡城市的近期、中期、长期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我市西山公园建设、汇东新区系统规划开发、尖山—农团自然风景区建设等提出了科学、系统具体的意见,均被采纳实施;《自贡市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途径和构想》课题研究报告被市委党校列为全市乡镇干部教材,为全市农村小康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老工业城市改造对策研究》课题报告形成了30多万字的专著,该专著全面介绍了自贡这个老工业城市发展的历史,总结了发展的过程,构建了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发展的对策,不仅对自贡当前和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其他一些类似的老工业城市、老工业基地也有一定参考作用和借鉴意义,填补了四川省在老工业城市改造研究方面的空白;《住宅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措施被市政府采纳;《农村学教活动长效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被市委采纳,根据建议,市委建立了定期表彰农村基层干部和培养选拔农村基层干部制度,在全市各村建立了“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下乡接待群众”“党员贫困户”“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等制度,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自贡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形成了19万多字的专著,被市委党校作为教材用于教学;《自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自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比较优势研究》《自贡构建区域中心城市路径研究》《自贡市基于“十三五”基本思路研究》《加快次级突破,促进川南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自贡市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对策研究》《深化我国盐业监管制度研究》《自贡市加快建设西部内陆融入一带一路先行区研究》《自贡工业强市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自贡市城乡发展中的市场就业机制创新研究》《生命工程助推化纤纺织集群研究》《加快推进自贡市新农村建设》《自贡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等专著或系列论文、调研报告,为自贡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市社科联承担了《自贡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老工业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自贡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关于深化盐业垄断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等省级规划项目的研究工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为自贡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专著《中国井盐科技史》被列为四川省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方毅同志为该书题写书名,并参加了香港书展;译著《哲学史教程》得到国内知名专家的极高评价,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指出“虽然这是一本翻译著作,但译者需用和花费的功力,实际不亚于一本专门著作”,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被收入《世界名著汉译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自贡盐业契约档案选辑》一书填补了我国经济史界的一个空白,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论文《村民委员会初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该文的一些观点在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中得到体现,对国家立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市委党校李中一为迎接奥运撰写《全面奥赛策论》一书,并在中国教育频道播出。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研究成果颇丰,先后出版了《中国盐业史辞典》《中国井盐科技史》《中国盐业历史》《中国古代井盐工具研究》《川盐文化圈图录》《遍地盐井的都市:抗战时期一座城市的诞生》等著作3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有4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际级及省市级奖励。其主办的《盐业史研究》是我国唯一以盐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性学术季刊,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及首届四川省社科一级期刊。扎实的科研工作,使四川省盐文化普及基地成为中国盐业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见图4),自贡亦成为中国盐业历史文化研究的中心。

图4 盐文化普及基地部分科研成果

2.学术活动蓬勃开展

我市针对重点、难点和热点、焦点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如1989年组织举办了“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理论研讨会”;1990年举办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讨会”;1991年举办了“振兴自贡经济、焕发老城市青春研讨会”;1995年举办了“梁强人生观理论研讨会”和“自贡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1996年举办了“自贡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研讨会”;1991年9月同省、市有关单位共同举办了“四川省自贡市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等10多个省、市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2篇,全国有9家报刊作了宣传报道,引起了全国史学界的重视;1992年4月举办了“新四川中的自贡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自贡经济发展构想,对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供咨询、参谋、决策的意见,受到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2012年举办了“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五个自贡”理论研讨会等,邀请省内8位专家学者着眼于宏观格局的变化,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结合区域发展趋势和自贡市发展实际,紧扣“建设 ‘五个自贡’,构建区域中心城市”这一主题,做了生动而精彩的主题演讲。市委党校系统组织开展了中共自贡市委党校建校50周年教学科研成果暨书画展、全市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理论研讨会、自贡市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理论研讨会、全市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理论研讨会、自贡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自贡市党校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自贡市设市70周年理论研讨会、自贡市党校系统“加快两化进程、建设五个自贡”研讨会、自贡市党校系统“两学一做”征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征文等。

3.制度创新取得新突破

制定了《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实现了对规划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检查、鉴定结项的一体化管理,使我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完善了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专报制度,不仅将市级规划项目编印成《重要成果专报》报送,而且精选由我市专家承担的非市级课题编印《专报》报送市四家领导班子,使重要社科研究成果和社科专家、学者的建议更多地进入决策层的视野,促进了社科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对被采纳、已转化的科研成果给予了更大的倾斜。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评审中,对那些应用性较强、转化率较高的申报课题进行专项加分,优先考虑。这些措施进一步疏通和拓宽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渠道,激励和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社科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4.社科评奖成绩显著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既是繁荣学术研究、调动和激励广大社科工作者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已经完成的社科成果的科学认定,还是形成导向、鼓励专家学者推出更多精品力作的有效手段,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力杠杆。自贡市坚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的原则,持续不断开展社科评奖工作。1986年,开展了第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目前已开展了17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参评成果6000多项,共评出优秀成果958项,其中一等奖40项,二等奖157项,三等奖599项,四等奖162项(见表1)。在此基础上,自贡市还积极推荐优秀成果参评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共获奖2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4项,优秀成果奖7项。

表1 自贡市历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情况 单位:项

在评奖过程中,自贡市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评奖工作规范有序开展。1990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成立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的通知》(自委办〔1990〕18号),对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的职责、评委的组成等做出具体规定。1992年3月3日,《中共自贡市委办公厅、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社科联(关于加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自委办〔1992〕11号),对评奖范围、评奖标准、评奖制度与奖励等级、奖金标准和经费来源及评奖工作的组织领导、申报程序、有关事项等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2001年,市政府以第50号令,颁布了《自贡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使我市评奖工作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此外,截至2019年,市级社科类学会有4041项成果获得各类奖项,其中国家级34项,省级508项,市级3499项;有216个(次)学会受到各级奖励,其中国家级2个(次),省级80个(次),市级134个(次);个人有1065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35人(次),省级235人(次),市级795人(次)。

(四)社科普及取得良好效果

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更能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弘扬主旋律。自贡市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导向,以提高市民素质为目的,着力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创新方法、真抓实干,努力推动社科普及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市社科联的指导下,各学会和省市科普基地积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2011年,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被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科联命名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盐文化普及基地。该基地充分发挥盐文化普及基地的优势,广泛宣传爱国主义、自贡特色盐文化、传播盐业科技知识、弘扬科技创新精神,组织开展了西秦讲堂、盐博课堂、科普巡展、研学游等主题科普活动。自贡市知识产权教育普及基地着力增强公民“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知识产权理念,营造“激励创新驱动,实施知识产权国家战略”文化氛围。自贡市群众钢琴文化普及基地面向老人、留守儿童、监狱人员等开展活动60余次。自贡市地方特色文化对外传播普及基地开展“科学育人,科教兴国”等科普活动。群众文化科普基地开展了《文明自贡共同建,社区文明我带头》《人像摄影知识》《中国梦·青春梦》《小学生谜语知识》《摄影后期制作》等公益讲座上百场,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社会群体心理健康科普基地开展点对点健康教育讲座195场,社会公益讲座23次。教育学会坚持开展《心理学基础知识讲座》《教育科学讲座》《初中生心理一般特征与教育讲座》《美育讲座》等系列讲座;家庭教育研究会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了《家庭教育科学知识讲座》26次,对5000名四岁儿童开展了识字教学实验工作,创办了父母学校,普及优生知识;市企业管理协会举办了18期《现代化管理方法培训班》,大力培训管理人才;档案学会举办了《档案干部专业理论培训班》;市成人教育协会创办了文化技术学习;翻译协会、财会学会、农经学会、粮经学会、法学会等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咨询服务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社科界共开展科普活动1200多次,发放各种科技资料180多万份(本),服务群众100多万人次(见图5)。市政府将社科普及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2008年起,按全市人口人均0.03元(即每年科普经费9.6万元)的标准列入部门预算,目前已增加到每年20万元,使市社科知识普及工作得到了经费保障。

图5 科普活动现场掠影

(五)社科阵地建设不断加强

社科阵地是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社科普及的重要平台和场所,自贡市积极采取多种举措加强对各社科组织网络平台、新媒体、理论刊物、科普基地的管理,全力引导各类阵地传播主流价值观、引领正确社会思潮。

一是大力推进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2015年,制定了《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探索开展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工作。2015年,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将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命名为“社会群体心理健康科普基地”,将自贡市图书馆命名为“群众文化社科普及基地”,这2家单位为自贡市首批“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2016年,将四川轻化工大学(原四川理工学院)命名为“自贡市知识产权教育普及基地”,新增5家市级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二是充分利用会刊《社科天地》和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普及社科知识。加大科普力度,在会刊和网站开设科普专栏,精选科普知识,创新科普宣传形式,增强科普实效。

三是积极推动社科普及阵地走进群众。坚持每年组织省、市科普基地和各学协会利用“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乡镇科普活动,推动社科普及基地覆盖面不断拓宽,普及功能更好发挥。

(六)激励机制建设

自贡市在社科激励机制建设方面,大胆创新,勇于作为,为全市社科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是创新社科人才队伍激励机制。为不断加强和稳定我市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4年以来,市社科联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全省尚无先例、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紧密结合自贡实际,开拓创新,开展起草制定杰出社会科学人才评选奖励办法。2007年12月,经市委批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自贡市杰出社会科学人才评选奖励办法(试行)》,使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开展了首次评选奖励工作,市委、市政府对评选出来的杰出社会科学人才进行隆重表彰奖励。

二是创新评奖机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力杠杆,自贡市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已经比较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评奖机制。2005年,对《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增加了更多的量化指标,进一步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使评奖工作更加科学、准确,具有更强的操作性。2006年、2018年,市政府又两次批准了市社科联《关于调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金标准的请示》,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金标准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1.5倍,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