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没伞的孩子更应努力奔跑

成都树德中学 邓君

高二她分到5班后,因为名字谐音,大家都叫她七七。

七七刘海偏长,半遮眼,经过多次提醒之后仍无变化。

七七不爱说话。分班后,为了提前和孩子们熟络,我挨个给他们打电话介绍自己。可从通话开始到结束,七七没有称呼过我,挂电话时也没说“谢谢”和“再见”。

七七对于分数表现得很淡漠,50分都不会激发她任何想改变的欲望。

七七一般不违反纪律,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一次,我给其家长打电话,却错拨了她的号码,很意外,开着机,而当时,她正在教室里上课。事后我问她为何不关机,“对不起,我没有关机的习惯,但是我保证上课时一定调静音。”她抱着那种极有礼貌但坚决捍卫自我权益的态度回答了我。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常常问自己:我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偶然翻看家校联系卡,我发现七七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普通家庭的女生,可能和我有相似的成长经历,这会不会是一条走入她内心的通道呢?

我决心试试。

下午的自习课,七七来默写古文。写完后,我问她:“邓老师今天伏案工作太久,你愿不愿意陪我到楼下走走?”七七对于我的邀请显得很意外:“我?我以为这些事情你只会叫科代表。”我暗自欣喜,其实她是渴望得到关注的。

4点来钟的阳光不太刺眼。发丝般的光透过如蝶的银杏叶,细碎地印在地上。操场上有孩子在上体育课,不时有人向我热情地打招呼,而七七却显得很沉默。

“最近在锻炼没?”我笑着问她。

“看情况吧,作业少就跑会儿步。”

“很多同学都会利用课间跑几圈。反正这个时段教室里很吵,不如活动一下。”

七七无话。

“我这两个月倒是在坚持跑步。”

她突然很有兴趣:“怪不得看起来精神那么好。”

“是啊,不锻炼不行啊,你知道的,整个9月我都在生病。”

“那时你的脸上,冒了很多疹子,见你喝中药,觉得你挺可怜的。”

谈到美,女生总是特别容易亲近。

“不锻炼不行啊,我现在每周跑两次,每次5公里。”

“真的吗?”

“我给你看我的健身照片。”

两个脑袋凑在了手机屏幕前。

“其实,我也想坚持健身,但我不行的。”

“家长会你妈妈来找过我,我看得出来,她很期待你的进步。”

七七又无话了。

看来她和妈妈相处得不太愉快。

“爸爸忙吗?”

“他是开出租车的。”

“辛苦哦。”

“对,开夜车,不能按点吃饭,上个厕所都怕交警开罚单。”

“有时还有生命危险。”

“对,爸爸被抢过,还好只是被抢走了钱,人没有受伤。”

她越说越激动,看得出来,她很心疼爸爸。

“那你爸爸还开得了几年呢?”

她沉默了。

“七七,邓老师和你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1997年,我刚读高中,母亲就下岗了;1998年,父亲也因故待岗,那是我们家最拮据的时日。母亲为了撑起这个家,凌晨4点钟就去批发蔬菜,再挑到菜市场去卖。同学们都知道我妈妈在卖菜,但他们都没有笑我,还让家长到我妈的摊位上去买。我想,这也许就是我虽然在一个贫困家庭长大,但一点都不自卑的原因吧。爱美的你们觉得校服丑吧?而我最常穿的就是校服。”她低头看了看校服,笑了。

“那时母亲告诉我,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最后的结果你看到了,现在我站在这里,凭能力教书,靠本事挣钱,以专业知识获得认同和尊重。打车来学校时,师傅会由衷地说一声‘九中的老师,厉害哦’;在招生现场看到学生被录取时,我真的会由衷地滋生出一种自豪感。七七,你没有想过要自己去打拼、去获得吗?下雨天,为什么有的人似闲庭信步,有的人拼命奔跑?因为后者没有伞,没伞的人才更应该奔跑啊!”

七七最终还是哭了。

故事讲到这里,你期望的结局是什么?你可能会说,不过就是她努力奋斗了,又上升了多少名了嘛。不,其实,她只是热情些了,会主动打招呼了,刘海剪短了。她的成绩依然让人揪心,但态度端正了。阶段考试中,有些题她答得很好。点名表扬时,她眼里泛出的光,我懂。

我想这是一次有效的沟通。之所以“有效”,在于:第一,观察学生,读懂学生。读懂学生,才能有的放矢。通过观察,我感知到七七缺少的是一种向上的动力和改变的勇气,也得知其家庭环境与我的有相似之处。第二,创设良好的氛围是沟通的前提。我们没有在严肃的办公室谈心,而选择去银杏大道,氛围轻松了,她心里的防备也就放下了。我提前用手机拍下健身照片,是为了和她熟络而做准备。第三,要做到尊重和信任。七七在学习上差于别人,如果被批评,会更找不到自信。如果我们顺应孩子“向善”的天性,抚慰她,就会得到孩子的尊重。沟通是双向的。七七对我谈爸爸,我向她反馈我的成长经历,这是相互信任的结果。我们在对方身上都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加上爱美的天性、穿校服的共同经历,最终形成“共情”,教育也回归到了心灵深处。

专家点评】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沟通也是一门艺术。邓老师用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以有着相同家庭背景的基本认知打开孩子的“心门”,在聊天中走进孩子内心。没有说教,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简单平实的“聊家常”,却真实打动着孩子,进而带来孩子心理和行为上的转变,因此邓老师将其归纳为一次有效的沟通,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提出了个人的思考。从邓老师的讲述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善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也善于“攻心”。她抓到了关键点,让沟通过程变得自然和水到渠成。此外,需要强调一点,德育叙事要做到讲述和反思并行,反思是对故事本身的理性思考和认识,不需要上升为普遍性的认知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