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药学实验教程(上、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实验三 细胞后含物和测微尺的使用

【实验目的】

1.掌握细胞后含物的主要种类、性状及性质。

2.了解测微尺的使用。

【实验试剂】

0.1%碘液,甘油乙酸,50%H2SO4溶液,95%乙醇,苏丹Ⅲ醇液,稀甘油,水合氯醛,纯化水。

【实验材料】

马铃薯块茎,莨菪叶(或柑橘叶),半夏块茎横切片,大黄根茎横切片,鸢尾根茎纵切片,牛膝根横切片,大丽菊根(用老根切成小块,并在95%乙醇中浸泡一周),蓖麻籽(去种皮,在乙醚内泡数日),向日葵籽。

【方法与步骤】

1.淀粉的形状与性质:取马铃薯块茎在有纯化水的载玻片上转几圈后封片。将标本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淀粉呈各种大小的卵圆形或圆形。注意观察脐点的形状和位置、层纹,马铃薯淀粉粒的形态(呈单粒、复粒或半复粒),明确特征并绘图。观察完毕后,取下标本片,加0.1%碘液1滴于盖玻片右上角,于左下角用滤纸屑吸之,置于低倍镜下观察淀粉粒的呈色反应,分析该反应的原理。

2.草酸钙晶体的形状与性质:取莨菪叶(或柑橘叶),靠近叶脉部分纵切,滴加水合氯醛2滴,在火焰上透化,但不要烧干,滴加稀甘油1滴,封片,冷却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晶形并绘图。观察完毕后取下标本片,加1滴50% H2SO4溶液,用滤纸屑吸去四周的余液,待半小时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硫酸钙针状晶体析出。

分别取永久切片,包括大黄根茎横切片、半夏块茎横切片、鸢尾根茎纵切片与牛膝根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其草酸钙晶形并绘图。

3.菊糖的形状和性质:取浸泡的大丽菊根纵切成薄片,用95%乙醇封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有扇形放射状的纹理出现,即菊糖。观察完毕后,用1滴纯化水滴在盖玻片右上角处,在左下角处用滤纸屑吸之,继续观察菊糖是否消失,分析原因并绘菊糖图。

4.糊粉粒的形状和性质:取蓖麻籽横切薄片,数次移入95%乙醇,挑取薄片用稀甘油封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糊粉粒散在于细胞中,多由一个多边形和一个圆球形的蛋白质晶体所组成。观察完毕后,加0.1%碘液,观察呈色反应,分析该反应机制。

5.油滴的形状和性质:做向日葵籽横切片,用纯化水封片,置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多数圆形油滴。观察完毕后,加1滴苏丹Ⅲ醇液,观察呈色反应。

6.测微尺的使用:测微尺用来在显微镜下测量物体大小。由于各个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同,故在测量物体之前必须标化目镜测微尺(目尺)。

(1)目尺的标化法:将目尺(如图3-1所示)放在目镜之横格(光阑)上(注意尺的正反面),再把物镜测微尺(物尺)(如图3-2所示)放于载物台上,调好光后,先测低倍镜,后测高倍镜。

图3-1 目镜测微尺

图3-2 物镜测微尺

方法:在低倍镜下,适当调节目尺,使平行的两个尺的左端均对准零位,再从右端由远而近地划出二者的重合点,分别记下它们的格数,由物尺数、目尺数可得出在低倍镜下目尺上每一小格对应的微米(μm)数。高倍镜下目尺每小格的微米数求法同上。

(2)物体大小的测定:取走物尺,换上待测定物体的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轻轻移动载玻片,用目尺测量物体的直径或长度,记下格数,便可计算出实际的大小。

例:高倍镜下目尺的刻度为0~77格,与物尺的0~30格相重合。格,即在高倍镜下目尺1格相当于物尺0.39格。

目尺在高倍镜下每小格为10μm。

0.39×10μm=3.9(μm),即高倍镜下目尺标化后的长度。

若测得物体长为目尺的4格:3.9μm×4=15.6(μm),即得高倍镜下实物的大小。

低倍镜下目尺的标化法同上,但要注意在高、低倍镜下目尺所测实物的长度要近似,不能悬殊太大。

取马铃薯的淀粉粒,用甘油乙酸封片,置于显微镜下测其大小。

【实验报告】

1.绘制草酸钙晶体、淀粉粒与菊糖的详图,并写出理化性质。

2.使用测微尺量出马铃薯淀粉粒的大小,算出其结果。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