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复调摄影
复调摄影是在进行多重曝光摄影创作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逐渐分离出的概念,是对多重曝光摄影潜力的挖掘,也是对摄影主观表现自由度的开拓和发展。多重曝光诞生在传统胶片时代,而在数码技术极为流行的今天,多重曝光功能得以保留和发展,具备了更多的开发潜质,有利于表现更为复杂多样的艺术追求,笔者复调摄影理念的形成和实践的迈进就得益于此。
复调摄影的创作方式使多重曝光技术具有了更强的可塑性,同时也对创作者在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组织能力和设计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面对拍摄对象时,除了看到它的表象外,必然产生相关的联想或想象,复调摄影就是要抓住这些象外之像,给予恰当的视觉呈现。所以,复调摄影的目的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复制、剪裁,而是借助客观世界的有形之像映射、编织出主观世界的精神之像。(图1-01)
图1-01 复调摄影是借助客观世界的有形之像映射、编织出主观世界的精神之像。
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反映这种状态的摄影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复调摄影在多重客观影像的交叠中,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客观世界相对稳定的表象之下错综复杂的内在变化与潜在联系。在这种复调式的叙事中始终有两个或更多主要视觉元素并行,甚至也交织出不同理解倾向的脉络,如此,似乎也更贴近当代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在虚拟的互联网时代,人的自我意识和潜意识里活跃着多重性和矛盾性,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多样统一及对立,仅凭记录式的影像叙事方式和简单的氛围渲染的多重曝光类描绘手法,已无法表现当下人们的知识深度、经验厚度和意识广度,因而借助复调摄影形式的多重性和内容的多义性,折射出其游离于存在与虚拟之间的复合状态,是非常有必要且值得深入探索的。
从以上这些角度来看,复调摄影似乎暗合了当今这个历史阶段所对应的认知方式——那么,对于其影像、视觉技术和思想知识的观看、体验和理解也不应拘泥于形式和审美的层面,而是放在人的认知习惯层面上予以品酌,则意味更为深远。
1.复调摄影的定义
复调摄影是指借助相机多重曝光功能在同一底片或感光元件上各层次影像间的相互作用生成复合影像,以传递创作者对拍摄对象显性特征和隐性含义的多重表达。
复调摄影的成像过程可分为物理和精神两个层面:首先,从物理层面来说,复调摄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影像在同一平面叠加,由于明度差异会使重叠的图像之间出现提亮、消减、同时显影等“影调互冲”的成像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将干扰各层原影像的完整再现,形成复合影像或新的语境,而复合影像或新语境正是复调摄影意义的物质载体;其次,从精神层面来说,复调摄影往往能够体现完形心理学中“总体不等于部分相加之和”的视觉感受——观者通常会将画面上的影像信息凝聚成一个整体来识读,大脑追求“完形”的冲动会调动视觉经验,寻找、组织有关联的图形,力图建构可被经验所识别的“形”或理解其空间深度。如此一来,对复调摄影的欣赏呈现出客观场景与经验完形、被动接收与主动构建的多义性解读。这类似于奥地利心理学家艾伦费尔与法国新印象派画家修拉的点彩画作所共同阐述的“原子主义的联想与格式塔整体主义之间存在着各自不同又共存的知觉经验”,复调摄影作品也是同样在这两极间不确定的摇摆中运作的。复调摄影的创作虽然始于感性的捕捉但成于精心设计,其过程相当于一种“推论”,而其观看的结果却有赖于“印象”,或者说是在感性印象与理性推论间的辩驳。“推论”在这里不仅是为了建构一处均衡的视觉结构,它还形成了对于视觉注意力的一种干扰,可以说,正是“影调互冲”这一技巧中特有的振动阻止了单一知觉结构的可能性。观看复调摄影作品时,注意力时而是凝聚的,时而也可能是分裂的,它并不固定,而表面浅空间的分布同时将知觉视为优先于或完全外在于形象或背景的一种视觉组织。所以,复调摄影体现的不是表征的问题,而是各种力量的关系问题。
笔者在复调摄影的创作中坚持客观性拍摄与主观性组织的原则,运用多重曝光的拍摄手法,在层层客观影像的基础上编织出虚拟的主观视觉符号,用视觉语境体现对其潜藏内涵的深层次理解,以表达比较强烈的主观感受。对多重曝光撷取的客观影像进行创意性组织是复调摄影创作的核心要旨,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其指导思想来源于浅空间—现象透明性—组织关系多义性。
在运用多重曝光进行复调摄影创作时,由于在不同角度、不同地点多次取景,画面上会呈现出多个视角下的空间关系:一种是多空间的纵深方向基本一致,纵深感得到维持甚或加强;另一种是多空间纵深方向显著不同,图像之间出现了层叠、榫接、交替、镂空、包含、排斥等情况,描述各影像空间纵深关系的内容被割裂或消解,压缩了客观影像的空间纵深,形成了较浅的虚拟空间,即“浅空间”。浅空间的形成,使图形的位置有了双关的意义,而这样的暗示带来解读的多样化,从而生成多视角下开放阅读的乐趣,这种艺术特质可称之为——透明性。多重曝光影像产生的透明性有两种类型:一、各次曝光对象均清晰可辨,类似玻璃般的直观透视的“物理透明性”;二、因出现深色再次显影、浅色相叠消减的“影调互冲”成像现象,各次曝光对象不能完整再现,互相交织成新的影像,多种空间关系在一定的认知或逻辑单元中成为整体,被赋意的新形状才成为选择性关注、理解与记忆的目标,这是“现象透明性”带来的阅读感受。后者这种多视点的复合使空间解读出现多义性和矛盾性,它描述的是一种空间上的秩序,这是因对于各层面影像“关系”的“主观组织”带来的多义化理解,它是复调摄影创作所追求的效果,也蕴藏了观赏复调摄影的趣味。
2.复调摄影的主要视觉特征
摄影是一种运用光学成像等科学原理精确复制客观对象的技术手段和逼真再现客观对象的技术形式……对比桑塔格所说,绘画即便画得再像对象,其实都是画家的主观表达,与对象并无直接关联;摄影即便拍得再不清晰,都是来自拍摄对象的反射光波,与对象有着物理上的关联。由此可见,客观性是摄影与生俱来的最重要属性。而复调摄影则通过对客观性影像的创意性组织完成主观表达的再创造,具有自己鲜明的视觉特征:不以衬托自然主体为目的,多层影像之间没有明显的主次关系,但也拒绝纯粹的并置,并把综合作为一个动力和自我组织的过程,在互相交织中展开叙事,阐释拍摄对象的隐喻内涵和作者的意识投射,形成新的视觉语境;多层影像在画面同时呈现,在交互中形成“透明性现象”,改变事物客观空间特征,呈现虚拟性和矛盾性空间,由于画面的非连续性和视觉追求的完形心理,作品具有多义性解读的意趣。
2.1 客观性与主观性兼备
复调摄影创作中遵循“无摆拍、非后期”的创作主旨是为了秉持摄影的客观性原则,而复调影像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创作主体的情感和意愿,超越拍摄对象的外在特征而体现其内在属性,成为脱胎于原型又不同于原型的主体审美意象的物化形态。这样的主观性体现在创作过程中的三方面:取景,在空间和时间的范围里扩展了拍摄对象的选择自由度;拍摄,在影调和构图的组织关系中扩展了影像的创意自由度;成像,在具象到抽象的表现形式中扩展了画面内容的表现自由度。
因此,复调摄影作品在画面上显露出的主观与客观的辩驳,常常成为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乐趣所在:一、创作者在预设、拍摄多个时空截片,并考虑组织整个画面的一系列行动中体现了主观性。影像截片间的关系本来没有自然的关联,是创作者人为赋予它们的时间上的承接关系,以及对于影像载体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设计与安排。这么做依据的原理是:视觉经验的要素可以拆散,然后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影像。这让来自客观世界用于再现的线索互相矛盾,从而生成一个凝聚的、与某种经验相关联的影像符号,来达到深入阐释拍摄对象潜在含义的目的。二、观者欣赏作品时,代入经验与思考的主观性。任何一幅视觉作品总是要求助于视觉想象的,它必须得到补充才能为人理解,而越不直观的非再现的呈现就越会引起观者进行脑力活动。
复调摄影不是为了再现、复制已经存在于客观现实中的东西,而是为了通过视觉感官刺激显现主观意识中的“不可见者”,正是这类“不可见者”更加容易令观者产生罗兰巴特所说的“刺点经验”,从而促使视觉从外观转向内视,从一瞥转向凝神静观。因而这样的欣赏活动引发观者思考的主观程度更甚,甚至可以看作一个为影像注入欲望,乃至生命的过程。
2.2 可修正性
艺术作品追求意义的表达,但意义不是绝对的和静态的,而是一种活动过程,基于创作者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和内在情感表达之间所产生动态反应的交互。复调摄影的创作过程充分反映了意识层面的信息流动状态,当然,这也有赖于现时代的拍摄技术支持。多重曝光影像即便在某阶段作为成品已经定形,但仍与拍摄中任意阶段的步骤都具有同样的属性,即可被视作素材,也就是下一次曝光的基底,继续进行创作。因而可以说,用数码相机的多重曝光进行复调摄影创作,作品具有完成和未完成的双重状态,仍有进行再创作的空间和可修正的机会。数码摄影的修正功能有即时性和可反复性的特点,即每一次曝光后都可立即查看结果,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拍摄,让每个阶段性结果达到最佳,这个特性也让多重曝光在数码技术的支持下相对胶片摄影方式有了更大的创作自由。
数码时代多重曝光摄影的未完成态和即时的修正特性为摄影开启了新的创作模式,这种新模式让创作一幅复调摄影作品的时间具有了极大的延展性、非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只要还有修改作品的想法,这个创作过程就会一直继续下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调摄影创作在这里已经不再只是一幅视觉作品,而是包含创作这幅作品的一系列历程。创作过程的动态延展带来摄影作品改换展示模式的契机。
复调摄影是对多重时空截片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理性编织的结果,基于不同的结果预设,会在拍摄素材时进行不同取舍和修正。当然,这种创作过程里面经常含有一种即兴品质——即对多影像叠化后在画面生成的肌理、点与线的新的微观景致的亲近。在这种时而随机,时而带着某种机械精确性的建构中,有了融合、渗透、互衬等多种形式出现。
例如笔者用相机的多重曝光功能创作《云起龙骧》(见第208页)时,因为需要寻找合适的客观素材,从捕捉到第一张素材作为基底,到作品最终完成,时间跨度长达4个多月,最终近1万次快门开合实验才获得虚拟物像“龙”,其成像却只是13次曝光。拍摄过程中部分实验影像见第017—第019页。在创作期间虽然创意方向没变,但在细节和选择素材上变化较大,一直处于不断修正和重拍之中。有时笔者觉得作品已经完成,过段时间却又发现了更好的素材,于是再次调出原图RAW格式文件作为基底继续叠加拍摄。这种创作方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单次曝光摄影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2.3 投射机制与作者性文本
据观察,在摄影展场中,非再现物理景观的影像似乎更受观众欢迎。在面对这样的作品进行观看时,观者会在没有任何结构辅助的情况下调动他储存在意识世界里的信息,并且把它投射到面前的影像上——由点滴碎块拼成的“像”之中。由浅空间拼合而成的复调摄影显然具有这种优势,而制导投射的原则正适合在此发挥作用。不妨说,有时“像”并没有在画布上留下稳固的锚地,只是在我们心中“唤起”而已。虽然,非再现物理景观的影像在表述主题的精致程度上有可能略显欠缺,但在这种不确定的手法中有整体的效果:它足以使观者想起描绘的对象;其余的部分由观者的想象力予以补足。追溯起来,达芬奇是有意使用模糊物像的创始人,亦即使用渐隐法,削减画布上的信息,削弱观者的辨识能力,以此来激发投射机制。发挥高度想象力的作品才会引起人们的想象力——那些忽隐忽现的形状的多义性,提示出各种各样的读解,由此而弥补了画面上所缺乏的运动感,观者心甘情愿对这种暗示作出反应,因为他欣赏眼前出现的这种变形转化。
从符号学的形式分析来看,有“读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常规单次曝光摄影作品往往属于前者:传递信息明确,让读者被动地接受式阅读,单向地从文本接受意义,是一种封闭性文本。而复调摄影明显属于“作者性文本”——不断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构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将其意义结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作。就是在这种乐趣中,复调摄影给观看者“更多的事情做”,把他拉入“创作”这个魔法圈子,使他得以体验曾是艺术家特权的“制作”活动的几分激动,“投射”和“思考”在这里不只是观赏,也是参与创作的形式。当然,作为欣赏复调摄影作品的观者,您也可以不必退远,而是瞪大眼睛离近细看,分辨这多义作品显现出的另一种离散的、多焦点的、矛盾对立的结构和充满可能性的游戏。也许这恰好表现了更多的人文性——复调摄影作品最为宝贵的品质。
2.4 时间的模糊性
“时间”是摄影的标签,但同时也是牵绊。试想,按过快门之后,拍摄对象早已发展和运动,它们已成为新的自己,而照片只是固化下来它们的过去。相机对于瞬间的抓取,无疑是给拍摄结果贴上了滞后的标签,从摄影诞生之日起,它就怀揣过去,背负着时光流逝的感伤。那么,让观者忽略作品的时间性,会不会是一个安抚的良方呢?因为复调摄影重在创制虚拟影像,基本上呈现的是非再现性质的画面,其表达的内容不是对现实场景进行直接呈现、不曾存在于现实,所以不适合以时间作为参照和定位。毕竟“尚未被清晰地经验过的东西”,不能被定义为过去,而是以某种方式保持为当下。由于多重曝光相当于在多个时间点上采撷内容,所以时间轴线的长度不易简单概括,呈现模糊的时间特征。从画面性质来说,复调摄影常常以图案、平面符号等设计类成果作为标的,而这类内容本身就不像场景那样有时间暗示的特性。
从多重曝光的操作过程来说,相机是在时间轴上撷取某些截片进行线性串联。后续的每一次曝光都是在之前拍摄的底片上继续作用,时间顺序只能承接不可逆反,但多个时间点的叠加在视觉上改变了时间的线性特征,模糊了时间感。尤其是当多次曝光的结果汇聚于一张底片,对于观者来说,其上所有时空截片都同时亮相,画面上各影像元素在“影调互冲”的影响下互相作用,形式上的关系引发了观者视觉上对于画面内容非固定的联想,也造成对于时间的忽略,“同时显现”成为干扰“客观再现”、助推“主观表现”的功臣。
若是从宏观角度来俯瞰复调摄影创作所关联的“时间”,其影像上相叠的同时展现也好,数日累月撷取的时空截片也罢,包括想要融入的主体构思的形成和迁移的时间,其画面、技术、知识三方面自身并不是完全共时性的生成,都有各自的相对自足的历时性维度。复调摄影创作的一系列运动通过其结果——静止的复合影像——表现出来,相对静止中有永恒的运动。所以复调摄影难免会在时间的表现上呈现出模糊性来。
2.5 空间的丰富性
从摄影对于空间的反映来看,常规单次曝光摄影创作常常再现被摄场景的三维空间,因而影像的空间与场景的空间在视觉上是相近的,而在复调摄影创作过程中,画面空间呈现破碎、断裂、矛盾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这种丰富性是对诸多影像元素创造性组织的结果,超出了人们对以往摄影影像的客观真实性印象。复调摄影空间的丰富性源于:一、多重曝光拍摄取景时形成的多时空截片的并置、重叠;二、由于多时空截片在一幅底片或平面上叠透、穿插、切割,形成了影像新空间;三、组织关系带来的多义性理解形成了欣赏角度的多层次意义空间;四、以上三者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的特有视觉现象引发的观看心理现象。这些要素共同构建了复调摄影丰富多样的空间。
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不只是源于科技上的进步,还体现在艺术上的探求,视觉的视界因此得以扩大——在西方绘画艺术中,立体派改变了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画法,用多向度的平面形容着立体,扬弃传统绘画中单一的预定视角而拓展了人们对于“空间”表现的思路;未来派则着力将对于速度的表现转化为“时间”在平面艺术中的体现;而中国诗画则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大自然,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胸襟,饮吸无穷空时于自我,创造出诗意的主观艺术空间,营造自我意境。所以,在时空意识影响着表现形式的同时,其艺术的本质也由外及内,深入探测着人对事物的内核与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复调摄影超现实的繁杂空间结构正是摄影创作由拍摄对象的表象向其内在探测的视觉结果。
多重曝光截取的多重时空截片是形成复调摄影空间丰富性的基础,在多个时空节点的共同作用下,每一层影像的空间不再完整,多空间的并存与互相干扰形成与取景现实截然不同的复合空间。多重曝光的“影调互冲”显影原理是建构复调摄影空间丰富性的必要条件,创造性地运用“影调互冲”形成的消减、增加、平均等显影现象重塑画面,可以在原有的多空间基础上编织出新的视觉空间。由于摄影自身的特性,原有的多重时空截片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过多空间的互动在视觉上改变了空间深度的错觉。
组织关系的多义性体现了复调影像欣赏角度上的丰富空间层次。多重空间的并置和重叠让客观和主观、存在和虚拟同时呈现,通过视觉语境引导和暗示达到传递创作者主观意志的意图。如果说早期的绘画目的是以写实的技法体现人类对于世界的掌握,那么现在的绘画则更注重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掌控。对应摄影的发展来看,记录的功能已被钻探得足够深入,摄影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工具已被运用得足够熟练。但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来说,摄影理应发挥出更多的主观潜能,将镜头由对外的发现转向对内的表现,将明确的单一空间转向丰富的多义空间。这种多义性正是创作者自身情感在外部世界的投射,并且从观者的多样解读来看,也是群体意识的复杂性在视觉呈现上的实验。复调摄影外在视觉空间和内在意象空间的丰富性造就着作品独特的识别性,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与普遍经验感受的距离。
2.6 检测效应
在复调摄影创作中,手执相机的人既是摄取素材的摄影师,也是编织素材的“剪辑师”。处于后者的身份可以理解为“成就检测”的检验员,因为他的检验从头到尾地干预着艺术品的生产过程。例如创作中需要的一个水波素材,也许在按下2000次快门后,“剪辑师”才能从中作出一个选择,将其设为再次曝光的基底。每一次曝光所选用的结果都需要经过如此检验。“剪辑师”执掌着检测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则一般在自然中是不存在的,只是由于“剪辑师”看到了数次曝光在一个底片或平面上显影的效果才作出的判断。有时这检测标准并不确定,在创作完成后也许会不满意而推翻重来,也许有时甚至在头脑中也并未设定预想的结果,只是凭着潜意识的感觉挑拣半成品继续锤炼。不管怎么说,最终被“剪辑师”认为可以呈现的效果,应该是以能和观众做一些符号上的沟通为检验成品的最终标准。因而观众的理解也成为“剪辑师”对于检验标准的预判。当然,这标准也会根据对主题的理解程度和不同时期的灵感,甚至不排除根据观众的建议做调整。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检验效应在只是渲染气氛或表达情绪的作品中不能完全体现,而在有着明确塑形要求的作品中会被严格执行。
2.7 事性的表现
传统美学所探究的艺术基本上是作为物品的艺术,是围绕艺术品“物性”进行的追问,而现当代对于艺术的研究逐渐转移为关注艺术作为事件的存在,即“事性”。在与常规单次摄影的比较中笔者发现,复调摄影创作中的“事性”含量明显较高。首先,由于该艺术创作的目的不是对物质世界的一次性复制,而是要进行多次拍摄,并根据一定逻辑对多次曝光进行取景的选择、时间上的接续、位置上的安排,以及设定重组的方式和赋意等诸多行为才能完成,并且其对象是客观素材和对于客观素材的编织这种动作,所以在创作活动中“事性”已占有相当比重。第二,其艺术成果虽然是以“照片”这样的物质作为呈现载体,但表现对象不是拍摄对象本身这个“物”,而是由拍摄对象所引发的关于某种理念或感受这类精神内容的“思考”——这是创作者意图用某种“符号”建立与观者互动的“事”。第三,由于欣赏活动中观者的主观参与方使作品得以完成,甚至可导致不同的创作结果,本专题《影绣长安》在展览时收获过许多有趣的观看结果——不同的观者在同一幅影像上读出不同的内容,甚至同一位观者看同一幅影像会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感受,或读出不同内容。由此,复调摄影创作所体现出的“未完成态”,和观者所参与多义理解的可能性,也更易让我们将其理解为颇具“事性”含量。
在对拍摄对象本身的“事性”关注上,复调摄影注重挖掘与其相关的信息,如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社会变迁、相关传说等,并给予视觉表现。在这里,拍摄对象本身的“物性”被削弱,甚至只是作为一种提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由于复调摄影作品表现的“事性”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因而画面显现出解读的多义性和时空的模糊性特征。由此,摄影创作进入以“客观存在”构建“主观虚拟”,从“写景”转化为“造境”的实验。
复调摄影通过对传播内容中图像信息的组织来寻求意义,因此其创作过程也可看作一种符号的建构过程,是对拍摄对象内在含义的新阐释。意义总是通过新的尝试得以产生、扩展、偏移和转化。在多层次的影像间通过虚实、明暗、轻重、冷暖的编排,将客观实在通过视觉符号的联系、引导和暗示转换为主观虚拟。影像艺术中符号营造的“语境”意味着主观意识的嵌入。在复调摄影中因为可修正性造成的未完成态,让摄影创作变成了具有不确定时空跨度的一连串行为事件,而众多的影像元素因为不同的组织方式构成不同的视觉符号。符号的多样性形成不同的理解参照,创造出多样的“语境”。语境在复调摄影作品中成为艺术意义显现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理解了它有助于对复调摄影“事性”的把握,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复调摄影艺术本身。
3.复调摄影的创作特点
复调摄影利用相机的多重曝光功能来创作,因此下面主要基于多重曝光与单次曝光摄影创作特点的差异尝试进行一些比较。
3.1 构图——对位设计
“对位设计”既是复调音乐在时间中之于听觉的创作要点,也是复调摄影在平面上之于视觉的创作关键。说浅了,它是旋律交织的节点,是使若干层影像之间发生关联的必要因素,如同木架构中的“榫卯”;说深点,客观素材如何与主观设定的想象和感受相结合,确实就体现在这“对位设计”上。在哪些点上进行对位?如何提取?是否契合要表达的内容?这些都是在复调摄影创作中要交替考虑的问题。可以说,对位设计以构图需要作为主观介入的切口,以影调显现作为意向输出的判别。构图,在这里不仅指复合影像作为单一画面的整体布局,更需要强调的是各层次影像间的互相作用,我们姑且把它分为“形”“色”两点考虑:外轮廓的雕琢,不论拍摄对象还是复合影像生成的新图形;各层影像在某一位置因叠合所产生的色相、饱和度、明度变化。二者结合、变化,所出现的结果既关系到各层影像在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也关系到对于曝光强弱的搭配控制,这需要掌握“影调互冲”成像规律,并将之应用于复调影像创作中。总的来说,复调摄影的对位设计关系到“景—像—意”,即从若干个客观存在的拍摄场景中提取内容——利用相机多重曝光生成虚拟形象——表现主观意图。从精神层面来看,多层次影像叠加后的物质显现所引起的视觉与心理的连锁反应才是最根源的诉求。
3.2 动机——每个单次曝光应服务于总的成像结果
这里分析一下复调摄影创作过程中按下快门的“动机”。通常进行单次曝光的摄影创作时,主要意图是捕捉某个瞬间的某个场景,以拍摄对象的外相为主进行操作快门的判断。在创作复调摄影时,由于也由相机摄取素材,免不了受限于拍摄对象,但每一次撷取外相的操作都可视为仅仅是为借用其部分形、影(“暗”部——相对再次能够显影的程度显得暗一些的部位)、色。如同绘画初始阶段的步骤图,虽与结果相去甚远,却是构成结果的必经之路。在这样的创意过程中,一定要摒弃“搬运外相”的摄影惯性思维,将每个单次曝光的目的厘清,以便服务于最终设想的总的成像结果。由于复调摄影取材于现实,有什么样的触动或构思要视现实场景而定,未必可以在操作初始阶段就定好方向,因而成像的总目标和各次曝光的分目标也许没有明确的先后之分,常常是在实践过程中间隔地做出立意上的应变调整。
3.3 空间——改变参照系
虽然每一次曝光在影像上凝固着一瞬间拍摄场景内所有物件互相对应的时空关系,但在一张底片或平面上进行多重曝光,除了时间有承接的顺序外,影像在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却会因显影程度(主要受局部的明度影响)而改变其中内容的视觉对应关系。复合状态的影像引发观者从“看见”到“视觉”的观看方式变化,其实就源于主观对影像视觉分析的参照系的转换。最直接的例子就好比一个物像不再从属于当时的拍摄环境,而是置换了另一个完全没有关联的场景,两者在现实中不是搭档,却在影像上相伴出现(图1-02)。那么这种改变参照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如何在影像上对于万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创造性组织”?从技术层面来回答的话,主要在于创作者拍摄时对“明度差异”的重点关注和有效利用。因为对影像来说,最关键的显影因素就在于明度,而复合影像上明度的相对性则更为凸显。在我们有了这么多关于在平面上表现空间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或许来一句幽默的转折会更为开拓思路吧——漫画艺术家索尔斯坦伯格灵巧的画轻盈地转换了被描绘之物的参照,也就是转换了上下文,由此提醒人们得到再现的绝不是空间,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些事物。
图1-02 复合状态的影像制造异于现实的空间观感是源于观者主观对影像视觉分析的参照系的转换。
3.4 时间——多点同时呈现
以再现为目的的摄影,往往其空间概念是借助焦点透视和明暗来实现对自然三维空间的模仿。而以表现为目的的多重曝光创作中,每个单次曝光的成像,都在影像上产生了基于这个视角下的透视关系。多次曝光时,只要机位有偏移,甚或同一机位但只要镜头取景深浅不同,那么就有可能在影像内的空间上显现出新的不同于任何一次曝光的时空关系。多重曝光将不同时间与地点采撷到的景物直接拼在一起,影像变形、分裂或黏连,使不同方位、角度的视觉错综集合起来,形成了复调音乐般的时空层次。而在成像结果的显示中,最为有趣的是同时呈现——这里“同时呈现”指的是影像上复合的所有时空有理由被同时看到,尽管它们之间因相互作用而需要努力分辨。观者视点的快速挪移不仅刺激着人们的视觉,也激发了人们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当然,也有的复合影像中画面符合“透视空间”规律,但却并不一定是一种再现的描绘方式,更可能是一种表现方式,一种制造效果的手段。有时影像显示出的空间的扭曲和造型上的变形似乎更有利于表达深层的精神内核。
3.5 取景——按需取景
“复调摄影”是要把相机当作画笔,摄取素材在影像上作画。那么取景何处?以何种方式来取?这些都取决于“画面”对“形、色、质”的需要。当然,要想在取景时“看”到这些“绘画元素”而不是“物质景观”,需要摒除用相机惯性模拟人眼的习惯——一方面是借助镜头特有的“观看方式”,改变大小比例、虚实关系等,另一方面是对于影像多次重叠后复合状态的预见,比如利用“影调互冲”成像规律生成不同于任何单一取景所得的“新”的形、色、质等。总而言之,要视所有的取景动作为分解的绘画步骤,每一笔要塑造什么形状,修饰何处色彩,都是要考虑所服务的那个(也许并不是具象的)最终画面。这里拍摄对象未必是表现的对象、服务的目标。借用康定斯基的绘画理念从更为抽象的角度来理解一下:形无论如何抽象,都具有内在联想的力量,能建立起相互间的对应关系……选用形与色时主要取决于对物象“内在生命”的认识和艺术家的内在需要。
3.6 曝光——以画面需要为原则
通常,“测光”—“曝光准确”都是单次曝光时基于对拍摄对象的物质外形表现而言的,评判标准比较恒定。多重曝光领域里,前人也不乏提供额定参数的参考,但有固定规律可循的必然是对参照物的预料比较有经验的。复调摄影的影像画面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于拍摄对象。那么既然不是以反映客观对象为目的,主观想象的虚无缥缈又怎能机械地用数字来概括?试想,在自然光下拍摄同一景物,同一角度都会因顺光、侧光、逆光等不同条件而需要不同程度的曝光,而多重曝光在拍摄时间、地点、表达内容上有那么大差异,那各次不同表现对象的曝光量其悬殊更可想而知了。在笔者对于多次曝光的尝试中,光圈、快门的联动组合结果常常不在“曝光补偿”增减的极限范围内,这时需要直接根据拍摄试验后相机显示屏的效果作为调节曝光的依据,手动操作,分别设置光圈、快门,以服从整体表现意图。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作为素材还要再累加曝光的话,要做长久考虑,使需要的位置保留足够低的明度以显影下次曝光内容;如果是最终一步,那么则考虑完成稿的画面所需曝光幅度即可。
3.7 内容——隐性结构
“复调”一词的核心要旨便是对于“结构”的组织和运用。这里的结构既包含诉诸于视觉的显性对位意识,更深藏作者对于创作诉求的层层阐述和立意建构,以及与观者理解上所对应的符号体系的设置。而复调摄影既注重拆分来自于现实场景的一个个构成元素,使其在复合影像上具有新的生命力和意义,又注重用整体(包括客观上影像整体显现出的视觉效果、主观上基于历时性思考等的宏观意图)塑造的符号来传递信息。
复调摄影在画面上力图建构的是对主要拍摄对象“内在生命”的认识和创作者的内在需要。由于并非对拍摄对象的外相进行客观再现,多次叠加于画面上的显影内容互相作用,势必生成一些独属于该复合影像的形象,而在背后起主导作用的结构隐藏于其中,不仅起着统摄画面各部件构图、透视的安排和形色关系的作用,还关系到各次曝光影像间的时空关系调整。这一切由主观判断是否能达到“反映内在需要”而定,俨然不像单次曝光复制拍摄对象原有的时空结构那么简单。这正如康定斯基所言:“新艺术的和谐要求一个更微妙的结构,它对心灵比对眼睛更有感染力。”“因为在艺术中隐含的因素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显性与隐性的结合将为形式构图提供进一步创造新母题的可能性。”潜藏在影像的形色关系中的隐性形象时常会发出暗示,丰富创作者给定的形色关系的深层意义,提示抽象语言符号与对象之间的相关性。
3.8 形式——增减形体
常规单次曝光的取景只有单一视点,而多重曝光由于可以使用多视点来观察事物与空间配置,于是便具有为影像画面增减形体的特殊能力:在素材中抽出合乎造型的因素,再分析、重组使之构成画面。复调摄影的创作可参考下面两类方法:一、利用拍摄对象已有形象,在拍摄时进行强弱修饰(如用虚焦、减曝光或添加杂物干扰等办法弱化,反之强化);二、利用复合影像的拍摄优势,在叠合影像时灵活运用“影调互冲”成像规律,以生成或截取有利于强化表现对象特征的部分形体,反之进行裁剪以去除不利于表现对象本质的部分。如此增减形体,也随之带来对于构图的一系列影响——随机、偶然、拼贴感……创作者苦心经营、充分挖掘画面各要素的指意效能,以面对每一项表意实践的紧迫性。如此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要观者理解影像空间维度的扩展、延伸和进行简单的形体识别,而更重要的是对画面的超越,跃入精神领域之中,从而抵达创作者赋予影像意义至为深邃的那一刻的交流。
4.复调摄影与其他视觉艺术的相通之处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其特点、形制、价值等从来不乏与其他视觉艺术门类比较,而复调摄影的出现,极大拓宽了摄影的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影响到性质的改变。下面笔者将试着简单分析一下它与绘画、设计和电影艺术的相通之处,也许将更新人们对于摄影的认知。
4.1 与绘画类比
一直以来,恐怕是因为占有着“虚拟性”这个武器,绘画被作为摄影的劲敌。的确,对于相机来说制造虚拟物像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当复调摄影用相机多重曝光功能仍取景于客观世界,且无须借助任何其他设备和技术生成了复合状态的形象,便令来自现实的“虚拟”成了可视的“现实”。而影像上来自拍摄对象的反射光波,自此可以在“非”其外相直观可见处令观者投射所知、所忆、所思。存在与虚拟在同一影像上的不休辩驳,无意中显露了复调摄影的幽默本性;而“主客观兼备”的涵养,也呈现出摄影不同于绘画、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门类的独特性。
“复合”这个词对于复调摄影来说至为重要,是区别于单次曝光摄影的最根本形制。打比方说,画家打轮廓时用铅笔起稿,或绘画过程中一笔一笔刷上不同颜色,不到最后完成,中间每一次在画布上落下痕迹都不指望一笔能成就一幅画。从这个角度来说,单次曝光摄影作品几乎都可以算是“一笔即成”。而复调摄影运用多重曝光成像的规律,就是需要出于对影像多次“复合”后效果的预见,其中最重要的三元素就是“形、影、色”。
复合影像之形:可以不是单次曝光直接搬运来的物像的外形,而由多次曝光在影像上的明暗互相作用如切割、黏连、接续、镂刻等复合而成。
复合影像之影:在这里不是单指阴影、投影、倒影等参照于物本体的相关现象,也不是指影像、显影等摄影术语,而是笼统指影像上相对“比较暗”且能够使下一次曝光显现的局部明度。“复合”一词,对“影”来说,重点在于“预留”可以继续叠加曝光的位置。
复合影像之色:最易理解,多次曝光中不同颜色的影像在画面上累加,其色相、饱和度、明度等会互相影响、作用,形成不同于任何一个单次曝光的色彩。就像用画笔分别蘸不同色的颜料,要的却是画面上综合后的颜色效果。所以这样的复合影像上往往会显现出非自然色,这也是复调摄影画面色彩效果较单次曝光摄影更为主观、丰富的原因之一。
4.2 与设计类比
设计活动的魅力,是在“限制中”舞蹈,所有给定的条件也许是牵绊,也许会让你的舞步更华丽。摄影的取材,在现实中受限于“象”,是摄影的最大枷锁。有“破”才有“立”,复调摄影用多重曝光打碎从客观世界搬运来的“形、色、质”,让“点、线、面”为主观世界所用,塑造出服务于思想的新影像。但摄影艺术的特色,就是要让思想附着于物质,方能以视觉形式呈现,所以在抽象目的与具象载体之间搭建理解的桥梁,才是复调摄影创作的“设计活动”核心。
设计活动讲究事先规划。复调摄影由于不是直接撷取自然对象,而是要凭着复杂的脑力活动生成“人为图像”,因而对最终影像的构图、色彩、形状、质地,甚至立体感,需要在之前的每一次曝光中作相应的设定。从技术角度来说,这就相当于复调音乐创作中的“对位”设计,只不过复调音乐是在时间点上“对位”设计,而复调摄影是在影像的平面上进行“对位”设计。这毕竟是用相机而不是用纸、笔来设计,不可以像平面设计一样凭空在纸上绘制所要的答案,所以设定的前提要依据拍摄对象的条件特征而定,既和外形有关,也更与要表现的内在品性有关。
广义上讲,符号是人类社会得以建立的基础。可以说所有信息的传递和接受都仰赖于具有共同认知的符号体系。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曾说过,“艺术就是人的意义通过一种视觉符号,获得了显现和延伸的那一部分……”这里,“符号”具有指向的意义,又兼具组织的功能——关联具象与抽象、客观与主观。“设计”,对于庞杂的信息处理工程来说,是一个凝练、萃取有效成分——“符号”的过程。复调摄影旨在传递并不直接携带在拍摄对象外形上,却与拍摄对象有着内在关联的信息,因而就需要在创作活动中设定:传递什么?如何传递?是否能被观者接收和理解?狭义来说,寻找具有“赋意”潜力的平面符号(不一定是形状,色彩、构图都有可能成为符号载体),并能用影像实现,就是最大考验。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指涉关系依靠的是一种社会集体的心理行为,即约定俗成,而影像再现这一替代关系的建立,首先并自明地依赖于它们在视觉中的相似性。一系列脑力活动,对拿着相机的创作者提出了比较高的关于概括能力的要求。
4.3 与电影类比
电影的基础是摄影,每秒钟拍摄24张照片并以每秒钟24个影格的速度播放出来,便构成了电影。因而似乎可以这么理解,电影与复调摄影都是对于多个时空截片的组织:单次曝光截取了瞬间的时空,电影在“时间轴”上连缀了多个时空截片;而复调摄影则是在“空间轴”上压缩了多个时空截片,使其呈现在一个仅有二维的平面上。不管怎么说,电影和复调摄影与现实世界相比,艺术作品的时空由创作者人为设定和控制,享有相对自由。
观看电影时,当瞬间与瞬间靠得足够近,逝去的时间便会因视觉上获得动态感知而奇迹般得到救赎,而电影观看时间与播放时间的平行,又让观者束缚于导演的控制。观看复调摄影作品时,瞬间与瞬间之间不再由时间接续,而是同时呈现于一个画面上,于是没有了时空截片原始时间做参照,并且也没有创作者给定阅读时限,反而焕发了视觉上相对更大的自由。
电影中以分割、重组镜头的方式来打破时空限制,创造新的意义的手法被称为蒙太奇,它既是“剪”,从素材中剪出所需要的镜头,也是“辑”,把这些镜头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多个元素的构成物皆有分解和重组的可能,电影如此,复调摄影也如此。不同的是,电影重在对于时间的编排,复调摄影重在对于平面的叠合,而两者的核心理念皆是由“组织关系”生成的多义性来体现的——当不同镜头被剪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无法具有的“意义”。
复调摄影观赏过程的趣味性,也正体现在如同画家故意“把那些含有表情的面孔特征弄模糊”,从而迫使观者去完成创作的过程——在这里拍摄对象并不以外在特征作为被辨认的意味中心点。而画面上模糊的、虚拟的、具有“唤起性”的形体或空间,调动着观者意识储备中的“概念性的”对应物。这概念性的对应物来源于传统浸润,来源于文化滋养,来源于经验沉积,来源于彼时彼刻的心理环境和思绪、情绪,因而不同的观者或同一观者在不同心理条件下的观看,可能都会产生不同效果。“因为我们称为‘艺术’的那个奇怪的领域像个镜子厅或像个低声廊。每一个形式都能唤起一千种记忆和后像。”复调摄影由物理形式而生,却在创作者与观赏者心理感受层级上搭建起更为庞大、丰富、深邃的架构。这是否可以算是由“机械”制造的“非机械”感受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