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摄影:创意多重曝光摄影实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摄影术的诞生开创了人类以视觉图像进行信息交流的新通道。而到了现在这个真实与虚幻变得越来越模糊的互联网时代,影像作为一种超越国家、民族的全球化信息交流载体,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摄影艺术也必定会发生一系列与之相应的新变化。

所有的艺术似乎都存在一种善变的成分,摄影也不例外,尽管因摄影坚实的客观性对此有所削弱。在现实变得日益复杂的当下,对摄影语言进行多维的探索是其历史经验厚度累积至临界的必然蜕变。摄影的原词源自希腊语,意为“用光线来描绘”,指借助光的作用而对客观实在进行的视觉表达。时至今日,这种“描绘”越来越多样化——具象的、抽象的,写实的、写意的……但在笔者看来,多重曝光是最能体现摄影“描绘”之特性的表现技法,它能在一幅作品中打破时间、空间、客观拍摄对象的限制,相对自由地依据创作者主观需要来获取非具象、非客观的内容,创造富有内涵的表达。多重曝光功能是胶片相机时代的产物,在20世纪40年代,多重曝光摄影作品频繁出现在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上,一直到70年代,有很多作品使用这种拍摄技巧。多重曝光的运用极大地扩展了摄影作品的趣味性、表现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科技的革新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艺术创作,最终会影响到艺术观念本身。对于多重曝光,许多摄影爱好者多有接触,但少有对之长期、深入研究探索的,个人认为这是观念与技术的制约使然。1975年,随着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在美国诞生,影像业的发展路径就此改变。在数码相机时代早期,由于计算机参与数码后期合成的便利性,多重曝光功能被厂家忽视,即使是专业级数码单反相机,很多都不具备多重曝光功能。然而,随着影像创作多元化需要,许多数码相机开发出日益强大的多重曝光功能,相较于胶片相机更为直观、便捷、易控。

但我们真的能轻易地驾驭多重曝光吗?真的可以借助多重曝光表达更为自由的意志吗?数码相机的多重曝光到底能开拓出一条怎样的摄影新路?

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多重曝光摄影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验,以期发掘其特有的视觉语言与创作的规律和原理。为了系统、深入、细致、有效地进行实验,笔者决定用拍摄大型系列专题的创作形式来展开。作为有着时间纵深感和空间广阔性的人文建筑,西安城墙是内涵丰富的文化载体,因此被选为本次摄影实验的主要拍摄对象。在尝试对其内在涵义的解读和联想进行视觉呈现的过程中,实验层层推进,多重曝光显露出更积极、主动的创作“实力”,其制造虚拟形象的能力成为让摄影摆脱“机械复制枷锁”的证据。这让笔者不得不对摄影这门艺术进行全方位的重新思考。

即将提笔写“实验总结”的时候,笔者曾经的设计专业老师提醒道——你在用相机做什么?你的作品还是不是“摄影”?它是不是已经跨越或是延展了摄影的范畴呢?回想近几年笔者一直埋头做多重曝光摄影的探索实验,从未考虑过以上这些会是问题……于是回过头来努力寻找坐标。

笔者在用相机做什么?

1.创作“客观性与主观性”兼备的艺术——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唯有用相机创作才具有高度的“客观性”,而据此与艺术的“主观性”接驳,更具思辨含量和乐趣。

2.用影像思考世界——将客观事物内在涵义的解读和联想进行视觉呈现。图像时代的到来,让笔者想到摄影是对生活和环境表达敬意,且易于与世人交流的比较快速、便捷且有趣的渠道。

3.对影像做一些视觉探索——摄影诞生还不到两百年,它自身的成像规律和由观赏引发的视觉现象等有待深入研究,而这里面引人好奇的内容有很多。

4.证明相机可以制造“虚拟形象”——因为看见过有人质疑摄影不是艺术,原因是“相机不能制造虚拟物像”,所以想用相机制造比较典型的现实中不存在的虚幻世界……

要回答的内容有很多,以至于攒出了本书的初稿。有一天无意中翻看《康定斯基的点线面》时发现音乐术语——复调,恰好适合形容笔者摄影创作的结构特色。多方考察、推敲之后,“复调摄影”一词确定下来,笔者于是沿着这新思路重新规划整理了本书。

本书作为对一个视觉专题实验的汇总和剖析,从理论和作品两方面入手,文图并茂地阐述和传达实验成果:文,重“理”轻“意”,主要阐述复调摄影的相关理论、视觉特性、成像原理、创作方法等,对于专题创作思路的个人创意着墨不多;图,重“技”轻“趣”,以《影绣长安》专题摄影作品为例,展开对于复调摄影主观表现探索、操作技法的分析和介绍,并辅以拍摄步骤作为实践操作的参考,用于纯欣赏的作品展示不多。这么安排主要是考虑到本书的篇幅和作用,毕竟“授人以渔”更能体现一个实验开创性的价值。

基于对传统摄影创作理论和方法的逆向思考,本专题实验试着从以下角度探索新方向。答案藏在书中,也体现在每一幅复调摄影作品中。希望读者带着以下问题观看本书,这样更有利于从复调摄影的角度介入思考:

1.复调摄影创作中“观察方法、思考方法、表现方法”的改变;

2.复调摄影创作中“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表现比例的改变;

3.复调摄影创作中“拍摄对象和表现对象”的改变;

4.复调摄影创作中“存在和虚拟”的辩驳;

5.复调摄影创作条件带来的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表达程度的改变;

6.复调摄影创作中拍摄对象的影像在“形、色、质、体”方面的改变;

7.复调摄影创作中“平面性语言和空间性语言”表达性质的改变;

8.复调摄影在拍摄对象与复合影像上关于“整体和元素”的关联性的改变;

9.复调摄影创作中特有的“对位关系”的构建、对“透明性”现象的掌控和“组织关系多义性”的理解和运用。

……

先列出这些,更多的有趣部分等待读者去发现吧。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笔者在整理本实验的框架和逻辑时开发了头脑中的“理性”部分,用西方的艺术、哲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来佐证和推导出复调摄影的理论建构;而创作本实验的视觉成果所用的“感性”部分,则来源于浸染多年的中式文化之“灵想妙悟”——借由相机“笔补造化”,至“写境”、入“造境”,欲“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中西思想中的哲理智识与艺术意境在此书中汇聚。

复调摄影“无摆拍、非后期”的创作原则,考验着用相机作为工具的创作者的艺术表现力。因为这关系到从客观拍摄对象向主观表现对象的转化和塑造。美术研究的现代奠基人之一阿道夫·希尔德布兰德在《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一书里明确表示:“作为创作者,我们要把大自然的偶然发生变成艺术家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去归纳那些也许不具备显然的形式美的事物,然后遵循创作规律把其变成艺术。”复调摄影就是这样一条使作品充满表现力的途径。

复调摄影作品的多义性理解体现在,观者与创作者同样在决定着作品生命力以及内涵——因为画面一般由两条或两条以上主线交织而成,整体呈现为客观性影像与主观性影像并存,观者的主观意识在此享有更多的投射可能。而依据主观能动性丰富或者减少画面的构成因素,正可以体会“有余不尽”之妙。

作品是用来表达创作者个人思想的,但任何艺术创作形式的终极目的都是——唤起记忆和联想。如果有幸寻得知音共鸣,或能获悉他人对作品的不同解读,都会延续笔者创作的快乐。在摄影实践中进行理论的总结对于笔者这样的业余创作者来说是比较艰难的,写作本书的动力在于寄希望于自己的研究能给别人带来启发,所以无论是在讲座还是在书中,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毫无保留。笔者也希望这份诚恳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得到同道中人的点拨,继而完善“复调摄影”的建构,甚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