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阅读历史,建设书香中国
中国有几千年的读书史,几千年来,书籍的制作方式几经革新,但人们藏书与读书的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近十几年来,值此世纪之交,随着电视、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藏书与读书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数据库、电子书的出现,颠覆了人们的藏书理念,而网络阅读、手机阅读也改变着传统的阅读习惯。这是读书人生活的一场真正的革命,不能不让人迷惑与反思。对中国阅读通史的研究,或许正是基于现实的一种历史反思。
中国是一个史学发达的国度。传统史学如正史、编年史高度发展,而专门史、专题史“发育不良”。近百年间,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专门史得到很快的发展,大多齐备。二十世纪后期,图书文化史的研究受到学界的重视。图书文化史中的三大支柱:出版史、藏书史、阅读史,其研究成果逐步增多。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出版史与藏书史,均有通史出版,但阅读史的研究相对薄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欧美的一些大学中,已开设阅读史的课程,并开展相关研究。有几千年阅读历史的中国,却还没有一部著作加以系统的叙述与总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正是以上原因,《中国阅读通史》的编撰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对于出版史、藏书史关注图书的制作过程、收藏与传承,阅读,它是一个思想与认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史,如英国学者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所说的,是真正的“作为心灵的知识的历史学”。这样,阅读史的资料、描述、解释等一系列问题,对研究者来说,就构成了相当大的挑战。然而,通过近三十年的认知与探索,我们这个研究团体,不仅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中国阅读史的资料,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完成了与中国阅读史相关的一些学术成果。
自我读大学本科以来,中国图书出版、收藏的历史,既是图书馆学长期关注的话题,也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对中国阅读史的兴趣,则源于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主编的《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一本书的影响,来源于读者对这本书的阅读与阐释。而《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正是选择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著作,着力讨论历代读者对这些重要著作的阅读、解释与评论,以及这些重要著作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1990年,我与徐雁合作主编的《中国读书大辞典》编撰工作启动。这部工具书近两百万字,我们搜集了相当丰富的古今中外阅读领域的相关资料,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中国阅读史资料。虽然这是一部辞书,但在编撰过程中,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对细节也有了更多的关注。《中国读书大辞典》在1993年出版后,得到了社会的好评,1994年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此后多次重印。
1997年,我与几位同道将几种中国古代读书史的资料加以汇集,《读书四观》一书出版,这本书所选《读书训》《读书止观录》《读书纪事》及《先正读书诀》,均为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学者辑集的先秦以来的读书古训和读书掌故,思想深刻,事迹生动,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我们为之作了简明的注释,并加以翻译,既可为研究作参考,又便于一般读者阅读。同年,吴永贵等人编译的《把卷心醉》一书出版,该书辑录中国古代关于读书、藏书方面的资料,并加以翻译。也是在这一年,由我主编的对中国现代名人的阅读活动进行总结的《中国名人读书生涯》丛书十种,相继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此后数年,由我主编的《中国读者理想藏书》《读好书文库》《书海导航》《世纪阅读文库》等系列读物相继出版。这些编撰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注在阅读问题上。以上这些著作和丛书的编撰,为我们下一阶段转入对阅读文化与阅读史的全面研究做好了资料方面的准备,同时也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2000年,我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部分师生,举行了以阅读史和阅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题讨论会,对阅读史与阅读文化、国外阅读史的研究状况及如何建设中国阅读史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这次讨论,大家对中国阅读史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此后,我结合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召集硕、博士生,以阅读史与阅读文化为题展开了多次讨论,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我在2001年发表的《关于阅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对中国阅读史资料、阅读的内涵、阅读的时代变迁、中国阅读的传统、书籍的力量与象征意义等问题展开初步讨论,但对中国阅读史的具体内容缺少必要的探讨。
2003年,我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阅读史研究”。这个项目试图从理论上解决中国阅读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同年9月,安徽教育出版社曹露明社长与编辑刘洪权博士来北京大学参加《胡适全集》首发式。其间,曹社约我在北京大学勺园餐叙,我在席间提出编撰多卷本《中国阅读通史》的构想,得到曹社的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2004年11月13日,在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等院校的相关研究者共同参与的《中国阅读通史》编撰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安徽教育出版社刘洪权,南京大学徐雁,武汉大学王三山、黄鹏、吴永贵,苏州大学黄镇伟,包头师范学院王龙,北京大学张积等诸位先生,以及我与我指导的硕博士生、在站博士后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中国阅读通史》撰写的意义、内容、分卷大纲以及编撰过程中的学术规范和研究进程等内容进行了讨论,经过充分研讨,与会代表对中国阅读通史内容、体系、架构等问题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撰写的主旨。
在会上,我提出了中国阅读通史应按历史时期分卷撰写,全书分十卷,首卷为理论卷,阐释阅读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一般问题;末卷为图录与索引;其余八卷,按历史时期划分,叙述各时期阅读的历史过程。我们认为,一个读者的阅读行为受外在与内在两个方面的影响。外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与教育,社会意识与宗教,学术、知识体系,书籍出版、流传与收藏,文本变迁等。这些因素对阅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内在因素包括谁阅读、如何阅读、读什么、在何处读等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个人的阅读史。我们将上述两方面,结合阅读史研究资料与理论,分解为八个问题,以纲目的形式分述如下:
中国阅读史研究纲要
一、阅读史研究的基础
1.中国阅读史资料的集结
2.历代学人论读书、论读书方法、论读书的价值等
二、理论研究
1.国外阅读史研究进展
2.国内阅读史研究进展
3.阅读史研究内容
4.阅读文化发展的阶段性
5.阅读文化发展的区域性
三、文本变迁与阅读
1.文字统一与阅读
2.载体变迁与阅读
3.制作方式与阅读
四、社会环境、教育与阅读
1.经济条件对阅读的影响
2.出版对阅读的影响
3.书籍流传、收藏与阅读的关系
4.教育对阅读的影响
5.推荐书目
五、社会意识、宗教与阅读
1.政治意识、国家的文化政策对阅读的影响
2.禁书
3.群体意识与阅读的关系
4.宗教信仰与阅读
六、学术、知识体系与阅读
1.从书目看历代知识体系的构成、变迁,与阅读的变化
2.注释与翻译问题
3.工具书与阅读
4.推荐书目与阅读
七、中国阅读传统
1.思想层面
2.学而优则仕
3.勤学苦读
4.对文本的尊重、对知识的崇敬、对书籍的爱护
5.书籍的力量与象征意义
八、个人阅读史
1.书香世家
2.藏书楼、书房与读书处
3.阅读习惯
4.读书经历与思想
5.生活、时尚与阅读
6.书呆子、被读书所误
这个纲要汇集了与会众多学者的智慧,并成为我们论述中国每个时期阅读史的主要框架。
2007年,我与课题组成员完成了“中国阅读史研究”项目研究工作,并将项目成果结集出版了《中国阅读文化史论》一书。在这本书中,我们就阅读文化与阅读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阅读通史》的撰写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至2015年,十卷本《中国阅读通史》从初稿到修改工作基本完成。同年10月,我组织硕博士生对全部书稿的引文注释等作了一次校对。2016年7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在合肥召开了一次作者与责任编辑参加的统稿会。至此,全书基本完成了定稿工作。全书十卷确定如下:
第一卷 理论卷
第二卷 先秦秦汉卷
第三卷 魏晋南北朝卷
第四卷 隋唐五代两宋卷
第五卷 辽西夏金元卷
第六卷 明代卷
第七卷 清代卷(上)
第八卷 清代卷(下)
第九卷 民国卷
第十卷 图录与索引
现今的中国,有很多工程、项目或战略。我以为,推广阅读,鼓励国人读书,或许是这个民族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十余年来,《中国阅读通史》的作者一直没有申请研究项目,该书的撰写,是我们的一种自觉行为。我不能肯定,这种行为是否是来自现实的反映。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认为:我们只能以我们今天的心灵去思考过去,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曾经是世界上图书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且极具民族特色。中国图书从载体、用墨、印装到文字,均系自身发明,形成了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图书文化,并对世界的图书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阅读文化正是图书文化的重要一环。我们带着敬畏的心灵去思考那些辉煌的过去,这正是我们的动力所在。
司马迁云:述往事,思来者。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期盼未来阅读史的研究更加辉煌。通过对中国阅读历史的叙述,我们希望未来的中国,是一个充满书香的中国。
(本文摘自《〈中国阅读通史〉序》。)
王余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