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乘舟》:飘然远去的公子
春秋时,卫宣公为太子伋聘定齐国公主宣姜为妻,后来听说宣姜貌若天仙,便色心大起,一面把伋支去其他诸侯国,一面中道截住前来完婚的宣姜。这种卑劣行径引起了当时人的极度反感,在《诗经》的《新台》一诗里,一向温柔敦厚的诗人忍不住怒斥宣公“蘧篨不鲜”——真是只不要脸的癞蛤蟆!
这桩王室丑闻的结局很悲惨。卫宣公霸占宣姜后,与她生了两个儿子:寿和朔。宣姜本是这场调包事件的受害者,但她的心态慢慢发生了变化:面对太子伋,她既羞愧且恐惧,怕伋继承王位后会对她和她的孩子不利。作为一个母亲,她也想为两个宝贝儿子争取更好的前程。在野心和利益的驱使下,宣姜和小儿子朔一同在卫宣公的面前进谗言陷害伋,昏聩的卫宣公便决心将之除去。他命伋出使齐国,并赐白旄旗帜,以此为标志,派杀手埋伏在路旁,准备暗杀。然而宣姜的另一个儿子寿却善良敦笃,听说了这个阴谋后便劝太子伋赶紧逃跑,但伋不愿违背父亲的旨意。寿无奈,便在伋乘坐的船上设宴,将他灌醉,自己拿了白旄旗帜,另乘一船代替哥哥前往,遂遭毒手。伋酒醒后,坐船追去,告知杀手:寿无罪,该杀的是我。杀手一不做二不休,又将伋杀害。
[明] 程嘉燧《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自古为争皇位而手足相残的事屡见不鲜,但异母兄弟之间为情为义竟愿舍命相陪的,这是第一桩。卫国人为之动容,便写了一首《二子乘舟》纪念这对兄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两位公子乘船行,流水倒映着身影。我心中记挂他俩啊,依依不舍难安宁。两位公子乘船行,愈行愈远飘然去。我心中记挂他俩啊,但愿一路无险境。
若不知道其背后的故事,大概只把它当寻常的送别诗看了。一旦了解了诗的历史背景,读来不由得唏嘘叹惋。清代学者陈继揆评点这首诗时,特意拈出“景”(影)、“逝”二字,说“泛泛其景”不用“形”而用“景”字,“已有顾影堪怜之意”;“泛泛其逝”不用“行”而用“逝”字,表示“一去不返,影亦不复睹矣。真令人不堪卒读也”。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二子乘舟》表达了对寿和伋二位公子的同情和悼念,但也有人不以为然。方玉润就说两位公子不该“沾沾固守小节,不达权变”,这样逆来顺受、甘心受死,不但害了自己,也陷父亲于不仁不义。二子既然得知阴谋,完全可以“泛舟远逝”,到其他诸侯国去避难,干吗非得“共殉一死”呢?方氏还举了舜的例子,舜的父亲和弟弟两次设计谋害他,他始终不怀怨恨之心,这是孝;可他还能巧妙脱险,这便是智。孝顺离不开理性的指引,否则可能是盲目无益的。我认为,对二位公子不可过于苛求,但方氏的观点却提醒我们:沉溺于悲情故事的伤感并不难,难在反思怎样避免这样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