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鸡犬升天

有个成语叫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发了财,家人亲戚统统跟着沾光、捞好处的现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集团化腐败”。因为特权就像一块能量巨大的超级磁铁,贪官及其身边的人都能享受到利益均沾、共享共腐的磁场效应。在当下的语境里,“鸡犬升天”基本上沦为贬义词,可这个词原本来自道教传说,表示一个贤德的人只要功德圆满就能升天成仙,享受极乐世界。

在道教传说中,得道升天的人挺多,但最为有趣的是淮南王刘安的故事。刘安出生在帝王之家,他爷爷就是汉高祖刘邦。刘安风流儒雅,喜欢读书鼓琴,爱好神仙方术,可惜卷入了宫廷斗争的旋涡中,最后被逼自杀。刘安死后,他的形象也变了,从政治文化名人变成了神仙。据说他得道升天之后,把老婆、孩子、亲戚全带上去过神仙日子了。忽然有一天他想起家里的鸡狗来了,想到它们也算是家庭成员,不能抛下不管,于是费尽心思把这些家禽家畜也都搞到天上去了,从此“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其乐融融,好不自在。还有一种说法是,刘安在准备上天之前就把丹药的粉末撒在了家中的庭院里,那些鸡啊狗啊,舔了地上的药,也就跟着做神仙去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原本与腐败无关,相反倒有几分浪漫。所谓的“道”指的是为民谋利修德。汉代的人相信一个人做了好事,有功于民,就是得了“道”,就能够并且应该升天,成为逍遥自在的神仙。刘安和他家的鸡狗就是这样被神仙化的。可渐渐地,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道”从“功德”变成了“官位”“权势”,而“鸡犬升天”也成为对官场裙带关系的讽刺。想要攀龙附凤的“鸡犬”们认定自己完全有理由升天,用历史学者张鸣先生的话说,“在一个以家庭或者家族为本位的古代社会里,发达者照顾家族和亲戚,本是理所应当之事,所以看见鸡犬升天的事情,贬固然是要贬的,但骨子里未必就不赞成,只要自家有机会,总是免不了要实践一下鸡犬升天的境界”。

而对于被攀附的人来说,荣耀之感当然是有的,但更多的时候却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很多时候坏事儿恰恰就是自个儿家里的鸡犬给招来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无论是何等样人,一成为猛人……他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所谓“猛人”,包括名人、能人、阔人三种。结果呢,就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再猛的人也抵不住鸡犬的包围,迟早垮掉。

中国人对此是有所警惕的,在宋代人编的《太平广记》里,刘安被安排了一个啼笑皆非的结局:他不懂天庭的礼仪规范,遇到仙班的前辈,“坐起不恭,语声高亮”,遭到弹劾,差点儿就被赶回人间,幸亏有人说情,结果被打发去看厕所了。刘安为什么会被贬到环卫部门呢?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那些鸡犬到了天上之后,鸡飞狗跳,四处聒噪,到处拉屎,严重破坏了天庭的宁静清洁,刘安同志去看厕所也是受鸡犬所累啊。至于那些鸡和狗的命运呢?书上虽然没说,但想也想得到:一旦主子失了势,它们要么另攀高枝儿,要么就只能做个下酒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