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而化之

我这人有个缺点,大大咧咧,不太注意细节,尤其体现在买东西这件事情上。一般人都要精挑细选,我是直接拿了就买。就拿买牙膏这件事儿来说,我一看货架上有那么多种类就晕:什么美白的、药用的、含氟的、不含氟的、防敏感的、防牙石的,还有什么薄荷味、绿茶味、茉莉味、草莓味,我实在不懂,不就是一支牙膏,至于吗?我妈跟我截然不同,她老人家恨不能将每支牙膏的成分表都细致地加以研究和对比。所以她经常批评我,说我这个人太大而化之。对于这个批评,我总是恬不知耻、万分愉悦地接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而化之”这个成语原本有个伟大而崇高的背景,专门用来形容圣人。

“大而化之”出自《孟子》。原文是:“大而化之之谓圣。”就是说把伟大的品格发扬光大,用来教化百姓,这样的人堪称圣人。可见在孟子看来,圣人必备的两大要素,一是“大”,二是“化”。那么,怎样才算得上“大”呢?孟子提出一位代表性人物——舜。他深情地赞美道:孔子的学生子路,还有治水的大禹都很了不起,但“大舜有大焉”,跟他们比起来,伟大的舜就更加了不起了。舜是传说中上古时期的一位贤明君主,我从小读历史书,对他的印象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孝顺,他爹、他后妈,还有他弟弟多次要谋害他,可他却毫不记恨;第二就是有艳福,娥皇、女英两位美人都对他一往情深。但作为一个圣人,他的“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孟子认为就在于“善与人同,舍己从人”。这句话很容易被曲解,所谓“善与人同”并不是说擅长跟其他人保持一致,那就成圆滑世故了,而是说在行善这件事情上,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而“舍己从人”呢,不是舍己为人,而是指能够抛弃自己的不是,接受别人的是。舜在成为帝王之前干过很多工作,种庄稼、做陶器、当渔夫,无论做什么都能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可见真正的“大”常常表现为“小”,只有将自我缩小放低,才可能容纳更多。

“大而化之”就是推己及人,用美好的品德去教化大众。可怎么“化”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孔子曾经说过“天下同归而殊途”,就是说天下人虽然有同样的归宿,但所走的道路并不一样。这句话落在后来的学者手里,愣是被掉了个儿,从“同归殊途”变成了“殊途同归”。这个看似微小的改变,影响却很大。“殊途同归”强调的是“同”,因此教化者往往站在知识和道德的制高点,希望将接受教化的人引向同一个归宿;而“同归殊途”强调的是“殊”,认识到每个人的性情、才干、理想都不尽相同,能够充分尊重这样的不同。真正的“化”追求的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和而不同。

甲骨文中的“圣”字,是一个大耳朵的人在一张嘴的旁边。可见圣人在用“口”教化之前,总要用“耳”仔细倾听万事万物的声音,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声音都不会忽略。孟子提出的“大而化之”就是指这样一位虚心学习、用心教化的圣人。可这个词偏偏被后人望文生义地歪曲到另一面去了,而且恰恰是孟子他老人家费劲儿要驳斥的那一部分。大概是做圣人太难,不拘小节的“大而化之”却是人人都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