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兴城
很高兴为《低影响开发:城区设计手册》中文版写序。顾名思义,这是一本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的专业书籍。通览全书,我不仅愿意把它当做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手册,而且愿意当做生态科普读本推荐给大家。它既有“战术细节”,又饱含“战略理念”,且图文并茂适合不同的阅读人群。希望能更新观念、凝聚共识,引导公众共建、共享生态城市宜居家园。
何谓“低影响”?它源于对英文“Low Impact”的直译。当我们谈论“影响”时,首先要明确谁影响谁,然后要搞清楚影响的程度以及可能的后果。当我们深入研究时,则更注重揭示产生影响的机理,而生态学正是这样一门科学,它着重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发生相互作用的机理。现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人们常用“生态”来表达一种理念,如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等。从字面理解,“低影响开发”应该包括所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人类活动,“低影响”即包含了生态理念,这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战略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水乃生命之源,对所有生物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生态因子。它不仅作为生命源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的生理生化过程,又作为溶剂携带多种物质元素参与环境物理化学循环。水文循环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存在普遍的联系,因而也被认为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过程,是生态系统能否有效发挥生态功能、释放生态效益的关键。水资源也是人类社会一切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远古智人从走出非洲到近现代足迹遍布全球,人类聚居地总是依水而建、与水为伴。
随着时代的前进,我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丢掉了治水、兴水、护水、节水的传统,对环境的改造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自然生境支离破碎、水文循环不畅且污染严重,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功能持续退化。人类开发建设到哪里,钢筋混凝土就铺设到哪里,我们仿佛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之中。随着迅猛的城镇化过程,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城市大饼”越摊越大。为了提高城市开发强度,城市绿地越来越少;为了解决城市居住问题,城市硬质地面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马路越修越宽……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情况下,城市系统更加脆弱、不堪一击,城市地区频现“海景”,“城市看海”已经成了城市居民无奈的自嘲。
在城市系统中,绿色设施——景观是连接城市与自然的重要纽带,充分利用其生态功能形成互联互通的绿色网络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阿肯色大学社区设计中心(UACDC)编著的《低影响开发:城区设计手册》从保护或模拟场地雨水自然循环过程入手,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来分散与吸纳雨水、减缓与处理径流,达到消除面源污染与降低内涝风险的目的。低影响开发,就本书而言,它是一种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方法,遵循源头分散、慢排缓释的理念,整合硬质工程与软质工程,建造分布式雨水基础设施网络,就地吸纳与处理雨污径流,与传统的雨水直排、快排、以排为主的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理念的不同往往导致实践操作上的巨大差异。在实践中,低影响开发将集水区作为最基本的规划设计单元,综合考虑开发场地的地形地貌与植被覆盖,结合上下游关系对场地建设前后的水文特征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开发场地格局,连通绿色基础设施,综合应用工程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对水文循环等生态过程的影响。传统开发通常以行政边界或者法定产权边界为依据进行规划设计,各排水单元常常彼此孤立,基础设施之间缺乏连通性,生态过程的连续性被人为割裂或者阻断,园林绿化大多只具有审美功能。低影响开发很好地应用了“格局决定过程,过程决定功能”这一景观生态学理论,大大地提高了基础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实施低影响开发的整体框架,还创新性地提炼出21种常见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如植草沟、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这些设施适用于不同的尺度层级与不同的流域位置,既可用于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也可用于村镇街道与集中居民点的建设,因地制宜、自由组合,为实践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和很高的可操作性。这本手册图文并茂,寓理念于实践,生态文明“看得见、摸得着”,诚如尹稚先生所言,“任何一次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转变,都需要达成广泛的全社会共识,进而艰难地推进现实中行动的进展”。
2016年3月
何兴元: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
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林学会常务理事(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