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7][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9]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J].党建,2015(12).
(1)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面向“十三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6ZDA18);第二批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项目。
(2) 何爱平,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赵仁杰,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财政学。
(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4.
(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2.
(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
(6)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0.
(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42.
(8)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0.
(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
(10)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7.
(1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
(1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2.
(1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2-473.
(1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
(1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
(16)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1.
(18)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
(1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20)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2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4.
(2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161.
(2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4:7.
(2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5.
(26)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53.
(27) [德]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一卷[M].上海:三联出版社,1957:97.
(28)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10.
(2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