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如何才能放下焦虑?

扫二维码 听如是道

焦虑是一种现代病,病因来源于事情不确定,来源于未来和今天的对立。尤其是充满了变数和无常的今天,一夜之间有人暴富,也有人倾家荡产,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也成了很多人的冒险乐园。人们在这里欢笑,在这里痛哭;在这里得意,在这里失意;在这里相聚,在这里离散;在这里爱,在这里恨。未来究竟是什么?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都不确定。于是,焦虑成了人们的通病,尤其是所谓成功人士的通病。

因为焦虑,现代的人吸毒、酗酒、赌博、滥情,甚至成了一些人享乐的方式。其本质是在逃避焦虑,这样的逃避往往没用,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

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焦虑是不可避免的。寻求刺激,也就成了人们生活的常态,其实这样来看待焦虑太过悲观了。焦虑是可以通过看透来放下的,而不是只有寻求刺激来逃避这一条路。

在焦虑这里,我们要看透什么呢?要看透未来的本质。未来的本质是确定的,而非不确定的,不确定只是表相,确定才是它的本体。

曾子在《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谓明明德?前面这个“明”指的是明白,后面这个“明德”指的是良知。“德”字的甲骨文,描述的就是一个在十字路口寻找方向的人,当然这个人找到了方向,因为方向就在他心里。人人内心有方向,这就是良知。通俗地说,就是:人人心里有杆秤,公道自在人心。

相信人的内心都是有良知的,这就是一种确定。有了这种确定,你对人就有了基本的信心,你就愿意跟人开放地相处,这就叫“亲民”。当然这个过程往往会让我们痛苦,因为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既有良知,又有习性;既有慈悲,又有自我。所以,痛苦和挫折是难免的。

我们不能由此而放弃对良知的信任。其实只要你一直坚持、敢于经历、勇于接受,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会带来您心灵的成长,对你都是有利的,这就叫“止于至善”(《大学》)。

我创办欧博16年,带领着100多人的团队,辅导过500多家企业的变革,我一直信奉的是改变人的理念。我认为人不改变,所有的事情都难以落地。平心而论,这个过程我走得非常辛苦,并且时不时地也感到沮丧。因为很多人要么改变不大,要么改了又回去,要么只是因为你对他有利,他暂时收敛了而已,看似改变,实则没变。当然,也还是有不少有心人发生了改变,我也发现了自己对他们的影响。但失望的比例依然困扰着我,这与我投入的心血太不对称了。

直到有一天,我猛然发现,哪怕我努力改变的人一个都没变,但我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我已经把自己变成一个我所想要的样子。我所谓的高尚和慈悲,至少能让我自己的心觉得温暖,我的目标已经达成了,我的目的已经实现了。

我突然发现,所谓的修行,原本就只是自己的事。周围的一切都是你借以修行的机缘和方便。与其说改人的发愿是改变别人,还不如说是改变自己。而这个目的是一定能实现的,周围的一切人、一切事都在帮你达成这个目的。不管它以正面还是负面的形式出现,都在把你推向自我改变的目标。这是确定的,这就叫“止于至善”。

一切都在帮你实现目标,你需要做的只是坚持而已,还有什么不确定的呢?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不要放弃就会实现,坚持就是达成。

焦虑的第二个来源是思考。本来事情都是在成就你的,都是助你达成目标的,但它呈现的相各不相同。你一旦针对这些五花八门的相去进行对与错的思考,并进而怀疑自己的方向,你就会产生层出不穷的问题。这些问题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办法立马消除掉的,因为很多就是虚假的,它来源于时间、思考和怀疑。

只有你放下怀疑,停止思考,活在当下,这些问题就会消失。你要坚信,从你发愿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到达了那里。你需要做的只是坚持住,不停地看清它,不停地看清它,你会发现你的确早已经到了。这就是达成,这就是实现。但你在坚持的时候,有很多的情绪、念头和事情,会来动摇你,所以你还要做很多的事来应对和接受它们。

所以开悟并不是一件我们需要追求的事,而只是一件我们需要放下的事。知道未来是确定的,焦虑就会消失;知道目标就在现状当中,就在当下,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就只是存在,而不是占有。心就会放松、自在,一切就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