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华东政法大学的社会学学科,走过了一段特殊历程。早在1908年,圣约翰大学就在全国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中国人科学认识社会,连通世界的脚步,由此启程。1952年,在圣约翰校址上,由原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九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组建成立了华东政法学院,后因历史原因学校停办。1979年华政复校,社会学课程重新开设,老院长曹漫之先生荣任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为适应现代法治社会发展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需要,学校于2003年5月重新组建社会学系,下设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2009年扩建为社会发展学院。重建后的社会学学科,将苏州河畔的厚实凝重延续到上海的发祥地和文化之源,在松江新城这块热土焕发了新的生机,专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学生数量不断扩容,迈入了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连续两期“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记得2010年发布的《社会发展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纲要》将总体目标确定为:以法学为依托,逐渐实现以法律社会学和社会治理为特色的多学术领域协调共生发展,成为在全国有特色、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社会学院。之后,社会发展学院获得了2010—2012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经过随后的三年建设,社会发展学院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综合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四个优长学术方向,即网络社会学与网络治理、法律社会学与社会治理、司法社会工作、警事社会学。这一时期的科研成果,汇集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管理文丛”。
本次汇集的书稿,是第二期“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13—2015)的科研成果,包括《从生存到发展:转型时期农民工城市创业研究》(李俊),《时代镜像中的性别之思》(马姝),《网络治理:中国经验和路径选择》(何明升),《组织发展与社会治理——以乡村合作社为中心》(井世洁),《“移地升级”中的集体选择与市场秩序——基于一个汽配市场集体搬迁的案例研究》(杨义凤),《朝圣者的困境:中国宗教群体边界研究》(郭慧玲),《转型与重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变迁》(孟超),《社会支持与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研究》(瞿小敏),《网络舆情的演化模式与应对策略》(张伟)。丛书的作者多为年轻人,无论是年龄还是作品都洋溢着一股勃勃向上的生气,代表着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学科的未来。
这些年来,我作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负责人,经历了社会学学科不断成长、逐渐壮大的全过程。同时,我又以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和社会学学科带头人的身份,经历了与学院同仁和学科团队共同求进的过程。2009年9月25日,当我们在昆山彻夜讨论学科建设与科研方向时,没有人想到这个夜晚会与“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不期而遇,但我们都预感到了其对学院和学科发展的巨大影响。同年12月18日,我们曾为“什么是司法社会工作”争辩得灰头土脸,但却催生出全国第一本《司法社会工作概论》以及颇具自身特色的学术方向。再后来,我们边学边做边建设,又开拓出前景无限的警事社会学新领域。经过2010—2012年三届法律社会学论坛的培育,中国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我校被选举为副会长单位;以2012—2014年三届网络社会学论坛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我校为会长单位。
目前,华东政法大学的社会学学科设有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拥有社会管理、社会工作两个硕士点,并且在法律社会学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在校学生700余人。连年举办的“社会发展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将教学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虚拟社会管理模式研究——基于网络关系结构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方案及其法律支撑”及多项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的成功获批更是将学科建设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期间,我们所有的人都迈出了个人的“一小步”,并将其汇聚成了社会学学科的“一大步”,而这“一大步”必将成为继续迈向明日之巅的理想阶梯。
在中国经济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华东政法大学社会治理文丛”就要和大家见面了。此时,我首先要感谢“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自2010年以来连续两期的资助,没有这个经济基础,有些事情想办也是办不了的。我还要感谢华东政法大学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对社会学学科的关怀和支持,在一个“一法独大”的法科院校,这一点尤为难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感谢与我同在、共同奋斗的本丛书作者群和社会发展学院师生,我们一起付出了值得付出的美好时光,也得到了应该得到的美好生活。
何明升
2016年10月30日
于上海松江大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