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心身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精神分析法和心身病理学

为解释心身分析方法所做的尝试中,唯有精神分析法具备相关理论主干。

对建立身体和心理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尝试中,一则佳例就是19世纪早期德国使用的方法,即人类学医学。得益于人类学医学,“传记病理学”这一术语得到发展并且后来恢复使用。“传记病理学”表明,如果关注病人的生平,就能更好地理解其病理。如此一来,此前没有得到重视的患者私人生活就被纳入了治疗程序,比如关注患者愤懑的情绪、情感的矛盾和内心的不安等。并且医患关系应该更多地关注个体症状而不是医学病情——这一观念也已得到公认。

虽然德国人类学医学贡献不菲,但心身病理学起源与维护的解释性理论仍未建立起来;因此有必要等待精神分析法的进一步发展,该方法由弗洛伊德的第一个解释性理论演变而来。精神分析法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歇斯底里转化典型应用于心身现象;另一种是将这两种现象分开,认为他们相互对抗。

- 在第一种方法中,心身只是精神在有机体上的表现,如歇斯底里转化中的心身现象。

- 在第二种方法中,心身表现缺少符号意义则意味着心理缺陷。这一缺陷关乎符号阐述,因此心身症状不同于歇斯底里转化中涉及的符号意义。

在该观点的基础之上诞生了精神分析法的不同分支学派,学派分类的依据即该学派所在国。当代主要的精神分析法学派有:

- 巴黎学派。巴黎学派试图解释不符合歇斯底里转化或神经官能症临床描述的现象。这些现象阻碍了矛盾的心理表达,是缺乏对心身病理的认识造成的。在躯体化的过程中,心理现象在没有符号成分的情况下转变为躯体现象。这就区分了心身症状与转化症状。

这种心理表达能力的不足致使有机体利用一种古老的机制来释放精神紧张。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原发性抑郁症”患者会陷入持续的悲伤,却没有抑郁的对象或有意识的内疚对象。

这些“不成熟”的人也有感情表达困难(失语症)和想法表达困难的问题(符号辨识力缺失)。他们符合心身人格的实质结构,具备以下特征:

- 表面上看心理正常,并且高度适应社交生活。

- 面对重要事件具有操作性思维,且生活平平淡淡。

- 无对象关系,即由于无法感受自己的情绪而缺乏感情。

- 无法做梦,或者做有实际意义的梦。

- 倾向于打手势,有扩散症状和疼痛疾病。

这种缺陷的产生是由于在母子二分体中,母亲的自恋人格阻碍了孩子的人格发展。躯体不顾及自身的需求和欲望,成了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唯一手段。

该方法的另一位主要创始人试图建立遗传、经济与互动三个方面之间关系。这里对经济方面的理解是外部对象的关系活动、表征活动以及心理或功能性躯体活动之间的能量平衡。

表征活动的缺乏会导致与外部对象的关系减少,从而造成体能负担过重。如果不释放该能量,它就会干扰躯体功能,导致自我综合功能故障。这种符号维度的缺乏被称作操作性思维。

受心身病理影响的人会展现出表面正常的适应性人格。然而他们几乎没有符号思维,情感得不到表达,生活过得勉勉强强,最终影响到躯体健康。幻想与梦想不足;人际交流贫乏;内心世界无意识地分离——婴儿在初生的前几个月出现以上情况均属正常,成人则不然。

- 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人格特征理论,探索易患某种心身疾病的心理特征。这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人史,包括患者的体质、疾病和生理遭遇,以及家庭的感情氛围和患者自己的感情体验。以上种种都有助于建立一份“病志”。根据该方法,疾病或事故对机体的一部分造成影响,所引起的变化仍与人的情绪有关。随后,心理冲突引发大量情绪能量,导致了这一联系,引起旧身体症状的发作。

亚历山大(Alexander)是人格特征理论的杰出代表,芝加哥学派的其他理论将会沿用他所创立的三个概念:

* 心理发生:指通过内省和言语交流发现症状的情感原因。

* 转化:解释的是由患者未意识到的有机症状表现出来的一种冲突。

* 特异度:即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应不同的生理症状。

他的方法在人格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其中A型和C型人格分别与冠状动脉和肿瘤疾病建立了联系。

根据亚历山大的观点,神经系统的能量共同流经感官。然而,这种能量可能会在某个器官中卡住,造成器官神经官能症,从而导致疾病。

- 阿根廷学派。阿根廷学派也被称为奇奥萨学派,该学派创立了“病理图形学研究”这一术语。阿根廷学派认为心身疾病患者把身体理解为为言语表达的手段,心身疾病的象征性功能得以重建。上述症状被看作是患者生活中难以忍受的部分,只能通过身体实现解放。

试图用药物“解决”患者的心身疾病只是做无用功,甚至会使病情恶化。

对该学派而言,患者的过往和个人经历与记录患者疾病征兆和症状的医学史一样重要,前者甚至更重要,因为只有结合其中一者才能理解另一者。

情感导致疾病的过程被称为病理性躯体情感紊乱,来自于没有形成意识的被拒绝的情感。

- 英格兰学派。英格兰学派重新审视母子关系,把母子关系看作塑造人的基本轴线。塑造的过程从生命起始的第一年开始,与此同时在获得言语能力之前,婴儿会通过身体进行交流,这叫做躯体化。根据婴儿的经历,该塑造过程中的固着将会面临以下两种情形:偏执型精神分裂(由基础本能引导的不成熟的自我)或抑郁(感知细致并暴露于外在现实的自我)。

克莱恩(Klein)认为,这两种情形将确立一个人焦虑症状的产生,以及这个人的防御机制。在婴儿时期,经历焦虑的方式将至关重要,因为它将影响婴儿的内心世界,并决定婴儿将来与外界沟通的方式。

另外,利伯曼(Liberman)虽然是阿根廷人,但却也是这股英格兰学派潮流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试图在人格层面和心身疾病患者沟通方式之间建立联系。他用婴儿人格的概念来指代那些利用“身体密码”作为语言代码来表达情感冲突的人。鉴于这类人的情感表达不能被符号化,该行为关乎语言能力的退化。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婴儿时期一样,都是借助身体来表达。这些人往往表现出“伪符号化”,致使他们过度适应环境和外在世界,以至于其内在需求和欲望受到损害。基于这些原因,利伯曼断言,上述人群皆“患有心智健全”。这类人的母亲的特点往往是过度保护孩子,表现出自我牺牲,并且过分关注孩子,但却无法对孩子倾注情感,不能保持和孩子的感情关系。她们身上还有一种源于自身挫折的敌对性和侵略性,最终会转移到婴儿身上。这会直接影响母子关系,而母子关系建立在角色转换的基础上,角色转换则建立在自恋关系的基础上。在自恋关系中,孩子为了抚慰母亲的焦虑长期精神紧张,希望可以满足母亲的一切要求,以至于损害了自己需求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