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专业化与集大成
简介 心理学的裂变与心理学诸学科的融合
我们已经走了很远。
我们目睹哲学大师们在心理问题上由形而上的思辨和空想前进至对某些心理过程的准科学理解。最终,在生理学的帮助之下,我们得以将心理学从哲学中抽取出来,并将之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我们还看到,跟任何一门不成熟的科学一样,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在最初几十年里并未形成真正统一的理论,只不过是就某种特定的现象提出某些特别的理论而已。这些理论出自几个伟大的先贤——冯特、詹姆斯、弗洛伊德、华生、韦特海默等——尽管伟大,他们中却没有哪一个能被称为“心理学领域的牛顿”。
但他们的追随者显然不这么认为。科学心理学的最初几十年是“流派的时代”——20世纪30年代至少有7个流派——每一流派的门徒都宣称其所在流派的理论可以成就一门连贯的学科,能够从后亥姆霍兹时代积累而来的大量混乱的研究结果和微型理论中脱颖而出。然而到了20世纪中叶,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现存的任何理论均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统一的心理学范式。例如,无论是冯特的理论还是行为主义,都未能就解决问题或作决策之类的问题提供有用的见解,弗洛伊德的理论无法解释知觉过程或学习等问题,格式塔理论则无法阐明儿童发展问题。1963年,任职于斯坦福大学的内维特·桑福德说:“通用心理学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人们如此吹捧、追逐的‘普遍’法则根本谈不上普遍。相反的是,它们往往十分特殊。”
这意味着,心理学远未发展到足以产生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的程度。然而,它的另一层意思可能截然不同:心理学根本不是一门类似物理、化学或生物等的学科,而是一系列科学领域的集合,它们尽管彼此相连,但又差异巨大,根本形不成某种单一的理论框架。20世纪80年代,就心理学的境况进行总结时,杰出的发展心理学家威廉·克森与他的同事埃米莉·D.卡恩在《美国科学家》中写道:
人们从内心深处坚信(对于我们中的一些人来说,最多不过是怀疑),心理学不易受统一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影响,但易受由特定的内容、方法或功能性过程产生的定义影响……这类观点中的极端看法是,心理学没有核心问题。我们必须承认心理学一如人类的大脑,既广泛又丰富,而不是将知觉或学习或问题解决奉为心理学领域的万能模型。
流派的时代结束后,心理学几十年的故事似乎证明,上述信念(或怀疑)是正确的。新的理论不断涌现,但它们充其量不过适合心理学的某一具体领域,不能涵盖心理学的整体,甚至不能涵盖其中的一大部分。没有人能建立能在心理学的整个疆土上称王的流派,事实上,心理学领域分崩离析,形成许多自治的专业分支。截至1990年,美国心理学会已承认58个心理学领域,该学会45个“部门”(会员制小组)代表这些领域,这也是心理学的裂变结果。这种情况仍在持续:如今,美国心理学会承认的心理学领域达到70多个,并有了56个部门。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长迈克尔·加扎尼加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当利昂·费斯廷格放弃心理学、投身考古学时总结了该学科所面临的问题。费斯廷格说道:“我发现,越研究越没有出路。”
今天,加扎尼加在文章中写道:“心理学的每个分支都背负这个诅咒,人类所探索的每个领域都是这样。我们分裂,滴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然后,我们将这块领地保护起来,似乎它就是生活本身。我们不赞同整合科学,认为它无足轻重。”事实上,加扎尼加本人从达特茅斯学院迁到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如今,他在那里领导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所,吸引着“来自哲学、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员……目的是更好地对心理进行理解”。
概括起来说,这就是发生在心理学领域的事。随着行为主义的衰落,心理学裂变为多个专业。然而,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尤其是最近二十年中,惊人且宝贵的回潮出现了。在其他行为科学,加上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的压力之下,许多大学的心理学系和特别机构纷纷推出了跨学科研究项目,目的是对人的心理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裂变正遭到知识融合的反击。
与之相应的是,从这里开始,我们不再讲述按单一时间顺序发生的故事,而要逐一察看,在心理学的六大领域中,在心理治疗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将看到并欣赏促进着又威胁着心理学研究的专业化,以及各领域结合后所产生的合力,正是这股合力使心理学成为一门格外令人兴奋的、给人启迪的学科,一门真正研究心理的学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会不会出现新的宏大理论,会不会出现一个有关心理的统一的理论,或者只会出现几个连锁的理论,目前尚不得而知。
在本书的最后两章,我们将简要介绍当代心理学的一些其他领域,我们不可能详述,那样读者和作者都会精疲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