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对外开放: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引言 1978年遇到世界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应日本政府邀请乘专机前往东京开始了他的访日之旅。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日本。访日期间,邓小平参观了日产汽车公司、新日本钢铁公司君津钢铁厂、松下电器产业公司茨木工厂、大阪造币工厂等企业并与日本经济界人士交流,还乘坐了东京至京都的新干线“光-81号”超特快列车。在日产汽车公司的纪念册上,邓小平写下了“向伟大、勤劳、勇敢、智慧的日本人民学习、致敬”的题词。在君津钢铁厂热轧车间观看车间控制中心利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轧制钢板时,邓小平请“日本朋友一定要把先进的管理经验介绍给正在这里或即将来这里实习的中国工人”。乘坐新干线列车时,邓小平应日本记者之邀谈感受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在宴会上,邓小平还对日方友好人士提出的“中国最好举办中外合资企业”的建议表示肯定。离开日本前的谈话中,他表示“高兴地看到伟大的日本人民在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1]

邓小平是同时代中国主要领导人中很具有国际眼光的一位。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出国时就乘坐过五万吨邮轮。[2]复出之后,邓小平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感到了中国经济、科技水平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巨大差距。他在多个场合谈到,60年代中国和国际上的差距还比较小,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世界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中国和国际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承认落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要努力赶。[3]1978年4月,他听取时任副总理兼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谷牧等汇报前往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和西德访问的准备工作时,提出“访问中,要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一些问题。好的也看,坏的也看,看看人家的现代工业发展到什么水平了,也看看他们的经济工作是怎么管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验、好的经验,我们应当把它学回来”[4]。除了谷牧带队的考察团外,1978年上半年还有其他三路中央政府委派的考察团,他们的考察报告为中国如何扩大对外交流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建议。1978年9月,邓小平率团赴平壤参加朝鲜30周年国庆庆典,在同老朋友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会谈时坦承,“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5]

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各种间接渠道了解到的情况,比不上亲自走一走、亲眼看一看给邓小平带来的触动大。1978年这次访日以及1979年年初访美的见闻,坐实甚至强化了邓小平对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悬殊的判断,更坚定了他打开国门搞建设的决心。1977年9月,邓小平会见欧洲外宾时介绍了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目标,是“在二十世纪末力求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相当的部分赶上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个别的要超过”[6]。在出访日本、美国之后,邓小平比较大幅度地调低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水平的预期。1979年3月21日,他在会见一个英国代表团时表示,“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他把这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7]

以后见之明观之清,邓小平上述这些多少有些让人感到“示弱”的论断实在切中肯綮。横向来看,1978年,中国按现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还不到1500亿美元,占世界比重约为1.8%,而同期美国和日本分别为2.4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分别为27.6%和11.8%;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约200美元,仅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10%,日本水平的2.7%以及美国水平的1.9%;中国商品出口额不到100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仅约0.8%,而美国和日本分别约为1460亿美元和980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1.5%和7.7%。[8]纵向来看,站在1978年这个十字路口的中国,也处于两千年以来经济相对规模的低谷。根据麦迪森用购买力平价法(PPP)对历史上各国经济规模的匡算,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公元元年为26.2%,1000年为22.7%,1500年为25%,1600年为29.2%,1700年为22.3%。清朝嘉庆帝驾崩、道光帝继位的1820年达到历史的高点32.9%,约合世界GDP的1/3。即便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外受挫于西方列强,内受损于太平天国,到1870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仍高达17.2%。[9]但是到了1978年,这一比重还不到5%,自1961年跌至5%之下以来,这个状态已经持续了18年之久。[10]

邓小平当时并不掌握上面这些数据,但直觉和观感令他透过历史的迷雾,精准地研判出世界大势和中国的处境。不过这并不让他沮丧,反倒激起了发展的雄心。他多次对外国人士坦言中国当时的落后与弱小。他对法国客人说,中国“就发展水平来说,是个小国,顶多也是个中小国家,连中等国家都算不上”[11]。甚至对一些来自中小国家的客人,他也并不讳言。他对索马里客人说“按生产和科学水平来说,我们同你们一样,只能算是一个小国……牛皮不能吹大了”[12]。实际上,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要拿世界上最先进的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13]他还务实地表示,“搞建设,单有雄心壮志不够,没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就像氢气球一样,一吹就破了”[14]

打开国门、与世界相融汇就是他所倡导和推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最重大的举措之一。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1978年度世界风云人物,介绍词中这样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