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法国、意大利媒体考察的报告
由新闻界“四个一批”人才组成的中国新闻代表团11月20日至12月4日出访英国、法国、意大利,先后走访了英国BBC广播公司、路透社、伦敦金·史密斯学院、英国《泰晤士报》、法国《费加罗报》、法新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意大利《共和国报》、英国记联和意大利记者公会,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媒体如何扩大影响力和记者的管理与三国新闻界的同行进行了交流。在拜会法国外交部新闻司官员时还就中法经贸关系、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传统媒体的现状以及与新媒体的融合
代表团来到英国BBC广播公司的时候,正赶上BBC国际部工会策划罢工,上街游行的牌子和标语都已做好摆放在办公室。
据工会主席介绍,作为非商业性的公共广播电视,BBC每年靠国家向公众收取视听税作为经费来源,不得经营广告。今年开始,国家将视听税的10%分给了其他媒体,经费的削减,导致新上任的老板采取了裁员措施,到目前为止已经相继裁员360多人(虽然被裁掉的人还可以作为独立制作人继续制作节目卖给BBC,但BBC不再承担工资及以后的养老金)。因为裁员还在继续,员工决定上街游行。
面对经费的压力,在BBC乃至英国社会一直持续多年的争论又浮上了台面:要不要将公共电视台变成商业台,自己挣钱来养活自己?
BBC长期以来都被看作是一个代表英国主流文化的媒体,因为市场竞争的压力,从十五年前就面临商业化的挑战。普通交税的蓝领阶层认为,他们每月交税,却不看BBC的新闻和纪录片,他们只想看些轻松娱乐的节目,希望取消公共台。而英国知识阶层的观点则相反,他们认为,英国与美国相比最值得自豪的是有一个不受市场和财团股东支配影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公共广播电视,他们有文化的“根”。
英国人非常在意他们的文化传统与根基。在英国,广播电视被视为创意产业,目前全世界许多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形态创意都来自英国。当我们询问其中原因时,对方回答是:在于文化底蕴,追求高雅的文化品位。当然,从BBC目前面临的问题中,我们也看到了高雅和低俗之争。作为公共广播电视,BBC不经营广告,可以不讨好受众;但在媒体竞争中,他们也要看收视收听率,依据是AC尼尔森的数据。而记者们则抱怨:本来就是“阳春白雪”的节目,看收视收听率不公平。是追求社会责任、传播高雅文化,还是被“收视率”牵着鼻子走、迎合观众的低俗口味,是目前令英国主流媒体BBC困惑的问题。
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作为一家老牌帝国的主流媒体BBC是否将部分商业化或全部商业化,的确成为东西方媒体都关注的问题。因为,广播电视如何面对受众年轻化、传媒商业化、内容低俗化的挑战是东西方媒体都要研究的课题。
虽然广播电视面临这样那样的困扰,但声音和画面的传播依然有相当的吸引力。法国《费加罗报》就已经涉足视频的拍摄,准备次年建立电视工作室,从纪录片开始制作电视节目供网络视频播映;意大利《共和国报》两年前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视频工作室,实现了网上视频传播(每天网络直播2小时自办视频新闻节目);而英国路透社也已将记者拍摄的影像在自己的网站播发。
所有这些举措都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考虑,代表团访问的全部媒体都在发展新媒体,不管是电子媒体,还是平面媒体,网站已经成为他们传播内容的又一个重要渠道。
英国《泰晤士报》称,他们的报纸销售额约65万份,而“网上泰晤士”的读者约有1200万(其中50万来自美国),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45岁,网络读者平均40岁,他们不认为发展网络会影响报纸的销量,而记者会因为拥有更多的读者而兴奋。《泰晤士报》正考虑将历年《泰晤士报》的内容,编成电子版放在网上,根据年代的远近,向读者收取一定的下载费用。意大利《共和国报》的网站是该国点击率最高的网站,每天平均110万人次的点击量,为他们带来3000万欧元的年广告收入。
运用新媒体最成功的是法新社。法新社在介绍情况时强调:不能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分开,新媒体实际上是将各种传统媒体结合在一起,面对某一事件,文字、图片、录像一体化集中报道。他们已将新媒体明确为以后的发展方向。2006-2007年新媒体为法新社贡献了20%的利润。目前的发展势头还很快,每天可提供5~6条视频录像,供签约的电视台和网站选择购买,这个数字还将迅速扩大。
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对从事传媒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甚至要求其成为文字、摄影、网络方面的三栖复合型人才。意大利《共和国报》计划于当年12月开办培训班,要求所有的文字与摄影记者都要学会制作视频节目。
媒体的需求也影响到了传媒学院的人才培养。在英国金·史密斯学院,会说流利中文并在北京工作过数年的裴开瑞教授向我们介绍,21世纪将出现更多的跨媒体、多媒体现象,因此,学生不仅仅学习新闻写作,也要同时掌握摄影、播音等技能,以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从这一年开始,该学院新开办了一个专业,兼有广播、电视、平面、网络的内容,专为有媒体经验的专业记者开设,让其不仅可以学习到新闻专业精髓,还可以熟悉各种媒体的运作。
在英、法、意三国媒体的考察中,我们注意到,各国主流媒体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我们所面临的。媒体商业化的压力增大,除了要不要保留BBC公共频道之争外,英国金·史密斯学院裴开瑞教授还向我们抱怨说:在英国,新闻专业的学生刚毕业,就被要求去写一些商业化的文章,因为是新手,也不能拒绝,而这些文章有可能违背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就是媒体如何跟上新技术发展步伐的问题。路透社希望借助新的技术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哪怕比其它媒体早一秒钟发布消息,也是巨大的成功。法新社则与法国三大手机电信服务公司签订了合同,准备开发用于手机用户的视频新闻。另外,传统媒体如何借助突飞猛进的新媒体谋取更大的利益、如何实现跨媒体发展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新课题。
在考察中,我们还注意到各国主流媒体的版面及内容(包括广告)都较严肃、传统、专业、干净,对读者群定位较准,专栏作者有一定权威性和影响力。不管是出于西方媒体的虚伪性还是出于媒体的信誉度,他们主流媒体的版面及频道体现出来的抵制商业化、低俗化的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把提升媒体的影响力作为重要的“软实力”来建设
在考察中,我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英、法、意都把媒体的影响力作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软实力”,这些主流媒体也成为表达国家意志的重要载体。尽管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充分市场化了,但他们并未急于将媒体推向完全市场化的状态,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在舆论的国际竞争中保持较强的影响力。
一般来说,平面媒体的地域性比较强,国家间的竞争并不十分激烈,因此,在这些国家基本没有靠国家财政拨款才能生存的报纸和杂志;但是,在竞争性较强的广播电视领域,都有一定的国家保护,以扩大本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英国的BBC在全球设有130多个分支机构,其中第一台占有国内40%以上的新闻观众,甚至在美国建立了分台;其国际台用34种语言对外播出。表面上,BBC与政府有“一臂之距”,甚至在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与政府的立场相左。但据BBC工会人士介绍,虽然BBC的节目中没有广告,以显示其“公共性”,但BBC的运营主要靠国家规定的“视听税”,而BBC国际台则靠外交部的拨款。近年,政府给BBC的拨款减少,使其不得不陆续裁员,政府的理由是BBC的效率不高,实际上是因为BBC在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出格”了,政府通过这样的“惩罚”方式来保持政府的影响力。
法新社目前有4000多名工作人员,在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社。尽管法新社是世界较大的通讯社之一,尽管法新社的负责人强调“法新社不仅是法国的通讯社,而且是全世界的”,但目前仍无实力与财大气粗的美联社和路透社分庭抗礼。为此,法国政府尽管没有直接拨款,却采取了一种特殊的保护政策,即成为法新社的最大客户,政府系统的客户占法新社营业额的40%。因此,法新社的14人董事会中,有3名政府的特派员,分别来自总统办公室、财政部和外交部。法新社的负责人也承认:“我们很市场化,但我们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一样,是国家的公务部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基本上都是政府声音的表达,以前一年的经营费用举例,外交部拨款6900万欧元、视听税5600万欧元、自筹480万欧元。尽管法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强调,对媒体资助并不意味着在业务上干预媒体,但他也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发布会和外交部的网站来影响记者对新闻的取舍。
政府(不应仅仅理解为执掌行政权力的内阁,还应包括国会、司法机构、政党等)把媒体的影响力看作重要的“软实力”,并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非市场化的补贴手段;但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影响力的大小决定了其生存状态,这些国家的主流媒体都在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一是在传统业务领域精耕细作,以保持和争取受众。英国《泰晤士报》根据英国报纸发行90%靠零售的特点,在实施改版时,重点经营头条,适应年轻读者的阅读需求,并缩小报纸尺寸方便上班族阅读。3年里,报纸的发行量上升了15%。意大利的《共和国报》避开晚报发行量大的米兰地区,重点在东部和南部发展,并不断兼并其他报纸,发行量上升到70万份,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
二是多种经营,重点发展新媒体。我们此次访问过的所有媒体,不管是《泰晤士报》《费加罗报》《共和国报》等报纸,还是英国BBC、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广播电视,路透社、法新社等通讯社,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经营网站,有的网站费用和收入已占其总经费和收入的25%以上。
三是努力向国外渗透,扩大市场。《泰晤士报》1200万的网络读者中,英国和美国的读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他读者分布在世界各地。BBC在美国设置了电视的分台,在美国的网络读者每年增加20%。而路透社的新闻受众中,非英语部分已经占到了42%,它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运营。法新社负责人坦言,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国际市场,然后才是政府这个大客户(因为这一块有制度保障),国际市场已经占他们营业收入的30%以上,是未来的增长方向。《费加罗报》在其国内有310名记者,在国外却派遣了400名记者,这样做就是要加大国际报道的力度以扩大其影响力。
三、英国、法国、意大利媒体记者管理的特点
西方媒体的稿件主要靠记者提供,还有一部分靠自由撰稿人提供。在我们访问过的媒体中,记者数量少的也有200多名,多的如法新社,在81个国家和地区驻有数千名记者,其中仅摄影记者就有150名。这些媒体历史较长,对记者也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
(一)编辑主导
我们此次所访问的媒体均是编辑主导记者,除突发事件外,驻外记者根据编辑部的策划和意图,有目的采写稿件。据曾在中国驻站4年的法新社记者康文涛介绍,他驻外时天天与编辑部沟通,汇报新闻线索,平时要首先完成编辑部的“规定动作”,然后才能写自己感兴趣的报道,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很少。英国BBC是记者报选题,编辑确定思路,所采访的新闻播与不播、怎么播,由值班编辑决定。
(二)考评简单
多数媒体对记者的考评采取每年两次的对话形式,除英国BBC对记者最低供稿数量有要求外,其他媒体均无发稿数量的限制。据路透社财经记者刘士龙(中国香港籍)介绍,他的上级对他的报道影响很关注,也就是说重质不重量。他们认为,主编对每位记者的采访水平、写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是非常清楚的,不需要逐一统计发稿量。平时,媒体对记者不怎么奖励,即便获得国际性新闻大奖也不会奖励记者。他们认为,只要签订了雇佣合同,记者就应该为服务的媒体提供好稿件、好照片。唯一的奖励是年底发的红包,红包的数额保密,干得好不好,是重奖还是一般奖励,都在红包大小中体现。
英国BBC的驻外记者与媒体签的是秘密雇佣合同,双方通过讨价还价后签订,按能力论价,这也是管理的一种方式,干得好续签合同,干不好,合同期满走人。
(三)逐级晋升
在我们考察的媒体中,绝大多数对记者有级别划分,逐级晋升。一般会将记者分为8个级别(也有分10级的),4至5年晋升一级,前提条件是要有空岗。据英国BBC一位记者介绍,不同级别的人工资差别很大,晋升一级很难,竞争很激烈,有的记者做到60岁也晋升不到最高级。但特别优秀的记者晋升得也很快,在法新社就有40岁晋升到8级(最高级)的记者,但这样的记者一般都有行政职务。《费加罗报》的记者不分级,干得好就多给工资,奖励很直接。
(四)严格准入
在英、法、意主流媒体当记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到主流媒体工作要经过严格的面试和笔试,淘汰率很高,很多应聘者在电话交谈中就被淘汰了。《泰晤士报》喜欢从一些行业报的优秀记者中招聘,《费加罗报》要求应聘者须有3年记者经历。英国伦敦金·史密斯学院的教授告诉我们,很多媒体需要既有新闻知识又有其他专业知识背景,还能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学生(如文字记者掌握DV拍摄技术,为网络提供视频等)。最严的当属意大利,当记者首先要经过严格的资格考试,持证才能到媒体应聘。
受西方“福利病”的影响和法律的制约,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进主流媒体难,解聘记者也难。最极端的例子是,法国媒体员工犯法蹲监狱雇主还要发工资。因此,西方媒体很少解雇记者,对不满意的记者一般都是将其换到不重要的岗位,让记者自己提出辞职。
四、体会和建议
通过两周对英、法、意媒体的考察,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这些媒体口头上都宣称自己是独立的,不受政府的管控,其实都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都在宣传西方核心价值观、维护本国利益。这些媒体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意识仍然存在,如法国的《费加罗报》,在其总统访华之时不去更多地报道总统访华的成果,而是对中国的环境问题抓住不放。还有的媒体在走廊墙壁上,张贴着攻击我国政治制度的“无国界记者组织”宣传海报,而列举的事例都是不值一驳的可笑谎言。
西方媒体非常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把新媒体当成扩大其影响力的又一渠道,同时也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西方知识产权的保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但没有相互冲击,反而形成了优势互补。意大利《共和国报》的网站每年有3000万欧元的广告收入,完全实现了网站的经费自给自足。
虽然西方媒体竞争激烈,但经过长期的磨合,已经形成了有序的发展格局。在政府的庇护之下,主流媒体比较庄重大气,固守自我,引领社会风气。英国BBC对传播英国文化非常执着。《泰晤士报》低俗的花边新闻很少,更不会刊登低俗的照片,主要做深度报道。媒体对记者的管理也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管理看似人性化,其实细品还是很严格的。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记者的管理,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
1.提高记者从业门槛,建立记者资格考核认证制度。通过考核,从新闻业务、知识素养上能淘汰一大批不适宜当记者的应聘者,同时也能减少媒体招聘记者的随意性,促进社会公平。意大利记者公会规定,想进入媒体工作的人员,在媒体实习36个月以后才能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者才有可能成为记者。每次考核,按当地媒体的需求总量,以一定的比例发放证书,优中选优,并不是考及格都能获得证书,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同时要从喜欢新闻工作的人中选拔。客观地讲,西方主流媒体的记者对新闻的使命感是比较强的,因为他们在选择新闻专业时,是自己的意愿,对新闻是真心喜欢,不像我们的学生选专业首先要听父母的意见。
在提高记者门槛方面,我国主流媒体应该借鉴西方大媒体的招聘方式,多从省市县级媒体的年轻优秀记者中招聘。两三年的基层锻炼,比任何考核更能检验记者的人品和文品。这样的记者,经过实践考验,熟悉基层情况,后劲较足。此举同时也能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
另一方面,建立记者退出机制,屡次犯规的记者应清除出新闻界。这样的退出机制要与新的《劳动合同法》接轨,让解雇不良记者的机制合情、合理、合法。
2.改进考评办法,建立适合媒体特点的奖励晋升制度。据悉,很多媒体对记者的管理大多采用“记工分”的方法,天天登记谁写了几篇稿、每篇稿得几个星,并直接和工资奖金挂钩。这种方法,好处是对每位记者的工作量一目了然,弊端是不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如遇到大事新闻就多,平时新闻就少一些),容易使记者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有的记者为了多得奖金,把一篇报道分成两篇写,没有新闻时添油加醋制造新闻。新闻报道是精神产品,不能简单地计算数量。有影响的新闻作品,特别是深度报道,无一不需要深入调查和深入思考,作为记者,谁比谁一年多写几篇报道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我们所访问的媒体,对记者的考评均采用谈话的形式,主要考察记者的采访思路、知识积累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认知水平,这是当好记者的关键。而《费加罗报》对优秀记者的奖励是多给采访机会,这种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国外媒体对记者分级晋升的方式也值得借鉴。我们目前记者的晋升办法,一是走行政,二是走职称。走行政的问题是岗位有限,不可能人人都当领导;走职称的缺限是档次分得少,只有初、中、副高、正高四档,评上正高,再难有追求。如果像英、法、意的一些媒体,也分8~10个级别,4~5年晋升一次,对记者的激励作用就会更大一些。
(二)树立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在英国,BBC和《泰晤士报》在关于新闻操守的问题上,两者有着十分相似的原则。BBC强调自己的公共频道性质,其报道不以金钱为转移,他们称,虽然受商业化的强烈冲击,但谁都不敢轻言商业化;《泰晤士报》强调自己的文化品质,即使发行量受到影响,也不会去降低品位,迎合低俗。这些主流媒体坚守阵地,体现了社会责任担当。在我国,媒体都是由党的宣传部门管理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形成共同的品位。部分小报低俗化倾向比较严重,某些不良广告甚至影响到国家形象,和省级以上党报形成显著区别。所以,在主张各个媒体以不同风格面对市场,以不同的定位迎接竞争的同时,也要确立基础性的价值观念,在涉及政治、诚信、品位等关键问题上,坚守同样的底线。目前,中国的新闻媒体实际上存在着过多过滥的现象,在很多区域,媒体之间已经陷入恶性竞争,而恶性竞争的后果就是在关键时刻媒体操守频频被打破。因此,应尽快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对于靠恶意炒作扩大发行、靠虚假广告增加收入、靠低级庸俗吸引眼球的媒体要及时清退,以维护中国传媒的整体形象。
(三)协调传统媒体与商业网站的关系,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和国内许多媒体一样,英、法、意三国的重点报纸、电台、电视台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力图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延伸触角,产生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媒体与商业网站处处和谐。在法新社交流时,主管网络工作的人员介绍,为了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他们会降低网上图片的像素。
在国内,商业网站可以无偿下载使用媒体的内容,媒体的采编人员实际上成了商业网站免费的打工者。目前,媒体受到商业网站侵犯知识产权的困扰,只有很少一部分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了解决。但作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个体解决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不利于治本。因此,面对难以计数的网站,建立一个有效的媒体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已经迫在眉睫,强制网络与传媒签订用稿协议或主动支付稿酬,维护媒体的利益,营造和谐相处、互相促进的社会氛围。
(此报告为全体出访团员的智慧结晶,我作为总撰稿,收此文入文集以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