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想秋游,不想上学
想秋游,不想上学
“自然”是什么?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这个词在汉语中有好几种不同的意思。
“自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道家[1]思想里,是“顺其自然”的意思,也就是说要让自己保持本来的样子,不要施加外力强行改变。道家思想认为,草木发芽、开花、结果、凋零;人出生、成年、衰老、死亡,这都是自然规律。这就是道家所说的“自然”。我们有时还会说“他的表演真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有了另外的意义,指不拘束、不勉强。我们现在提到“自然”,往往是指自然界,也就是这一单元里讲的自然之美的“自然”。
古人旅游,乐在山水
大自然到底有多美?从古人对它的热爱程度就能看出来。明代有个著名的文人,叫袁宏道,他不喜欢做官,天天想着游山玩水,还曾经说:“与其死于床笫(zǐ),孰若死于一片冷石也?”意思是与其死在床上,不如死在山石之间。真是把玩得开心看得比命都重要!他还有个哥哥,叫袁宗道,在京城做官。有一次,哥哥袁宗道写信给他,让他去京城做官。袁宏道虽然不太乐意,但是碍于哥哥亲自邀请,不好拒绝,最后他还是离开了风景优美的湖北老家,来到了京城北京。可是,做官还不到一年,就把他给闷坏了。北京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到处都是寒风肃杀、万物凋零的景象,完全没有“风景”可言,在南方长大的袁宏道对北方的冬季充满了嫌弃!等到天气稍稍暖和一点,袁宏道便马上出城春游,还写了篇文章,叫《满井游记》。他在文章里说自己“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hú)”,也就是说自己像一只从笼子里逃出来的鸟儿一样,终于可以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自我了。
观美景,有所思
面对自然界的美景,有人不仅沉醉其中,还从中得到了真切的感悟。北宋著名词人柳永面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景色,心头挥之不去的是那“伤离别”的浓重哀愁;北宋文学家、自号“醉翁”的欧阳修带领滁(chú)州百姓游山玩水时,明白了自己最大的快乐其实是“与民同乐”;北宋名臣范仲淹有感于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观,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望高大巍峨的泰山,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
讲了那么多古人与自然之间的趣事,我们也走进自然去玩味一番吧!本单元将带大家慢慢欣赏自然之美,《观潮》描写的是自然景观之美,《走月亮》描写的是自然夜景之美,《秋晚的江上》描写的是自然风光之美,《花牛歌》描写的是自然动物之美,《繁星》描写的是自然宇宙之美。
自然的美,美在小河流水,也美在江河奔腾;美在丘陵小山,也美在高山峡谷;美在蓝天白云,也美在雷电交加;美在花鸟虫趣,也美在鹰击长空……只要你能驻足定睛,便会感叹亿万年以来大自然沧海桑田的神奇造化。
原 名:徐章垿(xù)
字:槱(yǒu)森
笔 名:南湖、诗哲、海谷、仙鹤等
出 生 地: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生 卒 年: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
职 业:现代诗人、散文家
毕业院校:杭州一中、英国剑桥大学
主要成就:新月派代表诗人,成立新月社
代表作品:《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原谅我这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
本单元现代诗《花牛歌》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徐志摩。他曾说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这位诗人的一生的确像是一片云,他一直热爱自由,一生都在追求着属于他的海阔天空。
改名“志摩”
18 9 7年,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一个世代经商的家族,从小就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生活。他的原名叫徐章垿,“志摩”是他留学前夕改的名字。他为什么要改名“志摩”呢?据说是因为他小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叫志恢的高僧为他摩过顶,并且预言“此子将来必成大器”。“摩顶”是佛教用语,就是用右手抚摸头顶。摩顶受戒,可以受到佛祖庇佑,所以父亲给他改名“志摩”,也是期盼儿子将来能像预言的一样有个辉煌的前程。
追寻自由
徐志摩从4岁起就开始在家塾[2]读书,家塾老师孙荫轩曾经称赞他“初学聪明,超侪(chái)辈”,意思就是说,他刚刚入学就很聪明,远远超过同辈的其他人。但是徐志摩很调皮很任性,不喜欢被人拘束。原来这时候小志摩的“自由灵魂”就已经萌芽了!之后,他的学业一直顺风顺水。他考入了当时浙江最好的中学之一——杭州府中学堂,还和另一位现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郁达夫成了同班同学。
1915年,在徐志摩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后,家人竟然决定让他与大家族张家的女儿张幼仪成亲。追求自由的徐志摩对“包办婚姻[3]”非常排斥,自己将来的妻子怎么能由他人决定呢!但是他无法违背父母的意愿,只好娶了张幼仪。婚后的徐志摩显然对自己的妻子不满意,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是西方新式教育,而张幼仪完全就是封建女孩子的形象。张幼仪的知书达理、孝顺父母,在徐志摩的眼中全都是无趣。为了逃避这段婚姻的束缚,他还没完成沪江大学的学业便北上求学,进入了北京大学学习。幸运的是,他在北京拜了自己中学时期的偶像、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为师。他从梁启超先生那里更加深刻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思想,他逐渐认识到“人生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追求理想和自由。
出国游学
当时的中国有一股出国留学的热潮,我们熟知的很多名人都在那段时间出国求学,比如周恩来去了法国留学,鲁迅去了日本学医。徐志摩也在其中,他插上了自由的翅膀,“飞”过了广阔的太平洋,远赴美国留学。值得注意的是,徐志摩去美国一开始学的可不是文学,而是历史,顺带选读了社会学和经济学。选读经济学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他出身于商业世家。在美国待了两年之后,他又被英国哲学家罗素吸引,于是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抛弃了美国“诱人”的博士头衔,横跨大西洋,满怀期待地来到英国寻找心心念念的罗素。罗素是个十足的自由主义者,他身上的自由气息深深吸引着徐志摩。可是谁曾想徐志摩却扑了个空,因为这时候罗素正在中国讲学,两个人就这样错过了。
如果是你,跋山涉水地去拜访一个人结果没见到,接下来会怎么做呢?走?走什么走?既来之,则安之嘛!徐志摩很快就被剑桥(也称作康桥)的风光吸引了。经人推荐,他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成了一名“插班生”。在剑桥游学的两年,他除了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思想和文艺界师友的影响外,还忘情于剑桥的自然美景。可以说,剑桥开启了他的心灵,唤醒了蛰(zhé)伏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就连他自己也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从此中国少了一个经济学家,多了一个浪漫的诗人。
诗歌先锋
徐志摩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当中。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倡导个性自由,文学界也自然而然地掀起了一股浪潮,在文字上要求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提倡写“新小说”“新散文”“新戏剧”,当然还有“新诗”。在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新月社”就是在徐志摩的倡导下成立的。诗社为什么取名“新月”呢?对诗有了解的同学,第一反应肯定是——泰戈尔有部诗集就叫《新月集》!没错,因为诗社中的大部分诗人都特别崇拜泰戈尔,泰戈尔的《新月集》又很有名,所以诗人们干脆拿“新月”作为诗社的名字,也蕴含着“新月必圆”的美好寓意。
一开始,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用白话文写诗很简单,不用押韵,分行就行了嘛!于是,各种“粗制滥造”的诗歌源源不断地涌进文坛。这些所谓的“诗歌”不讲韵律,不讲节奏,句子长短不一,自由松散,没有任何的规矩可言,完全没有了诗的形态和韵味。为了结束新诗创作时“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新月诗社的诗人们就提出了诗歌创作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音乐美”是说诗歌里面的音韵要押得准确漂亮。
“绘画美”强调辞藻的选择要艳丽、鲜明,有色彩感。
“建筑美”讲求的是诗歌行与行之间的均齐,整首诗写出来看上去像一栋房子一样规整。
本单元所学的徐志摩的《花牛歌》就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每一小节的最后两个字“坐”和“罗”、“眠”和“天”、“走”和“溜”、“梦”和“峰”都是押韵的,这是“音乐美”的体现。其次,整首诗歌充满色彩感,绿色的草地、洁白的云朵、青色的山峰等各种色彩交替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是“绘画美”的体现。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如其人,自由浪漫,充满幻想。他的诗歌代表作有《偶然》《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等,当然我们最熟悉的还是他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还被刻在了康河边的石碑上。如果有同学去剑桥大学参观的话,记得去看一看,顺便合张影呀!
飞向天堂
徐志摩一生追求自由,然而,他的生命却如流星一般,虽耀眼,却短暂。1931年11月19日,他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年仅35岁。他曾在《想飞》中写道:“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也许那时的徐志摩,真的制造出了他想要的翅膀,飞向了他向往的自由天堂!
解字
“鼎”是先秦时期常见的一种用来烹(pēng)煮食物的器具,有三足两耳的圆鼎,也有四足两耳的方鼎。甲骨文的“鼎”字所描绘就是这种器具,它的上部是鼎身,下部是鼎足。金文里也有很象形的写法,小篆之后的形体逐渐规整,就很难看出“鼎”的形状了。
有一个成语叫“钟鸣鼎食”。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奴仆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物在一旁侍候。后用来形容生活极为奢侈豪华。还有个成语叫“三足鼎立”,指像“三足两耳”式的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鼎”在古代也多用于宗庙祭祀,而祭祀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鼎还成了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谁拥有了鼎,谁便拥有了王权。战国时期的秦武王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他与人比赛举鼎,以此来证明自己是最强大的。结果举起来之后没有撑住,鼎掉下来压断了他的右腿,最终流血过多而死,年仅23岁。
成语解读
释 义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课文示例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观潮》
课外示例 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常识积累
农历
在《观潮》一文中提到:“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那什么是农历呢?为什么观潮的日子要看农历,不看公历呢?
什么是农历?
农历,又称夏历、汉历、华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据大量历史典籍记载,农历始于夏朝,经历多个朝代逐渐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现在用的历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阳历,或者叫公历,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今天几月几日”。这其实是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的时候才从西方引进的一种历法。为什么叫阳历呢?因为它和太阳有关。大家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就称为“一年”。一年分为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这就是阳历。还有一种历法叫阴历。阴历和月亮有关。中国古人发现,月亮圆缺变化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于是就把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成一个月,12个月是一年,这就是阴历。我们现在的春夏秋冬四季,就是按阴历来划分的。
课文里所说的农历,其实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阳合历。为什么要把阴历和阳历合并呢?这是因为,如果严格根据阴历来算,一年其实只有354天,但阳历一年有365天,这样一来,每过三年,阳历就比阴历要多出来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要是不进行更正,长久地这样下去,阴历和阳历就对不上号了,春夏秋冬四季也就和阳历的月份对不上了。所以,为了不差得太远,人们就每过三年在阴历中加一个闰月,这就形成了阴阳合历。古人很重视闰月,有时候甚至会一年闰两个月。有时候,我们看日历,会发现一年有14个月,这就是加了两个闰月的缘故。因为阴阳合历的时间比较符合农业生产的时间,所以它又叫农历。
观潮为什么要看农历?
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白天,海水上涨叫“潮”;晚上,海水回落叫“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的引力都有关系,也和中国传统农历对应。
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同一边,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潮水就会被这股力量给引过去,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月中,太阳和月亮分别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而在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因此,中国古代有这么一句谚语:“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农历八月十八,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一般来说月引力作用最强,江潮较大。所以通常在这一天观潮。
扫码听更多有趣内容哟!
[1]道家是我国古代一种思想流派,创始人是老子。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用祠堂庙宇开馆设学,学生交纳学费就可以入学就读。
[3]包办婚姻通常指旧时代男女双方结婚不是基于自愿,而是服从第三者(主要是父母)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