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年谱长编(上下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先世

黄遵宪高祖黄润(1733年—1829年),字朴泉,下市禄善堂黄屋开基祖,白手起家成为典当商人。黄遵宪在《高祖朴泉府君述略》中说:“高祖朴泉时,家贫甚。朴泉竹笠草履,包饭趁墟,为人书牛契。时外国银钱,甫行闽、粤间,朴泉能以色之美恶、声之浮沉、质之精粗,鉴别真伪。设一案坐廛市间,市散然后归。如是数年,渐积渐富。至三十而设典肆,暮年典肆凡四五所。”(《诗草笺注》下,第1172页。)朴泉公高龄,寿百岁,五代同堂。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朝廷颁发圣旨:“朕仰承天眷,上年喜得五世玄孙,嘉应骈臻,恩赐宜渥。因令各省督、抚,查明所属绅士、庶民,有身及五代同堂者,加恩赏赉。”(稽璜等撰:《皇朝通典》第57卷,第20—21页,浙江书局光绪八年版。)嘉应州同时享有“百年上寿,五代同堂”的家庭有二:一是黄遵宪的高祖黄朴泉之家,二是松口梁奇辅妻陈氏之家,都得到加恩赏赉。朴泉公神牌位写道:“钦旌五代同堂,讳润,字桂柏,谥孝创,百寿朴泉黄公。”(黄广昌:《嘉应州“五代同堂”两大家》,《梅州日报》,2005年7月1日。)朴泉公有子十人,清末繁衍至二百口,其中有八位举人、一位进士。

高祖夫人钟氏,是嘉应西阳直坑钦赐进士钟錩的孙女,勤劳贤惠,深受族人赞誉。黄遵宪在《高祖妣钟太淑人述略》说:“年十四,以童养媳来归朴泉公。既入门,井臼缝纫,操劳如成人。逮府君设典肆,内事悉以任之。”(黄延盛:《广东嘉应州攀桂坊黄氏家史》,郑海麟、黄延康编撰:《黄伯权传记》,第104页,培富印刷1997年版;张永芳、李玲编:《黄遵宪研究资料选编》上,第6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黄遵宪曾祖黄学诗(约1772年—1840年),字词海,朴泉第六子,经商为业,封赠中宪大夫。再封赠中议大夫。又封赠荣禄大夫。

曾祖夫人李氏(1773年—1858年),名淑配,小名郴姑,后世称为德赞婆,是城内翰林院检讨李象元(2)的裔孙,隆准大耳,面长方如男子相。十八岁归学诗,治家严谨,是夫君的贤内助。初封宜人,继赠恭人,又赠夫人、一品夫人。“辅相词海府君,事无不咨商而行。词海公已殁,乃就养于云南嵩明州。居一二年,不乐,归。府君所遗商业,或居或卖,店伙辈必来禀命,由太夫人断行之。太夫人治家严,虽所爱,或不顺遂,辄怒责,或呼杖。诸孙妇十六七人,不许插花,不许掠耳鬓,不许以假发拖长髻尾。晨起如厕,必遍历孙妇室外。诸孙妇必于未明时严妆竟,闻太夫人履声,即出垂手立户外问安。或未见,辄问病耶?睡耶?咸惕息不敢违。”(《全集》上,第269页。)李氏知书达理,持家有方,黄遵宪小时由李氏照看,“遵宪生周岁,引与同寝,甫学语。即教以歌诗”。深得李氏宠爱,“太夫人于诸子钟爱吾祖,于诸孙爱吾父母,手抱遵宪语于众曰:人必以我为偏爱,然此儿必副吾所望,他日笑我未迟也”。(《诗草笺注》上,第431—432页。)黄遵宪对李氏感情特深,这在其《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一诗中有真切的反映。

黄遵宪祖父黄际升(1809年—1891年),字允初,词海第六子,继承祖业经商,《光绪嘉应州志》记载:“黄际升,字允初,性和易,处事练达,同治乙丑三四月大饥,米斗至千五百钱。际升初与州人士捐资为义仓,至是议者欲按户散赈,际升坚持不可,曰:州人虽贫,然爱惜声名,今曰赈则故家寒士不得分润者多矣,且仓米无几,如此恐不足数日粮。粮尽何以为继,计不如煮粥,碗三钱,人得六钱,足支餐一日矣,收其赀又可续籴,此名曰卖而实赈也,从其言,全活甚众。”(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光绪)嘉应州志》,第438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黄际升自幼警敏颖悟过人,先随兄长读书,后奉父命弃儒从商。咸丰初,林则徐部属领兵道经嘉应(3),忽一日通知知州文晟,要州府于次日准备三千人的午饭。知府仓卒不知所措,向黄际升求援,际升献上一计,由他出资三百万发给士兵,然后在街巷鸣锣。“州官买饭供兵吃”,于是百姓争出热饭、鱼肉蔬菜,陈放广场,解决了三千士兵的吃饭问题,知州大为称赞。(刘佑平:《中华姓氏通书·黄姓》,第207页,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黄际升处事干练,有谋略,“旧例纳粮必罄纳,乃给收票,贫户一次纳不足额,积欠愈多,胥吏转因其欠以为利,州人病之。公言于壮烈公,无论纳多寡,先给小票,清数则汇易大票,咸乐便之。其处事大率类此。此外则与州人士设立义仓,筹赈饥贫。咸同之间,流寇窜扰,则募勇练团,屡保危城。晚岁誉望益隆,族党姻邻,遇事辄就咨询排解,得公一言,满座尽欢,嫌疑咸释”。(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第16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

黄遵宪在《先祖荣禄公述略》一文记载,黄际升侍奉长辈,细心孝顺:“府君讳际升,字允初,先曾祖第六子也。幼随诸兄读书,警敏,善属文。二伯祖早夭,曾祖以襄理乏人,命之弃儒而业商。逮曾祖没,曾祖母李太夫人就养于云南,府君奉以行。驱驰蚕丛鸟道间,山行板舆,水行安舻,有呼唤,未尝不在前,遇安息,则咫尺不相离也。居云南二年,太夫人不乐,府君又奉以归,凡历一万六七千里,费时一年有奇,太夫人胥忘其劳。府君已归,仍业商,以辰出、以酉入,就太夫人问今日安否、饥耶寒耶。凡官文臧否,政之得失,士夫之贤不肖,必罄举以告。某村某乡相斗殴,有何鬼神,语连蜷不休,或引述小说家言,附会今事。又令儿孙辈背诵《千家诗》《三字经》,给以儿童戏物,引作笑乐。伺太夫人倦,乃相率退,盖二十余年如一日。”(《全集》上,第272页。)

黄遵庚、黄干甫在《黄遵宪生平事迹》记载:“他的祖父黄际升,字允初,经营先人遗下的商业,家庭生活颇为优裕。其为人极为练达、急公好义,常对劳动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和援助,而对当地的不肖官吏敢于讥弹反抗,州人称道不衰,是一个开明的士绅。”(《全集》下,第1585页。)

黄际升身体强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遵宪全家拜祭李太夫人墓时,黄际升已经七十九岁,仍然步履矫健,身躯挺直。黄遵宪在《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一诗中这样描述:“儿今年四十,大父七十九。所喜颇聪强,容颜类如旧。周山看松柏,不要携杖走。拜跪不须扶,未觉躬伛偻。”(《诗草笺注》上,第438页。)

黄际升原配梁氏(1807年—1841年),年二十来归际升,有三子,诰赠一品夫人。“元配梁夫人,汲县知县念祖公之孙女,监生重熙公之女也,世承诗礼,以柔顺闻,年三十四卒。”(《全集》上,第273—274页。)允初公继配萧氏,续配梁氏。

黄遵宪父亲黄鸿藻(1839年—1891年)(4),字砚宾,号逸农,黄际升长子,清咸丰六年(1856年)中举,先后担任过户部主事、广西思恩府知府等官。“黄遵宪的父亲黄鸿藻是这个家族第一个成功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在他1856年中了举人之后,开始了一段漫长而成绩卓著的官场生涯,尤其是中法战争中他及时地向驻守在广东南部和越南北部的中国军队供应粮饷,这使他饱受赞扬。”(施吉瑞著、孙洛丹译:《人境庐内:黄遵宪其人其诗考》,第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黄遵庚、黄干甫在《黄遵宪生平事迹》记载:“他的父亲黄鸿藻,字砚宾,号逸农,是际升公的长子,清咸丰丙辰科并补行乙卯科的举人,由户部主事改官知府,分发广西省任用,先后督办南宁、梧州等处厘务。适值中法战争爆发,我国军队大量开出镇南关(今睦南关(5)),粮饷所需,急如星火。他筹划调拨,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清廷即任他为思恩府知府。在任上,他教养兼施,政声卓著,后由广西巡抚李秉衡保举加三品衔、升用道。”(《全集》下,第1585页。)黄鸿藻一生官位不高,但是抱负不凡,常自勉道:“士大夫平日读书养气,当自任以天下之重。一旦值国家大计,在所必争,则批鳞犯颜,不顾祸福,稍一瞻望,便贻千古之讥。若区区一小政之得失,一庸臣之进退,连章入告,以市恩而沽名,即其心无他,亦不免自视过轻矣。”(黄鸿藻:《逸农笔记》卷八,第7—8页,光绪十四年,梅州剑英图书馆藏。)

光绪十五年(1889年)冬,黄鸿藻任思恩府知府,期间“办农桑,修书院,教养兼施,政声卓著”。(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光绪)嘉应州志》卷十三人物志,第438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黄遵宪在《先考思恩公述略》一文中写道:“到省后,迭委要差。壬午充文闱外监试,己丑充文闱内监试,是冬檄署思恩府知府。思恩为王文成公旧治,有阳明书院,久倾圮矣,府君修复之,乞中丞请于朝,以文成公例入祀典。又请御书扁额,得‘教衍云岩’四字,悬于书院。府君以朱陆学派,异流同源,因主张良知之说,举其平苗徭之功以劝勉,思人复知向学。及去任,遂以府君画像供座侧焉。广西土瘠产薄,安阳马中丞丕瑶创兴蚕利,府君一意奉行,先祖复贻书督之。府君与绅士约以种桑多寡课殿最,遣人往潮州购种分布。时以微服巡行塍野间,与老农村妪课晴话雨,笑语为乐。不数月,蔚然成林。中丞大喜,语僚属曰:‘以儒术饬吏治,黄太守之谓矣。’又手书柱铭以赠云:‘学道能精明世故,性天内见涵养工夫。’盖纪实也。”(《全集》上,第276页。)黄鸿藻多才多艺,平易近人,口若悬河,常常高朋满座,“性和易,能鼓琴,尤善铜弦琴。好客喜剧谈,时杂以诙谐,音吐清亮,隔屋若相酬接”。(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第17页,中文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

黄鸿藻为官清廉,他在广西多次身任要职,管理厘务,负责军队后勤供给,然一介不取,“然处膏脂不能自润,宦粤西十年,卒之日,余囊不及三百金也”。(《全集》上,第277页。)著作有《逸农笔记》《思恩杂著》《退思书屋诗文稿》等。

黄鸿藻娶妻妾吴氏和刘氏二房,黄遵宪是吴氏所出,吴夫人于道光八年(1828年)七月二十三日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初十卒。“夫人姓吴氏,庠生词英公之女。年十□,归我父砚宾先生。先王母梁夫人早弃养,曾祖母李太夫人年七十,老病辗转胥俟人。太夫人子孙蕃多,男女内外数十人,顾独爱吾祖与父。及吾母来,又最钟爱焉。日昧爽起,吾祖父偕入问夜安否,而吾母为之栉沐,为之盥洗。每食,吾祖进饭,吾父奉羹,吾母则掇箸,或以匕饲之。医来,则吾祖延医,而吾父调药,吾母量水。夜寝,吾母登榻上为按摩抑搔,吾祖吾父率诸孙辈围坐其下,嬉笑欢谑,时引述小说家言及乡曲琐事,刺刺不休。既而悄悄不应,则知太夫人已熟寝矣。乃相率退,休户枢,使无声,褰裳蹑履,车轮曳踵,拂动甚微。盖十数年如一日。太夫人每谓吾祖:‘俗语有之,爱此裙、惜此带,是固然矣。顾吾爱新妇。实以新妇贤且孝,非爱汝辈故推及之也。’”(《全集》上,第267—268页。)

黄遵宪同胞兄弟姐妹六人,二弟遵模,字采汀,广西候补知府。三弟遵路,字公望,州庠生。四弟遵楷,字牖达,光绪己丑科举人,大挑知县,署福建厦门同知,曾任驻日本神户领事,精通国际金融贸易。长妹珍玉,次妹碧玉。庶弟妹三人,刘氏所出。庶弟遵实,字实甫。庶妹二人:芳玉和佩玉。


(1) 定域,当为定城。

(2) 李象元(1661年—1746年),程乡(今梅州市梅城金山)人。少年勤奋攻读,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中进士,为清代嘉应州授翰林院之第一人。“李象元,字伯猷。秉性正直,持躬谨慎而气度谦和,接人以礼。康熙辛未庶常授翰林院检讨。本朝五十年来州属登第者,自象元始。家故儒素,攻苦力学通籍,后尤精研性命之理。”(程志远等整理:《乾隆嘉应州志》上,第291页,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古籍部1991年版。)

(3) 今案:或曰是林则徐领军过嘉应,林则徐奉旨往广西镇压太平军,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日病殁于广东普宁行馆,此行并未经嘉应州域,此领军者当是其部属。

(4) 黄鸿藻出生于1839年。施吉瑞在《人境庐内:黄遵宪其人其诗考》一书中说其出生于1828年,蒋英豪在《黄遵宪师友记》一书中说其出生于1829年,均误。黄遵宪在《先祖荣禄公述略》一文记载黄鸿藻在咸丰六年(1856年)中举,时年十八岁。又黄鸿藻是黄际升第六子,黄际升出生于1809年,1829年其年仅二十岁,不可能生下第六个儿子。

(5) 现改名友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