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情緒健康」與「情緒病」
「妹妹,我剛才感冒去看醫生,他開了九包藥給我,該怎麼辦?全都要吃下嗎?」大姊帶來一大堆藥來給我看。
大姊是個誠實的人,病了需要請假,為免瓜田李下,寧願自費看醫生也不來找我,孰料遇上「九包驚魂」。
「唔……有退燒藥、止痛藥、止咳藥、化痰藥、傷風藥、消腫藥、擴張氣管藥、還有抗生素,一共八種,另送喉糖。平時我開『三餸一湯』,病人還嫌少,這個很超值啊!」
「別開玩笑了,我又不是病得很嚴重,真的要吃那麼多種藥嗎?」
來醫務所看病的人,最常有的問題不外乎「傷風感冒」和「腸胃炎」。藥物固然可以減輕不適,但這些病其實大都可自行痊癒,除非病徵嚴重持續不退或出現併發症,否則沒有必要治療,但偏偏它們是大多數人去求診和服藥的原因。反而面對那些會引致嚴重後果的長期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很多人會諱疾忌醫。不過,相對比在內地人們要到醫院看傷風感冒,還要給打針輸液,或是在歐美患傷風感冒不習慣吃藥看醫生,香港的情況介乎兩者之間。
究竟怎樣才是有病,怎樣才算健康?
▾ 疾病與健康的定義
「疾病」是指身體器官的機能或結構發生了異常的變化,因而引起各種徵狀,以及導致不同程度的能力喪失。例如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栓塞,會令心肌因缺血而產生心絞痛等病徵,並導致心臟功能衰竭。
然而,沒有疾病不等於健康,就如不吵架不等於關係好。
早在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已把「健康」定義為:
個人在身體(生理)、精神(心理)和社會功能(社交)三方面的完好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
健康包括了身體、精神和社會三個層面。而世界衛生組織對精神健康的定義也不僅是沒有精神疾病,亦包括了「認識自己的潛能,有效地工作及應付正常的生活壓力,並對其所屬社群作貢獻」。
不少人都重視身體健康,動輒花數百甚至數萬元做身體檢查,亦願意購買保健食品和進行各種防治療程;但肯用在精神健康上的資源卻是甚少。偏偏現時主要的健康威脅已經由急性傳染病轉向為慢性病,當中很多致病因素都與生活方式和行為有關,情緒壓力正是其中一個重要風險因素。
▾ 健康的情緒與情緒疾病
怎樣才算擁有「健康的情緒」呢?
我總結了「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的一段分析,給大家作參考:
健康情緒不等於時常快樂,人總有情緒起伏時,但一個擁有健康情緒的人,通常會:懂得察覺瞭解自己的情緒狀況;有能力處理和調節情緒;思想正面,抱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有同理心,學會洞悉別人的情緒;享受生命,亦樂於助人。
預防勝於治療,培養健康的情緒與培養健康的體魄同樣重要。
(轉載自http://www.ucep.org.hk/cognition/how_to_have.htm蒙「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同意轉載)
「情緒病」又是甚麼呢?
情緒病屬於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病徵是情緒困擾。它所牽涉的器官是大腦,病理是與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調有關,導致感覺、思想、情緒和行為的變化,亦會影響其他器官的運作,產生身體病徵。它和其他身體性疾病一樣,是真實的疾病,亦有客觀的診斷標準。除了帶來身心困擾外,情緒病亦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更可能會威脅性命,殺傷力不亞於嚴重的身體性疾病。
不少人經常有情緒低落、焦慮、恐慌、失眠、疲倦等問題,只當作是一般的不適或生活壓力問題,往往不知道自己患病,因而錯過診治的機會,白白承受長期的痛苦和嚴重的後果,實在是很可惜。
低落的情緒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使我們不得不停下來調息,放下那些不切實際的期望,回歸內在真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