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粤语书写(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注釋

1 郭錫良:〈漢語歷代書面語和口語的關係〉,《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頁305-316。

2  Robert S. Bauer, "Written Cantonese of Hong Kong",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17/2(1988), p.246.

3 詹伯慧主編:《廣東粵方言概要》,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116。另有語言學家把粵語方言字分為五類:訓讀字、會意字、假借字、形聲字和省形字。見邵慧君、甘于恩:《廣東方言與文化探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172-173。以詹氏的分類較周密。

4 詹伯慧主編:《廣東粵方言概要》,頁116。

5 王順隆:〈漢語方言中「有音無字」的書寫問題——從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的用字來看〉,本文發表於2002年6月21日香港理工大學主辦之「首屆漢語方言書寫國際研討會」,該研討會未見論文集,而全文見網頁http://sun-liong.myweb.hinet.net/lunwen15.htm。

6 同上注。

7  Robert S. Bauer, "Written Cantonese of Hong Kong",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17/2(1988), pp.245-293.

8  Cheung Kwan-hin and Robert S. Bauer, The Representation of Cantone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Berkeley, CA: 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2.

9  Don Snow, Cantonese as Written Language: The Growth of a Written Chinese Vernacular,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75-77.

10 黃仲鳴:《香港三及第文體流變史》,香港:香港作家協會,2002年,頁99-102。

11 程美寶:《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頁120-122。

12 同上,頁136。

13 同上,頁163。

14 黃炳炎、賴達觀主編:《冼玉清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287-382。

15 同上,頁117-161。又見《嶺南學報》,第7卷第3期,頁67-104。

16 許翼心:〈辛亥革命與香港的文界革命〉,見黃維樑主編:《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75-87。

17 李默、徐巍選箋:《多情曲》,廣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

18 李默:〈辛亥革命時期廣東報刊錄〉,載丁守和主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第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 夏曉虹:〈白話文運動與文學改良思潮〉,《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頁115。並參考Elisabeth Kaske, "Mandarin, Vernacular and National Language: China's Emerging Concept of a National Language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in Michael Lackner and Natascha Vittinghoff, ed., Mapping Meanings: The Field of New Learning in Late Qing China, Leiden: Brill NV, 2004, pp.265-304.

20  「通用語」是本書使用的特定詞語,用以指稱晚清大多數啓蒙報刊上使用的一種書面語。關於本書中「白話」、「通用語」、「文言」和「粵語」等詞的用法,見本章第四節的說明。

21 關於北京官話的發展歷史,可參見林燾:〈北京官話溯源〉,《林燾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頁173-189。

22  〔意〕利瑪竇、金閣尼著,何高濟等譯,何兆武校:《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30。

23 王風:〈晚清拼音化與白話文催發的國語思潮〉,載夏曉虹、王風等著:《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頁28。

24 胡明揚:《北京話初探》,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頁17。

25 雍正年間,清帝因為聽不懂福建、廣東兩省官員的陳奏,而親令這些官員學習官話,以免地方統治權旁落。見楊文信:〈試論雍正、乾隆年間廣東的「正音運動」及其影響〉,載單周堯、陸鏡光主編:《第七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頁118-136。

26 貫公(鄭貫公):〈拒約須急設機關日報議〉,《唯一趣報有所謂》,1905年8月20日。

27 陳榮袞:〈論報章宜改用淺說〉,《知新報》,第111號,1900年1月。

28 夏曉虹:「白話文運動還有一個重要的理論支柱,即其時剛剛傳入的進化論。」見〈白話文運動與文學改良思潮〉,《晚清社會與文化》,頁114。劉師培的〈論文雜記〉一文,更鮮明地表現出俗話即進化的道理:「英儒斯賓塞耳(按:Herbert Spencer, 1820-1903,英國著名哲學家)有言:世界愈進化則文字愈退化……故就文字之進化之公理言之,則中國自近代以來必經俗話入文之一級。」劉光漢(劉師培):〈論文雜記〉,《劉師培全集》(二),據《劉申叔先生遺書》(寧武南氏校印本影印),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頁82。

29 飲冰子(梁啓超):〈小說叢話〉,《新小說》,第7號,1903年9月6日。

30 楚卿(狄葆賢):〈論文學上小說之位置〉,《新小說》,第7號,1903年9月6日。

31 趼(狄葆賢):〈小說叢話〉,《新小說》,第19號,1905年8月。

32  「外史氏曰」(黃遵憲),〈日本國志•學術志二•文字〉,《黃遵憲全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頁1420。

33 陳錚編:〈致梁啓超函〉,《黃遵憲全集》(上冊),頁432。

34 彭翼仲:〈語言和文字不同的病根〉,《京話日報》,第221號,1906年3月20日。

35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年,頁168。

36  《大公報》上《京話日報》廣告,光緒三十年七月十二日,即1904年8月22日。

37 大武:「諸位呀,要救中國,先要聯合中國的人心。要聯合中國的人心,先要統一中國的語言。……但現今中國的語言也不知有多少種,如何叫他們合而為一呢?……除了通用官話,更別無法子了。但是官話的種類也不少,有南方官話,有北方官話,有北京官話。現在中國全國通行官話,只須摹仿北京官話,自成一種普通國語哩。」轉引自胡適:《四十自述》,見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79。

38  《中國官音白話報》(《無錫白話報》),第19、20期合刊,1898年8月27日。

39 同上注。

40 鄭振鐸指彈詞有國音和土音兩種,前者數量較多,體例也較純粹,後者則以吳音的最為流行。見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頁352-353。

41 漢血、愁予:〈導言〉,《崖山哀(一名〈忘國痛〉)》,載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說唱文學卷》(下),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頁281。

42 佚名:〈《母夜叉》閑評八則〉,《母夜叉》,小說社,1905年。見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174。

43 海天獨嘯子:〈《女媧石》凡例〉,《女媧石》,東亞編輯局,1904年。見《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頁148。

44 程宗啓:〈《天足引》白話小說序例〉,《天足引》,上海鴻文書局,1906年。見《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頁215。

45 潘璇:〈上海《女學報》緣起〉,《女學報》,第1期,1898年7月。見徐楚影、焦立芝:〈中國近代婦女期刊介紹〉,《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第四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頁682。

46  〈本館告白〉:「本報向意推雅三俗七,用官話演說一切女學,期易於披覽,名之曰《官話女學報》。惟主筆各有所見,不能一律,今定名為《女學報》云。」《女學報》,第1期,1898年7月24日。

47  〈創辦《南潯通俗報》之公啓及簡章〉,《南潯通俗報》,第13、14合冊,1905年3月。見蔡樂蘇:〈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餘種白話報刊〉,《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第五集,頁513。

48 九思:〈敬告同胞姊妹(其二)(蘇州土白)•論女人責任〉及〈敬告同胞姊妹(其三)(蘇州土白)•論自重〉,《女子世界》,1904年5月15日及6月14日。見《中國近代期刊篇目錄》第二卷(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49 蔡樂蘇:〈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餘種白話報刊〉,《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第五集,頁504。

50 阿英:《晚清文藝報刊述略》,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頁79。

51 蔡樂蘇:〈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餘種白話報刊〉,《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第五集,頁519。

52 梁培熾:「木魚書,種類繁多,真是不可勝計的。單據近人文史學家鄭振鐸先生所藏的,就『不下三四百本,但還不過存十一於千百而已』,一九二三年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由劉復及李家瑞合編的《中國俗曲總目稿》中,屬廣州地區俗曲的有五百二十五種,而其中屬木魚書者也不在少數;就我自己平日斷斷續續地所收藏起來的,也有三、四百種,計共二千餘冊,而其中還有不少民間流行的手抄本。」《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敍錄與研究》,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78年,頁206。另譚正璧亦藏有二百八十種木魚書,見譚正璧、譚尋編著:《木魚歌、潮州歌敍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年。

53 朱培初編著:《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84年,頁30。

54 蔣祖緣、方志欽主編:《簡明廣東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255-259。

55  David Faure, "Becoming Cantonese, the Ming Dynasty Transition", in Tao Tao Liu and David Faure, ed., Unity and Diversity: Local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37-50.

56  Evelyn S. Rawski, "Economic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Late Imperial Culture",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Evelyn S. Rawski, ed.,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18.

57 引文見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下,轉引自羅烈:〈憶廖恩燾•談《嬉笑集》〉,《文史閑談》,香港:中華書局,2001年,頁236。

58 胡適:〈《吳歌甲集》序〉,《國語周刊》,第17期,1925年4月10日。

59 木魚、龍舟最初都是粵地蜑民所唱的簡短民歌,只有兩句或四句,其後體式發展愈來愈繁複。最晚在明清之交,在外來民間說唱形式影響下,產生了兩種南音。一種仍沿用「龍舟」的名稱,有「南音龍舟歌」之說,長約數百言、千言,受北方子弟書等外省說唱形式的影響,文人參與仿作;一種篇幅更長的南音,則僅稱「南音」,多據鼓詞、彈詞、小說、傳奇改編,文詞非常文雅。此二者都是「木魚書」裏的作品,乃「彈詞曲本」之類的唱本,是成書出版的民間說唱本子,並非原汁原味的民間說唱作品。參見《木魚歌、潮州歌敍錄》,頁11及17。其他學者意見參考有:梁培熾:《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敍錄與研究》及《南音與粵謳之研究》(三藩市:舊金山州立大學民族學院亞美研究學系出版,1988年);符公望:〈龍舟和南音〉(《方言文學》第一輯,香港:新民主出版社,1949年);陳卓瑩:《粵曲寫唱常識》(廣州:南方通俗出版社,1952年)等。關於蜑民的人種、習俗、生活等方面,可參見陳序經:《蜑民的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年),該書最後一章錄有當時蜑民的一些鹹水歌。

60 梁培熾:《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敍錄與研究》,頁205。

61 楊寶霖:〈東莞木魚歌初探〉,載張淦祥、楊寶霖主編:《東莞詩詞俗曲研究》,東莞市:樂水園印行,2005年,頁607。

62 梁鑒江選注:《鄺露詩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頁42。

63 黃雨選注:《歷代名人入粵詩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0年,頁364。

64 同上,頁351。

65 金文京:〈有關木魚書的幾個問題〉,載〔日〕稻葉明子、金文京、渡邊浩司編:《木魚書目錄》,東京:好文出版社,1995年,頁10。

66 屈大均:《廣東新語》(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頁359。

67 楊寶霖:〈東莞木魚歌初探〉,頁615。又見東莞群眾藝術館編:《東莞木魚書》,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6年,頁5。

68 楊寶霖:〈東莞木魚歌初探〉,頁604。

69 同上,頁603。

70  〈校注前言〉,《東莞木魚書》,頁3。

71 梁培熾:《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敍錄與研究》,頁246。

72 同上,頁247。

73 參考金文京引述《佛山忠義鄉志》的記載,見〈有關木魚書的幾個問題〉,《木魚書目錄》,頁21。

74 見鄭振鐸:〈巴黎國家圖書館中之中國小說與戲曲〉,《中國文學研究》(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頁433;梁培熾輯校、標點:《花箋記會校會評本》,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7。

75 鄭振鐸:「鍾氏之批評《花箋記》,完全模仿金聖嘆之批評《水滸》、《西廂》,字分句解,復加以每段之引評、結論;評語幾較原書多出數倍。他對於聖嘆之批評方法,真是亦步亦趨,學得十分肖似。」〈巴黎國家圖書館中之中國小說與戲曲〉,《中國文學研究》(下),頁431。

76 梁培熾輯校、標點:《花箋記會校會評本》,頁63-64。

77 鄭振鐸:〈巴黎國家圖書館中之中國小說與戲曲〉,《中國文學研究》(下),頁432。

78 見鍾戴蒼〈序〉:「予批《花箋記》畢,客有過而譏之者,曰:『子之評此書也,善則善矣;然獨不思此書雖佳,不過歌本,乃村童俗婦人人得讀之書。吾輩文人,又何暇寄筆削於歌謠之末乎?』」,《花箋記會校會評本》,頁59。

79  《花箋記》的文學性也受鄭振鐸肯定:「《花箋記》之文字,在『粵曲』中可算是很好的,間亦有很輕妙、很入情之描寫。書中主人翁為梁亦滄及楊淑姬二人之戀愛的始終,頗脫出一般『言情小說』之窠臼。作者費二卷(據評本)之多的紙墨,專寫梁生與楊女的反覆相思,彷彿各種言情小說中都沒有這裏寫得那末深刻痛切,那末真摯動人;在這裏,兩個青年的戀愛心理,真被寫得很活潑,很細膩。」〈巴黎國家圖書館中之中國小說與戲曲〉,《中國文學研究》(下),頁432。

80 在粵語寫作和出版的歷史上,木魚書都比粵謳來得早,故本節集中介紹木魚書的情況,關於粵謳的介紹,詳見本書第三章。

81 楊寶霖:〈東莞木魚歌初探〉,《東莞詩歌俗曲研究》,頁656-658。因為粵語字的寫法難以規範,故本書涉及的粵語作品都盡量按原文引錄。

82 游汝杰:《西洋傳教士漢語方言學著作書目考述》,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198-199。游氏的著錄中,《曉初訓道》和《啓蒙詩歌》的作者即《天路歷程》粵語版的作者俾士(George Piercy,1829-1913),可參考本書第四章。另外,著錄中尚有一種1857年香港出版的《千字文》,游氏稱為香港公立學校使用的讀物。

83 黃仲鳴:《香港三及第文體流變史》,頁73。

84 劉聖宜、宋德華:《嶺南近代對外文化交流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頁23。

85 清人印光任、張汝霖所著的《澳門記略》,書後附有葡語字表,以漢字記音。見〔清〕印光任、張汝霖原著,趙春晨校注:《澳門記略校注》,澳門:澳門文化司署,1992年,頁187-200。

86  〔美〕威廉•C•亨特著,馮樹鐵譯,駱幼玲、章文欽校:《廣州「番鬼」錄(1825-1844)》,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47。又見W. C. Hunter, The "Fan Kwae" at Canton: Before Treaty Days (1825-1844), Taipei: Ch'eng-wen Publishing Company, 1965, p.64.

87  〔英〕馬禮遜夫人編,顧長聲譯:《馬禮遜回憶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42。

88  R. Morrison, D.D.,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 Macao, China, 1828.

89 E. C. Bridgeman, "Introduction", 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 Macao, S. Wells Williams, 1841.本書尚有一較早的版本,出版於1839年。見《西洋傳教士漢語方言學著作書目考述》,頁176。

90 唐廷樞:中文〈序言〉,《英語集全》(The Chinese and English Instructor),廣州:緯經堂藏版,1862年。

91 同上書,卷六,問答,晨早對話。

92 唐廷樞:「漢文字瓣乃無音相合而成字,而外國字瓣本身有一定之音,因其音乃相合而成字,故中國言語之中多有音而無字,惟外國字與音相連,有音必有字……以外國文音漢文猶易,而以漢文音外國文字難,較茲以漢字音外國字多有其音而無其字,不得不擇其最近音之字,傍加一口拼得各字,編列一定切法,俾觀者易於晰覽……」〈切字論〉,《英語集全》。

93  David Faure, "Becoming Cantonese, the Ming Dynasty Transition", Unity and Diversity: Local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in China, p. 37.

94  Kinsley Bolton, "Introduction", in Robert Morrison, A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 London: Ganesha Publishing Ltd., 2001, p. xxxiii.

95 J. Dyer Ball, Cantonese Made Easy, Hong Kong: Kelly & Walsh Limited, 1907), 3rd ed., pp. xiii-xv.本書尚有1888年的初版,由香港的“China Mail Office”出版。當代學者之中,亦有提出粵語不屬漢語方言者,參見李敬忠: 〈粵語是漢語族群中的獨立語言〉,《語文建設通訊》第27期,1990年3月,頁28-48。

96 見〔美〕布龍菲爾德著,袁家驊等譯,錢晉華校:《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頁47。又見Leonard Bloomfield, Language,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46, p.44.其後社會語言學對「言語共同體」的定義有所不同,本文採用布龍菲爾德的定義。參考Joshua A. Fishman, Sociolinguistics: A Brief Introduction, Massachusett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77, pp.28-35.

97 此詞屬筆者的引申發明,語言學無此概念。

98 例如1919年8月1日的《益群報》在專欄「妙蓮台」刊出粵謳〈人地咁富〉,注明「諷振興國貨也」。1911年10月25日的《南僑日報》則刊出歌謠〈瑞澄嘆五更〉,南音〈攝酋聞耗哭李鴻章〉;11月2日刊出粵謳〈我啋過你〉,以另投別枝的妓女諷刺失勢的滿族。兩份報章均在新加坡刊行。

99 游汝杰:《漢語方言學導論(修訂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頁8。並參本章第二節注20。

100  〔美〕韋勒克、沃倫著,劉象愚等譯:《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頁13-15。

101  〔美〕卡勒著,李平譯:《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見第二章「文學是什麼」。

102 胡適:〈答黃覺僧君《折衷的文學革新論》〉,見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1。原刊《新青年》,1918年9月15日,第5卷第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