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戰後香港,百廢待興。香港脫離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政府着手執行戰前未竟之業,落實各區填海、回購軍營、遷移車站及興建機場等,務求發展香港經濟,解決戰後數以百萬計移民南來的問題。此時,國共兩黨迅速開戰,內地難民翻越仍無阻隔的邊境,自行於港九新界的荒野郊區、山邊海濱搭建木屋,只求偏安香港,不求公民權益。見諸報章,戰前稱為香港居民的一群,戰後已改稱為香港人,反映上兩代不再視自身為過客,其身份獨立於華人與非華人之外,一種沉醉安穩的港人身份逐漸萌芽。
重光之後,立法局仍不設民選議席,施政與民意背道而馳。只以房屋為例,1952年全港有三十萬移民等候徙置,政府卻委託立法局議員籌組號稱非牟利的建屋公司,興建名義上取價低廉,實質圖利豐厚的平民屋宇。直至1953年聖誕轟動一時的石硤尾大火導致超過五萬人流離失所,政府才於1954年承擔興建徙置房屋的任務。根據當年的財政報告,港府實有財力逐步解決房屋問題,但由於政治體制毋須重視民意,故房屋連同教育、醫療、工人保障等問題一拖再拖,直至民怨爆發,始着手解決困局,故象徵經濟發展的大型基建背後,卻埋藏無數個庶民的辛酸史。
戰後一些高瞻遠矚的華商,不僅要求港府落實楊慕琦計劃,籌組市政委員會,准許華人通過選舉參政。同時,華商明白立法局擁有政治實權,故要求普選立法局議席。當時,內地的政局持續動盪,難民持續湧入,本地華人經歷劫難,關注自身安危甚於一切,報章批評香港人政治冷感,加上英國政府懼怕開放立法局選舉,百萬中國內地移民將會操控香港政局,於是採取拖字訣,導致政治改革音沉響絕。然而,社會各種積弊卻未有根治,直到1965年銀行危機及股災率先響起警號,1966年九龍騷動引爆潛在矛盾。正當香港政府思考如何處理問題之時,1967年再爆發暴動。同年,歷時十六年的中上環大型填海工程完成,象徵經濟再次起飛,表面繁榮和內在矛盾,恰好構成極大對比。
《舊唐書·魏徵傳》:「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聖經·傳道書》:「日光之下無新事。」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香港歷史也是如此,戰後獲稱民主之父的貝納祺曾經預言:「政制不改革易生暴動。」「香港的未來,要靠年青人。」民意無法上達,政府忽視民意,終究會激發社會矛盾,1966年九龍騷動,參與的大多數是年青人。時至今日,我們有沒有以史為鑑?
本書稱不上是嚴謹的歷史著作,但求運用輕鬆的筆法,介紹香港人所不知道的香港歷史。為了兼顧發展建設及庶民生活,故回顧各項基建的歷史外,又談及房屋發展及社會問題。現今針對一個階段的香港歷史著作,包括張家偉《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呂大樂《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分別對於六七暴動、七十年代作出詳細的探討。筆者才疏學淺,力有不逮,自知不能超越,故選取了1945-1967年的戰後香港作為探討的主題。過往有不少舊照片書籍,圖片珍貴,但資料略嫌零散,隨着民間有主張香港歷史獨立成科的呼聲,翔實的探討愈來愈顯得必要。故此,本書針對特定年期,抽選重點,探討來龍去脈,並參考了政府年報、統計報告及超過五千頁舊報紙,力求深入。選材方面,務求採故實於前代,觀通變於當今,古為今用,以史為鑒。
《戰後香港寫照1945-1967》已經是「消失中的風景」系列的第五本著作,在此鳴謝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香港舊照片」成立四年以來,感謝義工的落力參與,特別感謝義務法律顧問關家謙大律師、黃洪銓先生、吳天穎小姐、勞迪生先生,讓歷史可以通過照片再現,除了學術研究的著作以外,提供了民間自發探討的可能,筆者期望未來可以繼續為社會貢獻更多,讓市民更深入認識香港歷史。
余震宇
2016年5月24日
觀塘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