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 政制改革(二):戰後本土意識萌芽
自清政府割讓香港後,香港發展與中國國內政局仍息息相關。二十年代,為了安頓移民,遂有啟德濱發展及海旁東填海計劃。四十年代,大量廠家攜同資金南下,為求滿足廠地需求,遂有土瓜灣填海工程。重光之後,邊境關卡未有關閉,大量移民蜂擁而至,導致港府必須檢討房屋政策。此時,國共兩黨迅速開戰,新一輪的移民潮又告開始,數以萬計難民南逃香港,他們不再認為此地只是「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決定於小島安身立命,尋求安身之所。
一九四八年·中環娛樂戲院。戰後大量電影製作及表演人員南下香港,促使香港電影業蓬勃發展。
戰後一年,香港人口即激增100萬,並按年繼續增長:(1)
由於香港政局相對安定,市民認為此處是安居樂業、百年歸老之所,「香港人」的身份逐漸出現,並見諸於報章之上。根據《香港工商日報》、《工商晚報》、《華僑日報》及《大公報》,戰前較少提及「香港人」一詞,多是「香港居民」。直至戰後,《南華早報》批評香港政府忽略了「香港人」的身份價值,其云:「本港官方之不良習慣,乃將本港人口分別為華人與非華人,而完全置本港土生之『香港人』於不理……」,證明「香港人」的身份經已出現,並且獨立於「華人」及「非華人」之外,實在不可忽視。
然而,綜合報章涉及「香港人」的報道,反映當時港人着重生活,不太關注公民權利及義務。文獻中,提及香港的汽車及收音機用戶激增;(2)香港人喜歡購買煙酒,銷量情況理想;(3)香港人鍾情集郵,熱潮席捲全港;(4)香港人認為(上茶樓)是生活中的重要環節等,(5)大多跟娛樂有關,不涉及對香港前景的看法。1947年10月21日,《華僑日報》更有〈香港人政治感〉專文,提及香港人既不同情共產黨,亦不同情國民黨,惟一期望停止內戰,商人盼望恢復貿易,由此窺見港人對政治並不熱衷。其後,港督楊慕琦公佈政制改革方案,報章即諷刺港人「竟渾渾噩噩如故」。(6)由於戰後初期,一百多萬人屬於移民,對於香港的歸屬感仍未建立,而且急於籌劃生計,無暇顧及公民責任。戰後初年的政制改革,除少數華商及政治家外,港人大多置若罔聞。故此,當時所謂的本土意識不算強烈,只是將香港權充為一個安身立命之所,逃避戰火及政治的壓迫而已。隨着內地政局愈趨動盪,一種偏安的慾望愈見強烈,逐漸接受了香港人的身份。其中具有遠見的華商,既視香港為長期逗留之所,開始思考爭取更大的政治權利。故此,香港人本土意識的萌芽,是伴隨中國內地政局發展的一種結果。
五十年代·皇后大道中。當年,行人仍然可從容漫步;相較今日,肩摩接踵,有天淵之別。
一九五〇年·德忌立街。圖左是第一代娛樂戲院,圖右為方安樂園,以熱狗及雪糕馳名。正中遠處是蘭桂坊,俗稱「爛鬼坊」,當年除花檔外大部分為印刷公司,夜間人跡罕至,今日竟成為世界聞名的不夜天。(許日彤提供)
五十年代初期·皇后大道中西望。圖左安樂園餐廳以熱狗聞名;圖中為建於一九一一年的皇后戲院,一九五八年改建,二〇〇七年拆卸。圖左洛興行,地下開設萬成百貨公司。遠處有龍子行百貨,專營高級洋貨馳名,六十年代於利源東街口自置全幢物業,直至九十年代初光榮結業。(許日彤提供)
五十年代·德輔道中。遠方鐘樓,位於德輔道與畢打街交界,昔年為中環地標,七十年代末期改建成置地廣場。左面近鏡是中區消防局,八十年代末期拆卸,改建恆生銀行總行。圖左叙香園為五十年代著名食肆,七十年代遷往灣仔洛克道,八十年代結業。(許日彤提供)
約一九四〇年·中環荷里活道沿善慶街下望歌賦街。(許日彤提供)
(1) 1940、1941、1945年人口資料,引自《大公報》,1949年1月31日;1946-50人口資料,引自《政府統計報告1947-1967》。
(2) 《工商晚報》,1947年7月28日。
(3) 《工商晚報》,1947年8月22日。
(4) 《工商晚報》,1948年1月26日。
(5) 《工商晚報》,1948年4月9日。
(6) 《工商晚報》,1946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