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全球视野下的银行转型之道
作为银行工作者,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创新、发展、新科技的各种应用层出不穷;我们也处在一个最坏的时代,国际局势动荡、金融风险事件频发、经济下滑、竞争加剧、破产时代来临。那么,这些新的环境和现象到底是好是坏?还真是很难一句话说得清楚:好的一方面,是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而坏的一方面,是我们要面临选择的痛苦并为选择的结果承受代价和恶果,而这取决于银行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
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面对国际金融改革的风起云涌,面对金融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国的银行业如何开启转型之道呢?
比尔盖茨说过,银行是二十一世纪的恐龙。换句话说,生存还是毁灭,近年来是困扰银行业人士的世纪难题之一。
众所周知,马云有一句名言:“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我们身处一个颠覆不断发生的时代,而且种种颠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对银行业来说,每一次的颠覆都是巨大冲击。
其中,一个较大的变化是金融脱媒,其本质是使商业银行失去了金融融资的主导地位,银行存贷款规模的增长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以存贷款利差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银行面临经营困境。
现在看来,金融脱媒化无论从程度还是趋势上看,未来都会对商业银行带来颠覆性影响。比如,最近几年大行其道的互联网金融,严重冲击传统银行业,后者疲于招架,左支右绌。
对此现象,甚至有人提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真的必有一战吗?事实上,这种战争早已开始。
拨开迷雾,我们会发现,对银行业形成致命一击的一定是利率市场化,这才是商业银行可能破产和消灭的最重要因素。而银行一旦破产,自然会冲击着所有人的心,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如何连最信赖的银行都可以破产,那么天下还有什么是安全的?
不过,事物的发展很多时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随着《存款保险条例》于2015年5月起开始正式实施,银行的破产将成为现实,当前,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到底应该怎样迎接这个世纪挑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法则在银行业同样存在,银行只有加快进化才能避免成为“世纪恐龙”的命运。
当下,商业银行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转变时期,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积极应对挑战,在战略、管理、策略、创新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商业银行不会是“恐龙”,仍然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我国银行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转型的脚步,并且一直在路上。目前,一系列正在发生的问题需要行业人士做出解答:银行应该如何转型?银行的转型该转向何处?转型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转型升级到底先从哪个环节开始?还是同步进行?下面几大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零售银行已经成为银行输不起的转型战役
近几年来,转变经营管理模式,重塑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是各大银行的共同任务。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和认知的趋同,各大商业银行的转型几乎都采取向零售银行转型的战略。但是由于零售银行转型存在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应该向零售银行转型一直存在着争议,银行内部管理层也一直是左右摇摆的态度。
几年前,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做对公,今天吃不上饭;不做零售,未来吃不上饭”。向零售业务方向转型升级,既是银行业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经济新常态以及监管趋严态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些中小银行艰难处境下的救命稻草。
有人说,商业银行向零售转型的整体目标是:减少成本、精准营销、财富服务、高效低价、降低风险。并且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助力商业银行向零售银行转型,使其能够更精准、低成本、批量化的得到客户资源。
银行的核心价值不是有多大的资产规模,也不是有多少网点和员工,而是有多少有价值的客户。客户的价值就是银行的价值所在,所以,向零售银行转型成功的关键就是提高获取价值客户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获取更有价值的客户呢?
智能化大数据的应用、卓越化的客户体验、精准低成本营销是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卓越化的客户体验已经成为未来零售银行竞争的焦点,因为传统的服务手段已经难以保持零售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增长;很多金融机构和类银行金融机构正以极佳的客户体验和低成本营销蚕食着传统银行业中零售银行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迫使银行必须提升客户体验;银行零售业务的客户获取金融服务的行为已经从银行网点为主演变为以数字化渠道为主,因此卓越的客户服务体验也必须从全方位进行调整。那么,应该如何打造零售银行卓越的客户体验呢?答案就是凭借金融科技、信息化手段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银行技术4.0的全新发展将会带来更加极致的客户体验。
随着中国的银行业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这些转型有主动求变的因素,也有被动改变的成分,其中高收益资产越来越少是转型的重要原因。同时互联网金融场景化的冲击,也是导致银行必须转型的另一因素。为了应对外部局势变化,银行将会推出越来越多的场景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去应对这种冲击。场景金融将客户的金融服务融入到了每个人生活中的支付、消费、水电煤缴费等消费场景中,更重要的是,将以往金融服务必须通过到银行购买和办理的方式转变成通过金融场景销售相同的金融产品的方式可以更加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是对公业务作为银行利润支撑亟待强基固本
对公业务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公业务是所有银行的重中之重。
人们说,过去10年是银行业的黄金10年,实质上是说,过去的10年是对公信贷业务的黄金10年。
对公业务对银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在经济变革时期,受冲击最大的也是银行的对公业务,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对公业务受到冲击才迫使商业银行向零售银行转型,而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金融脱媒。
以前,银行信贷风险过大是由于企业融资基本来源于银行,因此,银行承担了企业融资的全部风险,当企业出现问题时风险将会向向银行积聚,从而慢慢将企业的风险全部转向银行,导致银行成为社会经济风险的最终积聚地。因此必须弱化企业融资对银行的依赖,从而减小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事实上,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就能减少银行的风险,因为企业可以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而不是永远寻求银行。可是,当银行正在为弱化金融风险而高兴时,金融脱媒似乎是黑夜中从背后捅过来的那一刀,企业绕过银行进行融资直接冲击银行的融资功能,金融脱媒已经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那么,金融脱媒对银行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总体而言,金融脱媒将整体动摇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中介在融资领域的主导地位,从而形成融资多元化主体的整体格局。首先,银行存款来源被严重蚕食,企业的资金可以去投资、去购买股票、去理财,个人的存款可以去投资股票和各种理财产品(包括互联网金融产品),银行的存款将因其急剧减少,其次,银行的贷款被替代,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私募产品筹集资金,不再对银行融资依赖,银行的优质资产流失,最后,银行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越来越难以维持生存,从而使依靠传统业务、利差收入的经营模式面临危机。
金融脱媒不仅仅是脱了银行业务的媒,更是脱掉了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业务基础。金融脱媒虽然是一种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对银行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如果中国的银行业能够因此进行重整和改革而实现重生,那么,中国银行业必将重新焕发生机。
在对公业务的转型过程中,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何处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的银行对公业务毕竟是银行吃饭的根本,任何转型都必须以对公业务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为前提。这既是银行转型的难点,也是银行转型的重点。
有人说,未来5年,交易银行将成为对公银行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交易银行被认为是“新时代的公司银行业务”,是银行管理理念和对公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形式的全面转型。交易银行承载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公司银行战略转型的三大方向——轻资本、零售化、“互联网+”的转型;通过交易银行的打造,以更先进的业务模式和“互联网+”的技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的发展。
变是银行求生的根本,变是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方式,变更是银行没有成为二十一世纪恐龙的原因,所以,从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支付结算到交易银行的发展,也体现出了银行主动求变、创造未来的理念和现实。
那么,我国的银行如何通过蜕变而创造未来呢?
我们不能仅仅简单地把交易银行理解为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和贸易融资的简单组合,而应该是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下,对各类账户及交易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全流程和嵌入式服务,通过对各种“交易”类型和场景的全新重构,要跳脱出银行的固有思维和银行的业务逻辑,围绕客户交易行为和交易账户为客户提供附加值更高、更加专业、深入、全面、系统化、价值延伸程度更好的服务。
三是在大资管时代银行理财如何走出迷局?
很多金融机构断言“人们已经进入资产配置的大资管3.0时代”,那么什么是大资管?资管即资产管理,大是一个泛指,缘由在于随着监管的不断放开,原有资管业务外延不断的拓展。
在这样的大资管背景下,资产管理监管规定频出意味着什么?互联网金融巨头与传统银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又该如何相处?
从互联网金融巨头准备“颠覆”银行,再到银行与互联网巨头达成战略合作,无不预示着中国传统金融正在向科技金融转型,在这一潮流之下科技金融未来会发展得更好,届时科技金融将助力资产管理业态的升级和发展。
高收益资产获得越来越难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要转型和解决的是如何更多的获得资产;更要解决的是如何改进我们的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同时要研究如何降低银行的获客成本、负债成本、服务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银行业在转型中要认清一种现实,即高收益资产一定会越来越少,我们不要企图去改变这一趋势,而是应该在这一大趋势下如何提高银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能力。金融大数据才是提高银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能力的未来?那么,金融行业的大数据前景怎样?
金融大数据像其他行业的大数据一样,肯定会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前景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催生出新的细分行业,如数据存储行业、数据分析行业等。金融大数据的应用不仅可以推动金融机构的战略转型,明确资源配置方向,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更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管理和运行成本,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准确把握市场营销效果,及时了解客户消费习惯和行为特征。
大资管背景下的银行具有怎样的竞争优势呢?银行又如何在大资管时代生存和发展呢?
银行大资管业务在对资产管理新规定平稳过渡以后,将全力打造集投研能力、销售能力、产品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于一身的银行资管新时代(银行2.0时代)。虽然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目前存在劣势和不足,但是银行不会放弃这一未来重要的发展契机和竞争机会。以前,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是银行的最大的创新点,那么,在以后,我们相信在巨大的改革浪潮下银行依旧能够奋勇前行,完成蜕变。
回想2017年以来的各种金融监管变局,至今历历在目。2017年对金融机构注定已经成为一个不平凡之年,并成为银行过去到未来的分水岭:一场监管风暴让银行从业人员如泰山压顶,合规风险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最大风险。如果说,2017年以前的金融机构是以创新和发展为主旋律,那么,2017年以后已经体现出合规是金融行业最大的政策导向,而2018年合规风险必将是金融机构的最大风险。
银行的轻型化正在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大资管和大投行业务是上市银行推进战略转型、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大资管”的新时代下,银行将不再是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的一个销售渠道,更不会是一个影子银行,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产管理法律主体和经营管理主体。这就要求银行必须根据新的监管要求,顺应资产管理市场新的资产配置需求,提高银行资产管理自身的产品设计能力和综合配置能力,更好地加强银行资管行业上中下游金融机构的服务整合能力,完善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整体的产品和服务功能。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将推开银行资产管理的另一扇窗,让资产管理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大资产管理时代下为银行带来核心驱动力。
资产管理新规将改变未来的金融理财产品市场格局,也将改变着银行的存款品种格局和产品创新的未来方向。从短期来看,银行的理财产品将呈现出量缩价跌的趋势,目前,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和高利率定期存款的火爆是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但是银行长期定期存款向银行大额存单分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届时银行将推出更多存款与理财功能相结合衍生性产品。
四是银行同业业务如何实现穿透式监管并解除马甲外衣
中国的银行同业业务,本身是一个特别明确的业务,但却穿上了“马甲”。为什么说是穿马甲?,是因为银行同业业务内部的人看不清,外部的人看不懂,
实际上,对同业业务监管一直在进行规范,但是同业业务却是在监管规范中越规范越发展,创新虽是发展的外衣,但盈利才是同业业务发展的动力。
同业业务大发展的黄金10年,也是我国大力推进中间业务收入的10年。当金融理论界都认为我国银行的盈利能力过分依赖于息差收入,并且普遍认为我国的金融风险是间接融资占比过大、直接融资占比过低时。那么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的黄金时代也已经到来,再加上监管政策对同业业务马甲高容忍度和保护因素。同业业务成了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业务方式。
但是随着“同业负债+委外投资+同业理财”为代表的同业套利模式基本瓦解,同业业务最好的光景已经过去。风光虽然不再,但是同业业务的创利和马甲仍然存在,银行创新与监管的博弈仍然存在。
银行通过银行同业业务的期限错配、收益错配、高杠杆率和监管套利等方式,突破了监管的现行规定和监管约束,实现了额外盈利和监管套利。这些高盈利的行为就像人们吸食鸦片一样,一旦染上就很难罢手。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也被称为“同业鸦片”。
同业业务高盈利背后所显现的是风控难题。说同业业务是银行创利的利器也好,说同业业务是同业鸦片和毒药也罢,同业业务创新背后其实是银行风险和金融风险,而这种创新也确实成为监管部门的风险控制难题。
同时同业业务面临监管去杠杆的难题,但是去杠杆并不是完全不要杠杆,监管的要义在于杠杆适度,因为同业业务的本质就是加杠杆。监管的要义和根本目的是将杠杆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这也是将整体风险控制在可控的程度之内。
同业业务的穿透式监管,以降杠杆为目的,以降通道为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会为同业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机会和可能。
五是银行人才保卫战,人工智能会干掉多少员工?
银行转型表面上转的是业务,考验的是机制和体制,依赖的是科技,但是决定能否转型成功第一因素却是人才。
曾经有一句话特别流行,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那么,在银行转型中什么最难?也是人才。人才关系到银行未来的转型成败,人才更决定着银行的未来。
而目前,银行的金饭碗却变成了泥巴碗。外界对银行的关注更多的是高薪、高收入、高利润,而银行内部人们更多的是什么?焦虑、焦虑还是焦虑。
收入下降、压力加大、监管从严、创利艰难等都不是最致命的因素,对于银行人来讲,最致命的因素是打破饭碗。在转型的过程中,在银行业转型升级必将面临阵痛的大环境下,银行的员工面临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难题也在所难免。银行的金饭碗已经成了泥饭碗,银行的人员也已经风光不再,银行的人才流失已经不可避免,银行如何应对人才保卫战才是未来重中之重。虽说人才精英的流失不可避免。如果说员工的被裁可能有主动和被动的原因,有焦虑的原因,有对未来预期不明的原因,但是银行高管的离职则更能说明银行业的人才危机。银行业的混战背后,更多是人才的争夺。
商业银行面临人才的转型挑战,除了面临业务、管理、监管的转型挑战外,更多的是对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才领导力素质的挑战。对于银行的人才之战来说,高级管理人才的竞争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正处于一个重大转型时期,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才的领导力对商业银行的转型至关重要。
银行人才局面面临转型、收入降低、压力加大、对外流失的多重冲击,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人的上岗将是对银行人才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有报告认为,智能金融带来的将是竞争边界愈加模糊的新格局,未来泛金融无处不在,金融服务与非金融服务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那么,对银行的员工来说,智能投顾未来的发展则可能会导致人力与人工智能的竞争和合作边界越来越模糊,既不会是单纯的相互竞争和替代的关系,也不是纯粹的合作组合,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人机一体化的相互依赖的关系;银行员工通过智能投顾的大数据、投资习惯分析、风险偏好理解和强大的后台产品组合支持,为客户提供全球化、专家智慧、个性化的财富管理和投资顾问,而智能投顾则通过银行员工的服务实现人性化、温馨化、有温度的服务。只有银行员工与智能投顾完美结合、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才可以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银行未来。
在人工智能银行走向我们的时候,一些网点的员工将由业务办理和处理转变了营销和服务,一些柜台人员在营业网点会就地转为营销和服务人员,如业务介绍和营销等。还有一部分柜员可以转变了理财经理、信用卡经理、个人业务客户经理等营销岗位。另外一部分柜台人员可能转为风险管理综合、档案管理、跟单服务等岗位。在转型的过程中,员工的综合能力决定着你对新岗位的适应能力和未来的竞争力。
银行战略家将成为未来银行发展的关键。面对未来发展的错综复杂,面对高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面对智能银行发展的新未来,一家银行的战略选择和制定对银行的未来至关重要。一家银行最大的失误是战略失误,最大的成功是战略的成功。有人说,如果方向选择错误,向着这个方向越努力、能力越强则失误和损失会越大,说的就是战略的选择重要性。
因此,银行需要战略家的存在,需要把握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脉搏,需要敏锐地判断银行的未来,需要有较强的战略引领力来引领银行实现未来的目标。所以,一家银行的高级经营管理者是否有战略管理能力和战略引领力,就成为未来银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六是监管升级,银行未来之路该咋走?
2016年以来,如果说有什么事情会让银行从业人员刻骨铭心,同时又有切肤之痛的话,非监管升级莫属。
监管部门一改过去温情主义的监管方式,从过去的“父慈子孝”式监管向严格监管、严肃处罚转变,银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处罚力度越来越大,而且这种严查、严处、问责已经成为未来银行监管的常态。
监管升级的不仅仅是对银行的监管,更是对监管者自身的监管。
顶格处罚态势已经形成,只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掌握趋势。态度决定一切,对监管的态度也是银行业管理者的智商和情商的综合体,顺应虽然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但可能是最笨、最有效的方法。
虽然我们一直说,银行监管机构与被监管的银行机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就像任何管理都是对被管理者的约束一样,监管也是对被监管者的约束。银行监管与被监管总是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前行。而银行与监管正是在博弈中推动了银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要说银行业与监管的博弈在世界银行史上有很多先例。世界一些大银行的成长和发展,无一不是与监管博弈的结果,因此,一部银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监管的博弈史。
而在我国,银行与监管的博弈也从来设有停止过,并通过与监管的博弈实现了瓶颈的突破而取得了发展
那么,如何超越监管并与监管博弈未来?
西方的银行监管经历了无监管、制度化监管和超越监管三个阶段。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管理已经进入制度化监管的阶段,表现为监管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各种业务制度和管理的制度的不断完善。特别是2016年以来,合规风险已经成为银行的最大风险,顶格处罚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常态,从严、从重处罚对银行的创新形成了强有力的抑制和威慑。
在这种高压监管的态势下,抑制创新、抑制套利已经成为大多数银行人的共识。在这种大监管环境下,我国的银行机构如何实现超越监管,与监管博弈未来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防止层层加码的过度监管,防止监管的过严、过重,做到有严有宽、宽严适度、管得管住、放的放开,才是监管的根本要义。
要建立和明确合规创新是第一要务的银行监管理念。要改变过去我们习惯的那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创新模式,实现在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先买票再上车”的合规性和合法性,弱化和减少不合规创新风险。超越监管不是不要监管,更不是否定监管,恰恰相反,超越监管更是要以监管的原则和监管的要求为基础,以监管政策约束银行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行为,超越监管是在监管硬约束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监管合规能力,从而提高监管的最大支持银行发展的效能。
银行要大力通过自身的制度行为影响监管行为。监管与被监管虽然被说“猫捉老鼠”的游戏,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命运共同体,毕竟监管部门也肩负着振兴和发展中国金融业的责任。所以,优秀的银行知道如何通过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影响监管的行为,影响监管对银行创新业务的理解和支持。
银行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的机制,包括治理机制和决策机制,让监管部门真正认同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创新的自我约束能力。
优秀的银行会尽可能争取对监管标准的制订权和建议权,主动适应监管、主动接受监管、主动提出监管标准、主动对监管标准提出建议,考验的是银行的合规底蕴和合规制度的认识,更考验的是银行与监管的主动博弈能力。
商业银行应该也必须是监管合规的银行,同样,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也必须超越监管,只有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监管要求的银行才能保证健康长久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控制合规风险;同样,商业银行只有超越监管、主动与监管博弈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银行转型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世纪性难题。在目前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视野下,我国的银行业只有加快转型才能面向未来,只有创新发展才能走向未来,只有提升合规创新能力才能竞争未来,只有人才战略才能赢得未来,这就是转型的要义。
麒鉴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