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银行业面临生存还是毁灭的世纪难题
生存还是毁灭,一直以来都是银行业的世纪难题。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说过,银行是二十一世纪的恐龙。
但是,真实的情况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在2013年10月30日的互联网金融全球峰会上,银监会前官员、新任民生电商董事长尹龙表示,关于“比尔盖茨说银行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恐龙”这一说法是他任职银监会时编的,并非比尔盖茨的说法。
为什么要编这句话呢?因为那个时候他在银监会只是一个处长,影响力太有限,只能假借比尔盖茨的名义说这句话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可能比尔盖茨说的话太多,他自己也可能真的不知道到底说过没说过,反正比尔盖茨由于种种原因默认了这一说法。但这句话在中国如此流行并影响深远,却是尹龙没有预料到的,更是比尔盖茨没有想到的。招行前行长马蔚华就说过,比尔盖茨的这句话给过他很大的刺激。
但是,无论是谁说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句话的流行说明这句话确实反映了银行的未来趋势和现实,那就是,商业银行确实面临着生存与死亡的挑战。进入新的世纪以来,虽然银行业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但对银行质疑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国内,从2002年《科技智囊》第7期冯宗智、杨云龙、王旭、钟伟和何帆等人提出《国有银行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论点,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就一直困绕着银行业,直到2016年《君友咨询》刊发文章《生存还是死亡,2016年中国银行业四大挑战》,生存还是死亡似乎距离中国的银行业越来越近。
一、利率市场化成为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世纪难题
1、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标志着银行业利率市场化真正到来
2018年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分论坛上就是否上调利率的问题回应道:
中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目前我们已放开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可根据基准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来决定真正的存贷款利率。其实我们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
财联社2018年4月13日报道,中国央行据悉将放宽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非正式指导。
证券时报2018年4月13日报道称,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4月1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
看来,银行的存款利率政策放开已经势在必行。
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但实施的步骤是逐步、先易后难、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
2004年,我国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5年,央行逐步开始加速放开利率的进程,放开同业存款利率;
2013年7月,我国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贷款利率全部放开,由银行和贷款人自由议价;相比于贷款利率的放开,存款利率仍然实行上限管制;
2015年10月,央行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上限,这标志着利率市场化经历了一个逐渐放开并适应的过程。
2015年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的市场化进程,原因是2013年9月24日成立的一个组织,叫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核心成员10家,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招商、兴业、浦发等,基础成员468家,几乎涵盖了我国的所有银行机构。这个机制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目的是在符合国家有关利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对金融机构自主确定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以达到维护市场正当竞争秩序,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虽然这个机制是银行业利率的一个自律组织,但是这个机制在银行利率定价过程中却有形或无形地形成了一个行业的约定和约束性作用。
事实上,存贷款利率上下限放开后,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仍然对存款利率上限构成了一定的强约束,各大银行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利率约定”,存款利率只是上浮到了40%~50%,而中小银行也只能执行这个约定,存款利率市场化仍然是双轨制,这就是易刚说的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
如今,利率市场化开放将打破有形和无形的约束,将向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迈出最大的一步。我曾经说过,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难点是商业银行存款市场的恶性竞争和市场秩序的无序,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
(1)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就是资金价格的市场化。目前,我国有三个市场化利率: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资金交易的市场化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迄今,资金交易、贷款利率已经市场化或接近市场化,而存款利率市场化关系到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是最关键的,也是影响最大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多渠道的筹资能力是对商业银行的严峻考验。
(2)利率市场化的难点是商业银行存款市场的恶性竞争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大战历来就有,存款的恶性竞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高息揽存和变相的高息揽存一直存在,如果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中小银行特别是资金来源相对难的地方银行将加剧利率市场的恶性竞争。
(3)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能力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综合服务决定市场的竞争能力,而定价能力是市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2、存款利率的适度上扬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利率的上扬是一个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存款立行”的我国,商业银行对存款的渴望和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此,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人们普遍认为会出现一个大的趋势,即存款利率会大幅度上扬,更担心会发生新一轮的银行存款大战。
(1)银行的揽储大战会呈现出更大的可能性
银行对存款的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为所有的银行都认为存款是银行的立行之本,以前有严格的存贷比考核,存款决定着银行的所有资产规模、贷款规模甚至利润规模;而存款大战也经过了很多次。以前由于实施利率管制,银行的存款大战更多的体现为非利率手段,如挖人战、关系战、费用战、贷款战、好处战等等,如有的银行开户送礼品、送油,有的银行存款一定金额后会有返现和礼品等等。
在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以后,特别是在严格的监管约束下,银行之间的非正当竞争已经受到严格的约束,银行的存款大战只能集中于利率一个手段。近几年,随着银行的金融脱媒加快,居民财富管理方式的多元化,对银行的传统存款业务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最著名的数据有三个:
一是2017年8月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2017年1~7月,住户活期存款和流通中货币总额减少逾3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较年初减少1.17万亿元,现金同期减少1.95万亿元,两项合计减少3.12万亿元,市场惊呼银行的3万亿元活期存款加现金不见了。
二是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2017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3.51万亿元,同比少增1.36万亿元。在2017年11月末的时候,人民币存款余额还有164.9万亿元,到了12月末仅剩下164.1万亿元,减少了7929亿元。2017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4.6万亿元,而2016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5.16万亿元,同比少增加了5600亿元。
三是2017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增速由2010年以前的16%下降到7.7%的历史最低值。
面对存款的巨大压力,许多中小银行存款已经出现负增长,如果存款利率上限放开,银行之间的揽储大战似乎具有了越来越大的趋势。
(2)存款利率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行
有人认为,存款利率放开以后,存款利率会大幅度上行。实际上不会,只会适度的上行。
一是银行会由于存款的巨大压力而继续开打揽储大战,利率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扬,个别银行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扬。
二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经历了2015年以来存款利率放开的洗礼,银行的共同看法是利率的大幅度上扬并不是银行业健康发展之福,所以在经历波动后,利率市场会趋于平衡。
三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涨幅度取决于利润的支持能力。毕竟银行的根本目标是盈利,存款和资产规模已经不再是银行追求的最大目标,存款利率的上涨会缩小银行的利差,从而导致银行的利润减少。在目前商业银行利润实现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所有的银行能够进行利率大战的资本能力都相对有限。
从现实看,2018年4月中旬以来,为吸引存款,多家商业银行上调了大额存单利率,目前各大银行的利率水平最高的是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2%,上浮比例为16.36%。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五大国有银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就是基准利率。一些中小银行直接上调了存款利率,有的地市商业银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达到了5.4%,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资金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价格代表的是需求,存款利率高的说明资金紧张的程度。大银行存款规模大,业务全国经营,存款的组织相对容易,即使局部出现资金和存款紧张的情况,回旋的余地也大,所以,资金的紧张程度没有那么严重。小银行存款规模较小,只有几百亿甚至100亿元以下,经营的区域也只在省内甚至地市内,一旦出现资金紧张回旋余地不大,所以只能打利率价格战。但是,由于存款利率过高导致资金的成本过高,会严重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如果贷款利率难以上浮到一定程度,存款的高利率就不可能持续的。
3、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将成为主要竞争手段
在2015年10月央行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上限前的2015年的6月,人民银行就出台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个人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机构投资人认购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1000万元。大额存单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
2015年6月,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浦发等9家银行在6月15日起参与发行首批大额存单。有分析人士指出,大额可转让存单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标准化产品,有取代定期存款的效应,将会对中短端存款利率形成较大冲击。根据多家银行披露的信息,首批大额存单的发行利率最高较基准利率上浮40%。
有意思的是,2016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将其中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修改为不低于20万元。
银行的大额存单,也叫CD,是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发行的一种大额存款凭证。大额存单本质上仍然是储蓄的一种,保本保息,风险程度与定期存款相同。所以,利率市场化以后,大额存单利率由于上浮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存款产品。
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不仅仅是丰富了银行的资金来源方式,甚至已经成为银行揽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是指投资者将合法持有的人民币或外币资金存放在银行,由银行通过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期货等),将投资者收益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的具有一定风险的金融产品。
结构性存款对银行来说是在存款科目,但本质上相当于保本理财,所以结构性存款是保本,对稳健性投资者是合适的;而且结构性存款的收益较高,一般是在一定的浮动区间,银行不保息;目前收益率多在3.5%~4.3%。2017年以来,在银行存款脱媒和大资管新规取消刚性兑付的情况之下,结构性存款成为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和存款大战的主要手段,即使以零售见长的招商银行也在发力结构性存款,近期其个人结构性存款182天期收益高达4.35%,365天期高达4.4%,上浮基准利率幅度超200%;而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的同类产品价格普遍更高,达5%左右,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相当。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底,中资大型银行(工、农、中、建、交、邮储、国开行)个人结构性存款规模约1.5万亿元,较上年1月的0.97万亿同比增加55.1%;中资中小型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规模约1.6万亿元,较上年1月的0.98亿元同比飙涨62.86%。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商业银行的个人结构性存款从1.95万亿元陡增至3.1万亿元,涨幅高达59%。在对公单位方面,截至2018年1月底,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凶猛扩张至3.57万亿元,大型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则为1.3万亿元,两者分别同比上涨38.49%%与5.87%。截至2018年1月,中资全国性银行的对公对私结构性存款规模高达79763.88亿元,接近8万亿元大关。无论个人还是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的快速大增都是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最大可能方式。
最尴尬的要数银行理财的未来。理财产品的发展已经为未来的市场化利率明确的标杆,从2004年至今,银行理财规模从千亿元迅猛扩张至近30万亿元,成为百万亿的大资管中的绝对霸主。应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居民对高收益金融产品的追求,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其比存款更高的收益和刚性兑付,而如今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大部分在5%左右。
在所有的金融理财产品中,银行的收益率不是最高的,却是最受欢迎的,原因在于银行的理财产品相对安全:一是以前银行做的理财产品保本的比较多,对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强;二是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中,银行的资产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强,符合稳健要求;三是以前的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最好的是保本保息的,其次是保本的,所以银行的理财产品比存款有更高收益,同时风险很低。
但是利率市场化以后,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者如果能在存款上获得与理财产品相当的收益,人们还会购买理财产品吗?特别是监管部门要求打破刚性兑付以后,银行理财还会是人们的选择吗?2018年以来,结构性存款大的发展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未来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和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存款大战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三个品种可能发生大的结构性变化。
二、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面临质量和效率的挑战
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拉开大幕。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质量和效率,调整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供给活力,改革的目标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能力。而商业银行相对市场化程度较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业银行将形成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挑战。
1、商业银行现有的规模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我国商业银行历来追求规模的扩张,求大胜过求好;甚至一度曾经认为银行也是“大而不倒”,所有的银行都走在求大的道路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规模超过五大国有行为荣,地方性商业银行以在规模上超过全国性银行为乐,五大国有行则以规模成为世界最大为荣。但是,如果供给侧改革阻断了银行规模扩张的道路,银行应该如何发展呢?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和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依赖于GDP的增长速度,依赖于我国强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而实现了银行存款规模和资产规模的膨胀式、快速、野蛮式的扩张。从2003到2013年,是银行业发展的黄金10年,198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1亿元,1990年达到4517亿元,增长了3.95倍;2000年达到32918亿,比1990年增长6.29倍;2010年达到251684亿,比2000年增长了6.65倍;2014年达到512761亿,比2010年增长了一倍,比2000年增长了14.58倍。投资的快速扩张支持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两端的供给规模的快速增长。2002年,社会融资总规模增量仅20112亿元,到2013年达到最高的173688亿元,尽管2015年有所下降,仍然达到15.41万亿元。2015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38.14万亿元。与此同时,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在2012年末达到133万亿,是2002年的5倍多,利润1.5万亿,是2002年的近50倍,贷款余额67万亿,是2002年的4倍多。2015年底银行业总资产194万亿,比2012年增长了45.86%,贷款余额98万亿,比2012年增长了46%。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行,国务院已明确提出,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当前,我们已经是放弃经济增长的保8目标,甚至已经放弃了保7,以6.5%为经济增长的底线和目标,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中固定资产投资拉动、GDP增长拉动的扩张将不可持续,外延式、粗放式经济增长将转变为内涵式、有效性增长。对商业银行而言,依赖于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无论是资产供给还是负债供给的规模膨胀式、快速、野蛮式的扩张的黄金10年早已过去。银行现有的存款和贷款的增长方式都面临挑战。
2、商业银行原有的存款和资产增长模式面临挑战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就是银行的生命。那么,如果银行的存款增长受到了制约,无疑就要了银行的命。
有人说,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差距是经营管理理念的差距,但实际上,二者的经营管理理念所差无几,时间差距不会超过三个月,只是真正的实施却相距甚远,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已经应用到管理系统和经营发展实践中,而我们的经营管理理念还停留在说的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原始的业务模式,以存款、资产规模扩张牺牲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以存款、贷款增长为主的考核方式弱化了银行盈利结构的改善,以资产的大投入拉动负债的方式加大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以费用和激励大投入的方式弱化了商业银行员工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要求。很显然,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以资金价格、费用投入、资产扩张、新兴业务等方式推动银行资产和存款规模快速增长和野蛮式生长将难以为继。
根据2017年各上市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上市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在内的三类银行总资产规模增长全面放缓,6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速为7.33%,与2016年同期11.01%相比下降了3.68个百分点,增速降低了近三分之一;而8家股份制银行以及20家城农商行的总资产增速相较2016年同期以两位数的百分比骤降。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从2016年的18.51%降到2017年的3.29%,增速降低了15.22个百分点;城农商行从2016年的23.02%降到2017年的12.13%,降低了10.89个百分点。
从存款的增长看,银行存款增长也难以为继。一些银行存款环比出现负增长,有的上市银行存贷比超银监会规定的75%的红线,还有一些银行也已经接近监管“红线”。
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冲击着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
企业贷款怕出现不良,而银行更害怕自己的贷款成为不良。
不良资产过高会影响银行的资金周转。银行出现不良资产会使银行的信贷资金大量沉淀,造成商业银行经营缺乏活力,效益低下,甚至前景令人担忧。当银行无法进行贷款回收时,可能会出现银行支付困难,影响银行声誉。
不良资产过高造成银行的资产损失。不良资产过高,即使有抵押和担保也可能不会全部回收资金,从而对银行资金带来损失。
不良资产过高导致银行利润减少、费用增加,贷款利息无法收回,这部分资金的利息及其他相关费用仍然要支付;银行出现的不良要计提拨备,从而影响银行的利润。按照监管的规定,拨备覆盖率要达到150%,如果这家银行出现100亿元的不良,就要计提至少150亿元的拨备。而拨备的计提则会从银行的利润中列支。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得到快速扩张,但供给侧改革的结构调整、兼并重组、僵尸企业潮的来临,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管理压力将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的下行,商业银行不仅面临资产荒,好的资产越来越少,高盈利资产越来越少,资产质量呈逐步下降趋势,不良资产呈现出剧烈上升的局面。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不断变化,2011年下降15.31%,2012年增长2.02%,2013年增长9.46%,2014年增长21.87%。2015年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7%,不良贷款率1.94%,比上年提高了0.34个百分点。2017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4%;关注类贷款余额3.41万亿元,关注类贷款率3.49%。
与之相应的是,商业银行的利润由于原来每年上涨20%~50%下降到近乎零增长。2018年7月1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银行业总体经营稳健,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7477亿元,同比增长6%,而2016年的利润增速仅有3.5%。这是因为2017年与2016年相比不良资产出现企稳的结果。
商业银行供给资产质量的风险加大将导致两升、两增、三降的局面:两升即不良资产、逾期欠息贷款双升;两增即拨备、核销双增;三降是指利润增长、ROA、ROE下降,考验商业银行的持续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不良资产的处置能力。
4、客户流失挑战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
商业银行的最大价值是客户,有多少客户资源就有多大的生存能力。
近几年银行出现的“资产荒”本质上就是银行面临的客户荒,特别是优质客户荒,从供求两端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质量和效率。本来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和经济升级换代时期,一批以前的好客户、优质客户将消失,而一批中等客户将成为差的客户,所以,好客户越来越少,差客户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来源和资产质量。
同时,近几年,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不断受到其他机构的侵蚀,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机构以及财务公司等非银行机构快速渗入商业银行业务,小额信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P2P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更是赤裸裸在办理银行传统业务。当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使一批原有的银行客户甚至大客户流失时,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正逐步削弱,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成为目前面临的一大课题。
5、商业银行的资产荒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虽然供给侧改革并不必然造成“资产荒”。但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结果,必然导致资产去泡沫化。2015年以来的“资产荒”对商业银行来讲确实带来了真正困难。银行能够轻易找到的高收益低风险的资产越来越少,好的企业越来越少严重影响银行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资产荒”又导致银行的资金难以有效使用,不能为银行带来更高的利润。银行理财收益率降低是商业银行面临“资产荒”的必然,而宏大的银行理财规模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好的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将导致资金的大量流失,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监测统计结果,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共有47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包括外资银行)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122290只,年内增速居于高位;而存续规模估计为28.88万亿元,较年初的规模29.05万亿减少0.17万亿元。这与大家一般认为我国银行业的理财规模将近30万亿元相近。如此大规模的理财规模是以4%~5%的资金成本取得的,如何将这些理财资金实现更好的资产配置是商业银行的难题,特别是新的监管规定要求不能刚性兑付后,商业银行寻找可使用的高收益资产越来越难。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客户金融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用户需求更加多元化,注重产品内涵的有趣化、个性化、定制化元素。科技金融领域的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逐步从概念走向成熟并开始商业化,正带动全球新一轮生产效率变革浪潮,未来将深刻改变金融行业格局。
商业银行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转变时期。但商业银行不是“恐龙”,只要积极应对挑战,在战略、管理、策略、创新等方面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理由相信,商业银行仍然会迎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