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的下一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本书的研究思路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后,2016年开始了去杠杆,至2018年年中,从总体上看“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在总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杠杆结构也呈现优化态势”王观.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 [N].人民日报,2018-07-23(01).。2018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业成本……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8-07/31/content_5310829.htm, 2018-07-31.2018年8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明确指出:“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中国政府网.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 [EB/OL].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8-08/03/content_5311456.htm, 2018-08-03.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新华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2/21/c_1123887379.htm, 2018-12-21.此时,虽然去杠杆的总体方向仍然没有变,但去杠杆的思路、力度、重点等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调整。

与此同时,在去杠杆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并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如2018年4月至当年年底,债券市场中企业信用债券尤其是民营企业信用债券违约事件快速增多。对此,有分析认为,去杠杆变成了民营企业去杠杆。企业信用债券违约大规模爆发的原因是:在去杠杆过程中,伴随着货币政策持续稳健中性而实质上偏紧,金融严监管,社会融资规模、M2增长速度持续走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也在逐步偏紧,外部融资困难,偿债压力较大,导致违约事件发生。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去杠杆过程中确实出现了新的问题,而我国主动去杠杆的目的不仅是降低杠杆率,更重要的是解决高杠杆和杠杆率快速提高背后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分析研究去杠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后续去杠杆过程中要减少或杜绝出现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后续如何实现稳杠杆,充分利用杠杆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上述考虑,本书的研究思路是:第一,回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杠杆的历程。阐述政府、企业、居民三个非金融部门依次快速加杠杆的过程,并分析非金融部门加杠杆背后的金融支持方式变化,从而明确金融部门加杠杆的过程。第二,回顾2016年以来去杠杆的做法与成效。总体上分别分析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去杠杆的做法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去杠杆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结合2018年4月开始的企业信用债券违约大量爆发,以及股权质押风险,分析去杠杆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第三,阐明对杠杆和杠杆率的认识,理性看待我国的杠杆率特点与成因,从全面去杠杆与结构性去杠杆、好的去杠杆与坏的去杠杆、主动去杠杆与被动去杠杆、短期去杠杆与长期去杠杆等方面比较去杠杆的思路选择。第四,分析进一步去杠杆所面临的环境约束,从经济、社会、体制方面讨论去杠杆所面临的环境约束。第五,分析去杠杆的政策选择与组合。结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监管政策、行业和区域政策、法律法规等分析去杠杆的政策选择与组合。第六,从去杠杆的角度对宏观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讨论,分析在成功实现稳杠杆之后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二)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研究主题,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七章,具体是:

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重点讨论了杠杆与杠杆率的界定,我国杠杆率的变化历史和现状,全书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为加杠杆的历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从4万亿元投资计划开始,国内宏观经济调控中宽松的刺激政策一再出现,M2快速增长,宏观流动性充裕,加上债务为主的融资结构,以及基础货币供给方式由外汇占款调整为公开市场操作等因素娄飞鹏.去杠杆研究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123-141.,共同推动我国的杠杆率快速提高。总体来看,在2008—2016年杠杆率快速提高期间,杠杆率增长速度也呈现出波动的特点,根据加杠杆的速度和主要驱动因素,可大致认为在2009年、2012—2013年、2015—2016年形成三轮加杠杆高潮。在三轮加杠杆高潮中,虽然都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房地产企业快速加杠杆,导致资金大量流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领域,但每一轮加杠杆高潮中都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金融部门,金融同业合作增多,影子银行快速扩张,对国内杠杆率提高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本章主要从2008—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梳理回顾入手,分析在此期间的三轮加杠杆高潮,并对三轮加杠杆高潮进行比较。

第三章为去杠杆的历程。高杠杆率尤其是杠杆率快速提高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导火索。高杠杆率往往意味着债务偿付能力下降,杠杆率快速提高往往意味着难以有效开展资金腾挪偿付债务。我国的杠杆率在2008—2016年快速提高,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绝对水平较高,其中也蕴藏了较多的风险,凸显了去杠杆的必要性。2016年下半年,我国开始实施去杠杆,通过及时出台多项政策,杠杆率快速增长的态势在2017年得到较好控制。作为主动的政策选择,去杠杆的目的不是单纯降低杠杆率,更重要的是排解杠杆背后的风险,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然而,进入2018年以来,由于前期去杠杆的速度太快,去杠杆政策间缺乏协调,政策相互叠加共振所引发的问题逐步显现,让各界对此开始重新思考。本章从阐释去杠杆的必要性出发,介绍2018年以来去杠杆的主要做法,结合统计数据描述去杠杆的成效,最后分析快速去杠杆所引发的新问题。

第四章为理性看待杠杆及其加和去。对杠杆要理性看待,其出现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标志。杠杆率高低与风险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杠杆率高并不必然意味着风险较高,杠杆率低也是如此。我国在2008—2016年经历了快速加杠杆,这个过程不仅导致杠杆率提高,还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也反映出经济金融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2016年下半年,我国开始去杠杆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去杠杆思路也值得深入研究思考。从金融周期的角度看,加杠杆时期对应金融周期的上升期,去杠杆时期对应金融周期的收缩期。金融周期周而复始,因而杠杆也具有周期性。也正是如此,理性看待并深入研究2008年以来杠杆率情况,可为后续做好杠杆管理提供借鉴。本章从理性看待杠杆和杠杆率、理性看待杠杆率的特点与成因、理性看待去杠杆的思路选择三方面展开分析。

第五章为进一步去杠杆的环境约束。杠杆充分利用了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且杠杆本身意味着对资源的占有,各类经济主体都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加杠杆,加杠杆更多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加杠杆过程中也隐含了较多的风险,需要及时去杠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杠杆率快速提高,2016年下半年开始去杠杆并取得明显效果,但非金融企业部门、地方政府杠杆率结构性较高,以及家庭部门杠杆率快速提高的问题仍然存在,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去杠杆工作,真正通过去杠杆来纾解经济金融风险,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然而,总体来看,我国在进一步去杠杆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外部环境约束,不仅是已出现的信用债券违约和股权质押风险暴露问题,还有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具体包括经济领域的转型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问题,社会领域的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扩大问题,体制机制方面的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以及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第六章为下一步去杠杆的政策选择。我国杠杆率快速提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去杠杆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而且去杠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力量协同推进,各种政策有机配合。货币政策作为总量型调控政策,在去杠杆过程中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而是要松紧适度,为去杠杆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财政政策要积极发力,可通过增加政府部门债务来转移私人部门债务,也要采取减税降费政策降低私人部门税费负担,提高私人部门盈利能力,还要理顺财政体制,清晰界定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债务。金融监管政策要更加科学有效,强化功能监管,弥补监管空白,减少监管套利,推动金融机构持续稳健发展。行业和区域政策要合理优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台科学的行业和区域发展政策,尤其是对产能过剩行业和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业要严格控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法规要持续完善,为通过合理方式去杠杆提供法律保障。

第七章为以高质量发展平滑杠杆周期。本章从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积极做好各项政策的协调使用等5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平滑杠杆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