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本节知识结构图
本节知识结构图如图2-9所示。
图2-9 本节知识结构图
本节内容提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货币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分析了各自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评价,全方位地介绍了西方关于收支调节的几大主要理论。
本节关键术语
弹性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
一、弹性分析法
(一)弹性分析法的产生
在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后,各国(地区)纷纷实行竞争性的贬值以扩大出口,导致汇率变动异常频繁,给国际收支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注意。
弹性分析法,即弹性论,是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它根据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来分析如何利用本币贬值来改善本国国际收支。其前提是将一国(地区)国际收支简化为贸易收支,不存在资本流动等其他项目,并假定国内外商品的价格不变,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为无穷大。该理论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由阿巴·勒纳、琼·罗宾逊等人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二)弹性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的假设前提如下:
(1)假定其他条件(如收入、偏好等)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的影响。
(2)贸易商品的供给几乎有完全弹性(无穷大)。
(3)充分就业和收入不变,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及其替代品价格水平的函数。
(4)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该理论把调整汇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而考察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就是考察汇率变动对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的影响。出口总值等于出口价格乘以出口数量,进口总值等于进口价格乘进口数量。我们主要从贬值的角度(汇率下降)说明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一国(地区)的货币贬值,其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将下跌,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将上涨。这有利于一国(地区)商品的出口,并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改善该国(地区)的国际收支。但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弹性:一是出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二是出口商品的价格供给弹性;三是进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四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供给弹性。
假定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贬值的效果取决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的进出口需求数量的变动。如果数量变动大于价格变动,即需求弹性大于1;数量变动小于价格变动,即需求弹性小于1。具体来说,从出口商品来看,一国(地区)货币贬值引起的该国(地区)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会刺激外国对其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出口收入增加。如果价格下降而使出口增加带来的收入等于价格下降减少的收入,那么该国(地区)国际收支不会改善;如果价格下降而使出口增加带来的收入大于价格下降减少的收入,则该国(地区)国际收支可以得到改善。
此外,从进口商品来看,一国(地区)货币贬值,会使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涨,在该国(地区)对进口商品需求存在价格弹性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进口商品量,从而减少一部分进口开支。由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进口商品的支出费用额外增加。这样如果价格上涨而减少进口量节省的进口支出等于因价格上涨带来的额外进口开支,则汇率下降无法起到减少进口总值的效果,从而也就无法改善国际收支。如果价格上涨而减少进口量节省的进口支出大于因价格上涨带来的额外进口支出,则汇率下降可以起到减少进口总值的效果,从而使一国(地区)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建立国际收支的简单数学模型,假定B为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收支,X为本国出口量,M为本国进口量,Px为以本币表示的出口品价格,Px∗为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品价格,PM为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PM∗为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品价格,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这样以本币表示的本国贸易收支为:
如果dB/de<0,货币贬值将会改善国际收支。证明如下:
由,得
那么:
当|EX+EM|>1,则dB/dP < 0,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
当|EX+EM|=1,则dB/dP=0,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没有影响。
当|EX+EM|<1,则dB/dP > 0,货币贬值将恶化贸易收支。
这里的|EX+EM|>1就是汇率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如果马歇尔-勒纳条件能够成立,即本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弹性和进口需求价格弹性足够大(两者之和大于1),则该国贸易收支状况会因本币贬值而得到改善。注1
注1在分析中,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为无穷大,事实上也就是假定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供给曲线为水平线,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保持不变,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保持不变。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推广到更为广泛的情形,在贸易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有限的假定下,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状况的条件将变为:
该条件被称为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Bickerdike-Robinson-Metzler Condition)。其中,ηx和ηm分别为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上式中,令ηx和ηm同时趋向于无穷大,则:
可见,马歇尔-勒纳条件实际上是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的一个特例。
弹性分析法研究的另一个主题是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地区)出口商品物价指数与其进口商品物价指数之比,比值下降,表示贸易条件恶化,同样数量的出口能买到的进口商品减少;比值上升,表示贸易条件改善。该学说认为,贬值的贸易条件与供给需求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情况来考察,贬值后:
(1)在供给弹性趋于无限大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上涨,出口价格不变;或者以外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不变,出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将会恶化。
(2)在供给弹性无限小(等于0)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不变,出口价格上升;或者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不变,进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可以改善。
(3)当需求弹性趋于无限大时,以本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升,进口价格不变;或者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不变,进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可以改善。
(4)当需求弹性无限小时,以本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不变,进口价格上升;或者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不变,进口价格上升,贸易条件将会恶化。
显然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效果要看供给需求弹性的大小。一般而言,贬值究竟对贸易条件的作用取决于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的乘积(SX×SM)与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乘积(EX×EM)的大小关系:
当SX×SM<EX×EM,贬值能改善一国(地区)贸易条件;
当SX×SM>EX×EM,贬值会恶化一国(地区)贸易条件;
当SX×SM=EX×EM,贬值后贸易条件不变。
(三)对弹性分析法的评价
弹性分析法是在国际金本位全面崩溃及20世纪30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之所以在西方国际金融学界久盛不衰,成为当代西方国际收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于它适合了当时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需要,并在许多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弹性分析法指出只有在一定的进出口供求弹性条件下,货币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它反映了国际收支的实际情况,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能改善贸易收支的片面看法,这些结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该理论只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只考虑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如收入等)保持不变。但实际上,其他条件并非一成不变的。
(2)应用该理论可能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弹性的估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进出口商品的种类繁多,结构也经常会变动,难以测算。其次,进出口商品供求的变动不仅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还会受到国民收入等诸多经济因素的影响,测算弹性时很难把价格变动对进出口商品供求的影响从诸多经济因素中分离出来。最后,弹性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在实际估算弹性值时,确实会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3)该理论没有涉及国际资本流动,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的今天,其局限性就表现得非常突出。实际上,本币贬值不仅会影响到贸易收支,还会影响到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本币贬值对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影响,取决于人们对汇率变动趋势的进一步预期。如果人们预期本币贬值已经纠正了本币的定值过高,本币贬值就会刺激国外资金的净流入,使本国国际收支状况得以改善;如果人们认为初期的本币贬值只是一系列贬值的开端,这反而会造成资本的净流出,使该国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乃至整个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4)该理论采用的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在现实世界中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则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本币贬值由于时滞效应不会立即引起贸易量的调整,贸易收支反而会恶化。但是,如果引入时间因素考虑本币贬值的中长期效果,则本币贬值已不仅会通过相对价格变动影响贸易收支,还会通过国民收入、货币供应量和绝对价格水平等诸多经济变量的变动对贸易收支产生巨大的影响。
正是由于存在以上的局限性,国际收支弹性论常常被认为是较为肤浅和不够全面的。要对国际收支问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必须考察国际收支与整个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也成为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国际收支乘数论和国际收支吸收论的理论出发点。
二、吸收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又称支出分析法,即吸收论,以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从一国(地区)的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关系研究国际收支的调整问题。它是詹姆士·米德和西德尼·亚历山大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
(一)分析原理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是:
Y=C+I+G+(X-M)
Y表示国民收入,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从这个公式可以得出:
A=C+I+G
X-M=Y-(C+I+G)=Y-A
因此,国际收支=贸易收支=总收入-总支出,总支出,即国内资源的总吸收(A)。一国(地区)的国际收支差额(B)就是国民收入与国际吸收的差额,即B=Y-A。
如果Y>A,说明国际收支顺差;如果Y=A,说明国际收支平衡;如果Y<A,说明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总收入等于总吸收,顺差意味着总收入大于总吸收,逆差意味着总收入小于总吸收。因此,一国(地区)国际收支最终是要改变收入或吸收来调节的,调节的方法无非是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前者称为支出转换政策,简称转换政策;后者称为支出减少政策,简称吸收政策。按照米德的两种目标,就必须同时运用转换政策和吸收政策两个工具,即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减少对贸易商品的过度需求,由于价格刚性,需求的减少将导致供给过多,还要运用转换政策来消除非贸易商品的过度供给,抵消吸收政策的不利影响,这样贸易商品的供求相等,非贸易商品的供求也相等,就整个国家来说,总吸收等于总收入,达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专栏2-6 米德难题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如果想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均衡,必须运用收入和国际收支两个不同性质的政策工具。收入政策指财政和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政策包括汇率政策、贸易保护政策和外汇控制政策等。其中,任何单一的政策工具都不可能达成经济的内外同时均衡。要达成内外均衡必须要有政策组合。
根据米德的理论,要想保持固定汇率制度,就必须实施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也就是控制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据此推论,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资本的自由流动会最终冲垮固定汇率制度。因此,在固定汇款率制度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之间存在一个“二元冲突”,即用一种政策来实现两种平衡的“米德难题”。
资料来源:转引自J.E.米德.国际经济政策理论[M].石士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二)贬值的效应
吸收分析法认为,一国(地区)国际收支最终都是通过收入或吸收来调节的。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实际效果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贬值对实际国民收入引起的变化;二是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三是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
货币贬值对收入的直接效应主要体现为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
(1)闲置资源效应。在非充分就业情形下,贬值可以刺激国外对出口商品的需求,使闲置资源转向出口部门,从而扩大出口,改善国际收支。出口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增长,只要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即吸收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国际收支就可以改善。吸收分析法还强调“乘数”的作用。通过乘数作用,扩大出口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从而提高国内消费和国外进口,由于进口增加量小于出口增加量,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可以逐步扭转。
(2)贸易条件效应。贬值产生的结果是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以外币表示的进口价格的下降幅度。这是因为出口商品往往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商品,它受贬值的影响就比进口商品大。这样贸易条件将恶化,从而引起国际收支恶化。只有边际吸收倾向大于1,反向的贸易条件效应才会有利于贸易差额的改善。
(3)资源配置效应。假定贬值导致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上升而出口价格不变,则贸易条件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资源从国内生产率相对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部门移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抵消贸易条件的恶化,净结果会使实际收入提高。因为如果货币贬值前资源配置处于非最优化,则由于货币贬值影响资源配置,导致进口替代,或者出口商品生产量提高,结果是国内产品净增加。
当一国(地区)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没有闲置资源用来扩充生产,因为国民收入不能增加,则贬值只能通过压缩吸收来改善贸易收支,吸收减少的结果,一方面使进口商品的国内需求下降,从而减少进口;另一方面使出口商品的国内需求下降,从而增加出口数量。但吸收政策会减少对非贸易商品的需求,这就需要采取支出转换政策使非贸易商品的供需相等,以保持内部平衡。倘若贬值增加需求的压力,吸收不能减少,那么贬值的直接后果是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亚历山大把贬值直接的吸收效应分为以下几种:
(1)现金余额效应。假定货币供给不变,货币持有者纵向将自己的实际资产的一部分以货币持有,这样随着物价的上升,他们会通过减少支出、出售其他资产来增加名义货币金额的积累,以维持原有的实际货币余额,这会引起资产价格的下跌和利率的上涨,并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这样现金余额效应或者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或者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
(2)收入再分配效应。这一效应表现为物价上涨先于工资的提高,从而使物价转变为企业家的利润;物价上涨使收入从固定货币收入集团转移到社会的其他集团手中;物价上涨使实际收入的一个更大部分转变为政府的税收;在收入从高边际吸收倾向向低边际吸收倾向移动的情况下,对外贸易差额将得到改善。但也要看到,第一个转变并不会减少吸收,因为利润的增加使吸收投资增加。政府总希望边际吸收低,因此税收的增加可以极大地影响吸收与收入的关系,从而影响对外贸易的差额。
(3)货币错觉效应。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更多地注意物价而不是注意货币收入。尽管人们的货币收入按比例上升,但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减少购买和消费。这显然有利于对外贸易差额的改善。
(4)其他的各种直接吸收效应。这些效应中有的对改善外贸差额有利,有的对改善外贸差额不利。例如,物价上升的预期导致吸收的增加,而至少在短期内不利于外贸差额的改善。如果投资品大量来自国外,那么本国货币贬值后会比贬值前减少进口,其他进口品也是如此。
根据以上的分析,货币贬值只有在它能增加产量(收入)或减少吸收(支出)时,才是有效的。一般来说,贬值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来压缩国内需求,把资源转向出口部门,这样才能成功地改善国际收支,保持内部和外部的平衡,因此吸收分析法具有强烈的政策配合含义。伴随贬值采取的经济政策,在非充分就业时,应以膨胀为主,尽量扩充生产;在充分就业时,应压低国内吸收,减少逆差。因此,吸收分析法着重于国内需求水平而不是相对价格水平,这是它与弹性分析法不同的地方。此外,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一般均衡的基础上,它比弹性论的局部均衡分析前进了一步。
(三)政策主张
根据上述理论公式,吸收分析法主张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无非是改变总收入与总吸收(支出)的政策,即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国际收支逆差表明一国(地区)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即总吸收超过总收入。这时就应当运用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减少对贸易商品(进口)的过度需求,以纠正国际收支逆差。但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减少进口需求的同时,也会减少对非贸易商品的需求和降低总收入,因此还必须运用支出转换政策消除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使进口需求减少的同时收入能增加。这样使贸易商品的供求相等,非贸易商品的供求也相等;需求减少的同时收入增加,就整个经济而言,总吸收等于总收入,从而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吸收论特别重视从宏观经济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它认为,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只有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即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例如,出口扩大时,出口部门的投资和消费会增长,收入也会增长。乘数作用又引起整个社会投资、消费和收入多倍增长。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只有当这个百分比小于1时,整个社会增加的总收入才会大于增加的总吸收,国际收支才能改善。
(四)对吸收分析法的评价
吸收分析法是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并提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而不是从相对价格关系出发来研究问题,这是它与弹性论的重大差别所在。就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而言,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的,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将国际收支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诸多变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克服了国际收支弹性论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较之弹性分析法前进了一大步。而弹性分析法则是建立在马歇尔等人建立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就货币贬值效应来讲,吸收分析法是从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相对影响中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而弹性分析法则是从价格与需求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
吸收分析法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趋向。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在采用货币贬值的同时,若国内存在闲置资源(衰退和非充分就业)时,应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收入(生产和出口);若国内各项资源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状态,经济处于膨胀时,应采用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减少吸收(需求),从而使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同时达到平衡。
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该理论是建立在国民收入会计核算恒等式基础上的,并没有对收入、吸收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令人信服的逻辑分析。实际上,收入与吸收固然会影响贸易收支,但反过来贸易收支也会影响收入与吸收。第二,吸收分析法对本币贬值效应的分析有两个重要的假定,即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和生产要素的转移机制运行顺畅,这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三,吸收分析法同样忽略了资本流动在国际收支中的作用,仍然把贸易收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从宏观角度看,它具有不够全面和自相矛盾的地方。
不过吸收分析法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它指出弹性分析法的缺点,但吸纳了弹性分析法的某些合理内容;另一方面,它指出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宏观原因并注意到了国际收支失衡的货币方面因素。因此,吸收分析法成为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的先驱。
三、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货币主义的兴起而出现的。货币分析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蒙代尔、约翰逊和福兰科尔。
(一)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货币分析法的基本经验假定如下:
(1)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一国(地区)货币需求是收入、价格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在长期内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2)贸易商品的价格主要是外生的(至少对效果来说是如此),在长期内,一国(地区)价格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
(3)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
这三个假定意味着,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社会中,产量和其他决定因素不变,如果货币数量低于希望的存量(货币余额),那么各个经济单位就要寻求额外的货币余额。就一国(地区)来讲,它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盈余吸收外国货币来恢复均衡。金融当局不能控制国内居民持有的货币量,但它能限制国内信用的膨胀,迫使人们削减支出来控制国际收支。因此这种分析法并不强调贬值的作用,而是强调货币政策的运用。在金融当局调节货币供给达到适当水平时,国际收支也就趋于平衡。他们认为,国际收支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影响国际收支的根本因素是货币供应量,只要保持货币供给的增加与真实国民收入的增长相一致,就可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与稳定。
货币需求(Md)是收入(Y)和利率(r)的稳定函数。
Md=f(Y,r)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地区)的货币供给(Ms)包括两个部分:国内创造部分(D),这是通过银行体系创造的信用;来自国外的部分(R),这是经由国际收支所获得的盈余(国际储备)。
Ms=D+R
例如,如果某国一位出口商人收到外币付款,他会将该笔付款送到一家商业银行兑换成本国货币,并存入其银行账户。如果这家商业银行用不着外币,则会将外币送到中央银行去兑换成本币,于是中央银行积累了国际储备,而国际储备的积累会引起基础货币的扩张。这表明,外国货币会转化为本国国际储备,并导致本国货币发行量增大。正是基于这一点,货币分析法已经将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都包括在一国(地区)货币供给量中。
假定在长期中货币需求等货币供给,即:
Md=Ms
由此可以导出最基本的方程式:
R=Md-D
由于R可以视为一国(地区)国际储备,因此货币分析法强调国际收支对储备的影响。国际收支差额意味着官方储备的增减,它等于本国货币需求减本国创造的货币。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的流失)是由国内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顺差(国际储备的增加)是由货币需求过多造成的,因此国际收支是与货币供求相联系的一种货币现象,它是一国(地区)货币供给的自动调节机制。因为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额反映为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项目”的变化,国际储备的变动会影响国内外的货币供给,所以它只分析“线下的”交易,而把国际收支的货币调节放在首位。
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平衡就是自主性项目达到平衡,储备项目没有变化。储备货币国只要遵守货币主义者提出的“单一规则”,将货币供给的增加量稳定在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的同一水平上(使Md=Ms),就能经常保持国际收支的稳定。
弗里德曼长期主张浮动汇率制,因为根据货币分析法,在自由浮动制下,没有储备转移情形,货币供给完全是在各国(地区)金融当局的控制之下。汇率是否变动,取决于两国各自的货币增长与真实国民收入增长的差距是否相等。如果相等,汇率不变;如果不相等,差距大的一国(地区)货币下浮,差距小的一国(地区)货币上浮,于是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平衡。这样各国(地区)就可以根据国内需要执行稳定的货币政策。
(二)贬值效应
在充分就业情形下,贬值意味着商品价格的变动,贬值国的国内价格上涨,升值国的国内价格下跌。
物价变动意味着实际现金余额的变化,贬值国的余额减少,因而压缩支出;升值国的余额增加,因而扩大投资和消费。
实际现金余额的变化将通过贸易差额而逐渐消失,即由贬值国的贸易盈余补充短缺的现金余额,从而恢复均衡。因此,货币分析法的国际收支理论与汇率理论是统一的。
(三)政策主张
在国际收支政策方面,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政策不会产生国际储备的流入,除非他们增加货币需求量以及除非国内信贷政策迫使居民通过国际收支盈余而增加想要持有的额外货币。一旦有了国际收支顺差,顺差就会持续,直到它在增加国内货币持有的累计效应中满足国内货币需求为止。
其政策主张与含义有以下几点:
(1)国际收支本质上是货币现象,而且只是暂时现象。
(2)所有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而不需要改变汇率。
(3)货币贬值只是国内信贷紧缩的替代,其目的在于降低一国(地区)货币供给的世界价值,人们之所以选择汇率变化而不是选择货币政策变化,与价格和工资刚性以及某种形式的货币错觉有关。根据该理论,要恢复实际货币余额,就应当提高所有商品的国内价格,其提高的比例应近似于贬值的比例。这就需要名义货币余额也有等比例增加,以维持货币均衡。如果名义货币的增加由国内信贷膨胀提供,其结果将是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成比例,而没有国际储备收益。
(4)为了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其他干预贸易和金融的措施,只有当他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如果施加的限制伴随着国内信贷膨胀,国际收支状况不一定改善,甚至还可能恶化。
(5)较快的经济增长率往往通过增加对货币的需求而改善一国(地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总额的改善可能伴随着贸易逆差和外国资本流入。
(四)对货币分析法的评价
货币分析理论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四个方面:
(1)自从凯恩斯主义统治西方经济学界以后,货币因素就被人们淡忘了。凯恩斯主义在其国际收支分析中只强调实际因素,而几乎没有涉及货币因素。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的兴起,使货币因素在国际收支调整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2)它将国内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与国际收支的状态看成一个十分完整的统一体,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
(3)它较弹性分析理论与吸收理论的进步之处是考虑到了资本在国际上转移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4)从实践上看,这些理论的某些观点已经被IMF接受,如IMF往往要求成员方严格控制信贷,就是基于货币供应决定国际收支这一基本认识。
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不足:第一,该理论研究的是长期货币供应平衡在国际收支上的平衡效果,即长期的国际收支调节问题,却忽视了短期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影响。第二,影响国际收支变化的因素,并非像货币分析理论认为的那样,完全由货币这个单纯的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是各国(地区)宏观经济的综合反映,影响它变化的因素是众多的,单一因素绝不能揭示国际收支的活动。过于强调货币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而忽视对收入水平、支出政策等实物因素的分析。实际上,是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而不是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因此我们不应当仅仅从货币市场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其调节。
我们还要看到,货币分析法是吸收分析法的延伸,即从经常项目扩大到全部国际收支。实际上,这两种国际收支理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吸收论强调国内产量的均衡,而货币论强调货币供求的相等。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吸收分析法与货币分析法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认为国内边际收入和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到汇率和国际收支。两个模型在理论上的分歧主要是:吸收分析法视价格为一定的,只将收入作为经济社会的调节机制,把收入和支出均看成国民经济稳定的基础。在开放经济中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是各国(地区)国内需求管理和对外经济政策的协调,以维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货币分析法则视收入为一定的,只将货币存量(在固定汇率下)和价格水平(在弹性汇率下)作为起均衡作用的变量,因此将注意力集中于单一资产——货币存有量的决定上。
四、结构分析法
作为比较成熟和系统的独立学派,结构分析法,即结构论是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调节规划的对立面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赞成结构论的经济学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中从事发展问题研究的学者。因此,结构论的理论渊源同发展经济学密切相关。结构论在英国比较活跃。英国撒赛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保尔·史蒂芬、英国海外发展署托尼·克列克、英国肯特大学的瑟沃尔以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一批经济学家,都是结构论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
(一)基本理论
在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流行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理论权威波拉克将货币论的主要精神结合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调节规划中,使货币论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理论基础。例如,当成员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而向基金组织借用款项时,成员方必须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调节规划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调节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帮助制定并监督调节政策的实施。由于货币论的政策核心是紧缩需求,以牺牲国内经济增长来换取国际收支平衡,在国际收支发生普遍困难的20世纪70年代,众多成员方在执行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调节规划后,经济活动普遍受到压制,有的甚至因为过度削减预算和货币供应而导致国内经济、社会甚至政治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结构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国际收支失衡并不一定完全是由国内货币市场失衡引起的。货币论乃至以前的吸收论都从需求角度提出国际收支调节政策,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方面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就货币论来讲,它实际上是通过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减少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论认为,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由长期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既可以是由长期性的过多需求引起的,也可以是由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引起的。而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往往是由经济结构问题引起的。引起国际收支长期逆差或长期逆差趋势的结构问题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经济结构老化。经济结构老化是指由于科技和生产条件的变化及世界市场的变化,使一国(地区)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失去了竞争力,而国内因资源缺乏足够的流动性等因素,经济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由此造成出口供给长期不足,进口替代的余地持续减少,结果导致国际收支的持续逆差(或逆差倾向)。
(2)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单一从两个方面导致国际收支的经常逆差:其一是单一的出口商品,其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使国际收支呈现不稳定现象。因为在出口多元化的情况下,一种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会被另一种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所抵消,整个国际收支呈稳定状态,而在出口单一的情况下,价格在任何程度上的下降都会直接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其二是单一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长期依赖进口,进口替代的选择余地几乎为零。比如一个只生产锡矿的国家,其经济发展需要的采矿机械、电力设备、交通工具等只能依靠进口。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愿望越高,国际收支逆差或逆差倾向就越严重。
(3)经济结构落后。经济结构落后是指一国(地区)产业生产的出口商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低而对价格的弹性高,进口商品的需求对收入的弹性高而对价格的弹性低。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低时,别国经济和收入的相对收入增长不能导致该国出口的相应增加;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对收入的弹性高时,本国经济和收入的相对快速增长会导致进口的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会发生国际收支的收入性逆差,不会发生国际收支的收入性顺差,即国际收支的收入性不平衡具有不对称性。当出口商品需求对价格的弹性高时,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上升会导致出口数量的相应减少;当进口商品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低时,外国商品价格的相对上升却不能导致本国进口数量的相对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贬值不仅不能改善国际收支,反而会恶化国际收支。同时,由货币和价格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也具有不对称性。
国际收支的结构性不平衡是由长期以来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和经济发展阶段落后引起的,又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变的瓶颈。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发展经济、改变经济结构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投资和资本货物的进口,而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困难和外汇短缺却制约着这种进口,从而使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变变得十分困难。由于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的老化、单一和落后,在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长期缓慢甚至停滞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落后,支出增减型政策和支出转换型政策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十分有害。
(二)政策主张
既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导致的,那么调节政策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面,以此来增加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数量与品种供应。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投资,改善资源的流动性,使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能顺利地从传统行业流向新兴行业。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要积极增加国内储蓄,而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应增加对经济落后的国家的投资,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通过改善经济结构和发展经济,不仅有助于克服自身的国际收支困难,同时也能增加从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的进口,从而有助于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的出口和就业的增长。
(三)对结构分析法的评价
结构分析法既然是作为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特别是货币论的对立面出现的,它自然会受到许多批评。批评者认为,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同进出口商品的特别及现实与愿望之间的差距有关。如果一国(地区)的出口商品没有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特点,那么出口商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就会较低。这种问题与其说是缺乏价格竞争力,不如说是缺乏非价格因素的竞争力。例如,产品质量低劣、售后服务质量太差、产品包装和款式不能满足消费心理等。对于经济结构单一和经济结构落后引起的国际收支困难,结构论的批评者认为,所谓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实际上是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失衡。国际收支困难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事先的概念,另一种是事后的概念。事先的概念是指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而不是指失衡本身,只要财政与货币政策适当,就能避免失衡本身的发生。批评者认为,国际收支制约力是到处存在的,它的存在对于维持一国(地区)国际收支的长期均衡和世界货币金融秩序是十分必要的。结构论讲的是实际上是经济发展问题,而不是国际收支问题。另外,要求以提供暂时性资金融通为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提供长期性国际收支贷款,同时又不施予必要的调节纪律与恰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犹如把资金填入无底洞,既不利于有关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又违背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身的性质和宪章。
以上介绍了国际收支调节的四种分析方法。前三种方法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分析方法上,弹性论和吸收论注重短期与中期的均衡条件分析,货币论注重长期收支均衡条件的分析。第二,在分析对象上,弹性论解释贸易差额,吸收论解释经常项目差额,货币论解释整个国际收支。第三,在分析的理论层面上,弹性论是对商品市场的微观经济分析,吸收论和货币论分别是对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宏观分析。至于结构论,实际上同前三种理论有互补的地方。有人把结构论比喻为处在调节理论的极左端,把货币论比喻为处在调节理论的极右端,把弹性论和吸收论放在两者的中间。这种比喻实际上并不恰当。吸收论、货币论和结构论都十分强调政府的作用,都主张以政府干预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因此,它们都是“干预派”,而不是“自由派”。总之,我们在运用上述各种方法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注意异同,吸收正确的部分,摈弃不合理的成分,灵活地予以综合运用,使我们的分析和决策切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