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技巧与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想编写这样一本书的想法已有十余年了,但长期行政事务繁忙,以至于这个想法一直未得到实现。直到去年“决绝然”辞去所有行政职务,转型做学术并指导研究生,而后又被几所地方高校聘为科研和学科顾问后,我才系统性地思考并展开编写工作。之所以编这本书,或许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2004年我在贵州财经大学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以来,到2010年我作为课程组组长承担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基础性课程——“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法论”的教学工作时,我发现硕士生乃至博士生的培养都存在一个很明显的“软肋”,这就是研究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项目申报和创新能力难以在“规模化”培养过程中得到提高。这个“软肋”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众多地方高校部分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平庸”。这让我最早萌生了出版这本书的想法,虽然后来我与张桂君、程莉等博士一起编写出版了《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法论:理论与实务》,但在项目申报方面还是只能“浅尝辄止”,难以深入。

第二,自工作以来,尤其是2007年进入重庆工商大学以后,我发现地方高校有很多青年教师和博士,甚至很多来自国内“双一流”“985”“211”的名校博士,在申请国家基金项目方面“屡败屡战”,虽然非常尽心尽力,但始终“难成正果”。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地方高校甚至著名高校都存在这样一个通病——不注重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作为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的主要管理人员以及之后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的主要负责人,发现在国家“两金”项目申报过程中,很多青年教师和博士“未得其法”。后来,我在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进行国家社科项目申报,在规范、技巧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发现效果出奇的好,使周围很多学历不高、职称不高的人员(很多人员都没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职称)都能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这使我越发想要把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并和青年教师分享。

第三,自2002年博士毕业后进入贵州、重庆的高校工作以来,我始终在地方高校科研领域游走。一些国内高校特别是重庆高校常常请我作为国家“两金”项目“辅导老师”,指导青年教师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屡屡“得手”。同时,我也发现,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和博士在申请国家“两金”项目方面,甚至科研素养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而心理“自卑”是导致产生这些不足的最大原因。地方高校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由过去地方专科高校在“专升本”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地方高校,二是2000年后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若干独立民办高校,三是一些非“985”、非“211”或非“双一流”高校。这些地方高校的社科领域青年学者,很容易进入“自卑”的误区。在自信和自卑方面,地方高校青年学者往往潜意识里就认为“我不行”“我不行”“我不行”。虽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显得更重要,但这种“我不行”的自卑话说三遍,可以想象,申请书还能写好吗?

这些年,我一直自嘲是来“糟蹋”学术界的,每每见到我的博士生导师王焕校——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我国污染生态学界奠基人之一,我也常常揶揄老先生,我已经“背叛师门”了。之所以有“背叛师门”之说,是因为我本科是学生物专业出身的,却经常出现在各类社科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辅导殿堂,真有“恬不知耻”和“糟蹋”社科界的感觉。但仔细想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至少有合理的成分。虽然我攻读的是生态学硕士、博士,但从1996年以来我就逐渐拓展自己的污染生态学研究领域,开始涉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经济、流域生态与流域经济等领域以及围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甚至研究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生态殡葬等“偏门”领域。博士毕业后,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和阴差阳错,自己一个理工科博士转到以经管专业为主的财经类高校工作,还一直从事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学位管理、社科科研管理等行政工作,这让我从生态学领域逐渐沉淀到流域生态与流域经济、流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这些经历也恰恰为我后来的科研创新、科研组织和科研管理视野奠定了厚实宽广3的基础,也为本书的诞生预设了可能性。

本书主要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尤其针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和博士在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存在的问题,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的每一个撰写要点进行分解式解读。本书共包含十个专题,分别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前如何准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有关表格填写注意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如何选题,选题依据(研究动态、学术史、意义),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思路方法(基本思路、方法、计划、可行性),创新之处、预期成果及参考文献,研究基础与条件保障,政策解读、申报组织、材料审核与评审程序,申请书撰写小结。除了系统性较强外,本书还有另外三个特点:一是本书用了大量案例对要点进行辅助性解读,这对于项目申请者和读者来说,理解起来更容易。二是本书通过二维码等现代媒体手段,配置了一些重要的科研素养资料,节省了大量篇幅。三是本书在阐述上通俗易懂,是基于多年来我在各高校演讲的课件和讲解录音整理出来的,这使得本书最大限度“接地气”。

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做科学研究犹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寻”字,就是寻找选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个“愁”字,就是不知如何开展研究或者找到突破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个“悟”字,就是一旦进入科学研究殿堂,便豁然开朗,原来做研究也没有那么神秘难测。

因此,我认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就如讲故事,故事讲好了,这个事情就基本成了,讲不好,就成不了。好故事会被讲得平庸,但平庸的故事也会被讲得出彩,甚至有些名不见经传的故事也可能被讲成经典。项目申请书作为一个故事,如果自己都不被感动,那么肯定感动不了他人。好故事要讲得有悬念、有趣味、有逻辑、有新意。我的观点是,一份好的申请书就是一个好的故事,最后的定稿看似一份申请书,其实更像是艺术家经过几个月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本书得以面世,除了编者努力外,尤其要感谢对本书内容及编排默默付出的诸多学者与好友。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重庆工商大学区域经济硕士研究生张雅文承担了解读课件制作、全书策划、文字编辑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重庆工商大学的邵腾伟、余兴厚、吴华安、李录青、李勇、田杰、杨文举、赵金锁、龙跃,西南政法大学铁燕、宋小川,长江师范学院李彬,重庆社科院彭国川等为本书的案例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支持。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林细妹、罗家君、贺嘉、李颖慧及经济学院程莉博士等为本书的出版做了丰富的后勤保障和学术支持工作。同时,重庆工商大学孙芳城校长、何勇平副校长、柏群副校长等领导给予了本书和本团队最大限度的支持。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李特军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我们也尤为感谢没有提及但为本书出版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师和同学。

本书是第一次尝试,是专门针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素养、规范和技巧的解读。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出版,尽可能为读者提供一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能,对于其他社科类项目申报,也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及准备时间仓促,本书不足之处还有很多。今后,我们将根据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和要求的变化,每年进行修订,拟补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撰写规范,并将本书的系列课件与国内社科学者分享。同时,关于本书的不足之处,欢迎读者随时联系我们(QQ &微信:1713034166)。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三日于重庆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