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城市弹性的相关概念
城市弹性,源于“弹性”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要理解城市弹性的研究现状,需详细地了解和把握城市弹性的相关概念,即需要先厘清弹性的概念及其发展,再明晰城市弹性的概念及其演变。
2.1.1 弹性的概念及其演化
“Resilience”一词,被译为抗逆力、复原力、恢复力、韧性、恢复力等(刘玉兰,2011),原意指弹簧的固有特性,一般可以理解为某一物质抵抗外来冲击所具有的稳定特性。
随着系统论思想的兴起与发展,“弹性”一词被霍利(Holling,1973)从力学领域引至生态学领域,此后在社会学、灾害学、城市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地理学、心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拓展,如表2-1所示。具体而言,在力学领域,弹性是指某种材料在承受外力的情况下,没有完全断裂和变形储存恢复势能的能力,进一步将其含义引申为系统在承受压力下恢复和回到初始状态的一种能力(刘婧等,2006)。在生态学领域,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弹性,重点关注了生态系统弹性的稳定性、抵抗力、恢复时间等(Handmer & Dovers,1996; Holling,1973; Pimm,1984)。在社会学领域,Timmerman(1981)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社会弹性,Adger(2000)总结了社会弹性和生态弹性的联系与区别,Perrings(1998)运用马尔科夫链详细研究了经济环境系统弹性。在灾害学领域,众多学者关注了弹性在灾害及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如Rose(2004)分析了地震灾害对经济弹性的影响,Tobin(1999)强调增加社区弹性建设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Bruneau等(2003)从技术、组织、社会和经济四个维度研究了地震灾害的弹性。在经济与组织行为学领域,Comfort(1994)率先将“弹性”一词引入该领域、重点研究了非线性及适应性动力学的系统功能恢复,Paton与Johnston(2001)侧重关注了促进和维持系统相应功能的组织行为、分析了对管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心理学领域,学者们重点关注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弹性,如个体或组织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积极适应不利环境的能力(刘玉兰,2011)。
表2-1 弹性的概念及内涵的发展
注:根据Meerow与Newell(2015),孙晶、王俊与杨新军(2007)等的相关文献整理而成。
虽然众多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弹性进行了学科或领域范围的定义和说明,加深了学界和业界对弹性本质的认识,但弹性的基本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当下,学界主要存在三种弹性观点:机械弹性、生态弹性和社会—生态弹性。三种弹性观点在特征、关注重点和适用范围上有所区别(见表2-2)。具体而言,在特征上,机械弹性具有单一稳态特性;生态弹性和社会—生态弹性具有多稳态特性。在关注重点上,机械弹性重点关注系统的恢复时间和效率,强调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生态弹性重点关注系统的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系统存在多个阈值、突变性和不可预测性;社会—生态弹性则重点关注系统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强调系统的适应、转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在适用范围上,机械弹性主要适用于研究线性的守恒系统;生态弹性适用于研究多尺度时空交叉系统;社会—生态弹性适用于研究社会与生态交互系统。
表2-2 三种弹性观点的比较
注:根据方修琦与殷培红(2007)、鲁婷与王俊(2013)、赵庆建与温作民(2013)等的相关文献整理而成。
2.1.2 城市弹性的概念及其发展
当城市系统引入弹性理论后,极大地拓展了城市学的研究视野、形成了新的研究内容(刘江艳、曾忠平,2014),详见表2-3。Alberti与Marzluff(2004)将弹性城市定义为:城市在一系列结构和过程变化重组之前,所能够吸收和化解变化的能力与程度(黄晓军、黄罄,2015;徐振强等,2014)。Wilbanks与Sathaye(2007)将弹性城市定义为:城市系统能够准备、响应特定的多重威胁并从中恢复,将其对公共安全健康和经济影响降至最低的能力(仇保兴,2015)。城市弹性研究初期,学者们主要从理工科视角分析城市弹性,后来逐渐转向人与自然系统视角;近年来,有学者从系统论、规划学视角探索城市弹性,以促进城市及区域的和谐发展。
表2-3 城市弹性的概念及内涵的发展
注:根据Aldunce、Beilin、Howden与Handmer(2015), Cloete(2012), Meerow、Newell与Stults(2016)等的相关文献整理而成。
在系统论方面,城市作为一个系统主要面对城市化、自由化和连通性的冲击(Kilcullen,2012),需要考虑在复杂系统背景下城市弹性实现的可能性(Deppisch & Schaerffer,2011)。学者Salat与Bourdic(2012)用大树来比喻复杂城市系统的系统弹性。在城市规划方面,Lu(2014)通过比较研究探索了高雄、台南和鹿特丹三个地方在面对洪水灾害时的城市弹性及其空间规划;Cruz、Costa、de Sousa与Pinho(2013)探讨了城市空间形式对城市弹性的影响;Jabareen(2013)基于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视角提出了新的弹性城市规划框架;邹祖钰与彭翀(2015)关注了全球化与城市化对城市带来的冲击,并以武汉新城为例,从功能、结构、交通、生态和空间五个维度构建了弹性城市空间规划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对策——增加城市弹性阈值和提高城市弹性系数;彭翀、袁敏航、顾朝林与彭仲仁(2015)基于区域弹性与空间构成,以属性、过程和能力三个要素为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弹性的空间特征,重点探讨了区域弹性的空间研究、规划与管理;谭文勇与孙艳东(2014)从弹性城市设计理念入手,以四川省绵阳市朝阳片区为例,对片区弹性城市设计和方法进行了重点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维护生态系统、优化产业结构、完善防灾减灾配置以及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但Mehmood(2016)认为有弹性的地方不能仅关注当下的环境和安全脆弱性,还需要长远地关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挑战并形成相应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