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区域”是指国家下属的区域,区域创新系统可以看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各个开放的区域创新系统联结而成的。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所处的层次不同,功能也不同。区域创新系统致力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国家创新系统是以国家发展为目标,通过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制度、政策、基础设施等,协调区域发展,提高国家创新竞争力。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是以区域内的企业,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并由创新服务机构和政府机构参与的一个互动的创新网络,强调网络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英国卡迪夫大学的菲利普·库克(Philip Cooke)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的。在《区域创新系统:新欧洲的竞争规则》(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etive Regulatoin in New Europe)中研究了欧洲的创新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包括德国、法国及英国的区域创新系统,尤其是说明了系统中规则的重要作用。库克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一直在进行,有很多研究成果,对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企业、政策、创新管理等很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做了很多实证分析。后来,他在其1996年主编的《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职能》一书中,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由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在后来的研究成果中,库克还对于区域创新网络中制度的重要性做了很多研究,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机构组织网络和制度安排的集合。
瑞典伦德大学的学者阿希姆(Asheim)、艾萨克森(Isaksen)于1997年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研究,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括区域内主导产业集群的企业、企业支撑的产业、制度基础结构,企业及相关组织的创新合作与制度安排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十分重要。
1995年,挪威学者魏格(Wiig)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生产和供应创新产品的企业群、教育机构、政府机构、创新服务机构。
1998年,奥提欧(Autio)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的互动推动了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知识流。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知识开发和应用子系统、知识生产和扩散子系统构成,这是嵌入同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两个子系统,分别负责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生产和商业化。知识生产和扩散子系统主要由技术中介、劳动中介、公共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组成。知识开发和应用子系统主要由主导产业的中小企业、竞争者、客户和合作伙伴构成,主导产业中的企业通过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同子系统中的其他行为主体相互作用。这两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区域内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流动,区域创新系统又受到国家创新系统组织、国家创新系统政策机构、其他区域创新系统、国际组织和国际政策机构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内外部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区域内创新活动的发生。
道劳何(Doloreux)在2002年的研究中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不仅包括组织间的密切关系,这些组织相当于“知识基础设施”,还要从政体的角度来理解区域,通过治理来促进和支持这些组织的关系以促进创新。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学者也开始了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如冯之浚、胡志坚、黄鲁成、盖文启、王缉慈、顾坚等学者都在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冯之浚(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某一地域范围内的企业、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胡志坚、苏靖(1999)从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技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政府的新兴经济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是构成区域创新系统三大实体要素。黄鲁成(2000)将区域经济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目标。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王缉慈(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网络各个结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即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有效叠加而成的系统,具有开放性、本地化、动态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盖文启(2002)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多地是依赖于区域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区域内不断创新的软环境已成为区域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含义及框架内容构成,并结合现实指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过程中需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柳卸林(2006)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经济体系内促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中的区域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省内的行政区域或跨省市的区域。区域创新体系由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区域内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三个部分构成,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三种功能。陈德宁、沈玉芳(2004)将理论界近年来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讨论情况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和模式、区域创新环境、政府与中介机构的作用四个方面做了较详细的综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履行创新和扩散职能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创新网络。陈柳钦(2005)则指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包括主体要素、功能要素、环境要素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集群创导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路径。除了对传统行政区域的创新系统进行研究外,随着我国城市群发展得到重视,跨行政区域的较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赵树宽等(2010)分析了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剖析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创新过程;探讨了东北地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路径和基于产业集群的东北跨行政区域的创新系统的构建。吕国辉(2008)基于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的现状、问题、原因以及模式的分析,提出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展望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熊小刚(2014)探讨了“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促进“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建议。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近两年关于京津冀地区科技协同发展的研究开始增多。李国平(2014)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发展政策。赵江敏(2015)运用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对京津冀一体化进行研究,提出了构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路径。张兵(2016)从优化首都功能的视角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国家空间治理的战略性进行思考。
总之,国内外的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有了广泛的研究,从其内涵、结构、模式、案例、影响因素、效率评价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理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