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
三五指的是后三皇一直到五帝时代。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左传》说的太上立德,就是指的上德。上德仅次于有道,因此说太上立德,这是兼有三五而说的话啊!庄子说:古代的人生活在混茫蒙昧之中,而他们一生一世都处在淡泊漠然无求无欲的状态,与自然合而为一,这就是说他们达到了得其一的境界。正当这个时期,不知道自己要有什么作为,而只是在生活中时常保持着自然而然罢了。等到人们的德性下降衰败,以至于到了燧人氏、伏羲氏的时期,开始有了天下主人、是非美丑的概念,所以虽然顺应于自然而精神意识还不能完全统一,此时德性又再次下衰。等到了神农氏、轩辕氏的时代,才真正地分辨天下的是非,所以虽然人心安定而行为并不顺利,此时德性又再次下衰。等到了唐虞的时代,就开始为天下人民兴利除害,以有为去治理教化民众,此风的流行使淳朴的风尚散失败落,古老的和谐自然无为清静已全然变化。庄子在当时必然有机会阅读上古的史集,所以他叙述的人物形势次序与诸种说法颇有相同。中三皇共计历经八千五百一十年,加上以前总共合计六万二千五百一十年,接着后天皇伏羲氏出来治理天下。
后三皇氏
因提纪,《河图》写作提挺氏。
后天皇氏,后天皇号称伏羲氏,姓风。当年执政按时令起于摄提,始自干支甲寅,因木德而称王,建都在太昊的丘陵,教导人民降伏牲犧,驯养牲畜,因此以此称号,冶炼金属制成器具,昭示人民用炮烙的方法吃食,所以又名叫庖犧。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求诸物,以天地日月山泽风雷自然之象以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创造书记契约,作干支阴阳历算,结绳而成为网络鱼类禽兽的工具,人民既可以打猎,又可以捕鱼,天下万类尽为人用,而且圣明的职分教化之道蔚然兴起。当时人民群居一处,纲领常规尚未建立,伏羲合上下之德性,效法阴阳两仪的理念,以匡正君臣、父子、夫妇的礼仪,于是人理伦常乃得以制定,承继上皇自然之道而称王天下,成为百王的先躯。后人尊敬他为天皇太昊。他在职位上有一百一十六年,后来传位给女娲,一直到无怀,通行十五代之久,经历一千三百零七年,之后地皇神农氏出来治理天下。
按:共工氏,属于伏羲的诸侯,之后又有祝融氏,生神农,又称为炎帝,一直到了尧的时代,还有共王的说法,大概是因为共王的子孙相传承,仍然为官,姓氏不变罢了。
禅通纪,禅通七十二姓,《河图》写作通姓纪。
后地皇氏,号称神农氏,姓姜,起于辛丑之岁,以火德而王,建都鲁地。当时的人民都因饮食不加节制、不知利害而恣意进食,又加以阴阳冷热不依于时令,导致滋生疾病。因此神农氏遍尝百草,配制百药以疗民疾苦,教导民众使用耕作的器械名叫耒耜的,便于播种百谷,民众就有了植物种子储存起来作为食粮的时代,并规定中午进行集市贸易,施行物物交易,互通有无,用以方便百姓日常生活所需。诸侯之中有称夙沙氏的,不听从神农的号令,背叛君命而分庭抗礼,箕文因进谏而被杀,神农以德正教化人民。夙沙氏之民因受神农的感化自己攻打他们的国君,并且把土地都归并给神农部落,此时神农所治的地域,向南通达交趾,向北邻接幽都,向西近距三危之地,向东连着旸谷。神农在位一百四十年,传承给临魁,一直到榆罔共八代,经历五百二十六年,而后人皇氏出来治理天下。
流讫纪,又写作疏讫纪,小司马《三皇纪》云:流讫纪,正当黄帝之时,可放置在九纪之间。
后人皇氏,号称轩辕氏,姓公孙,生长在姬水,又改称姬姓,在庚子之岁开始执政,以土德之气象而称王天下,在轩辕之丘建都,因而号称轩辕氏,承接了榆罔的衰败。此时蚩尤悖逆不能听命,轩辕与蚩尤 随即交战在涿鹿之地,在中原的冀州一带将蚩尤杀戮。于是天下安定,以云记名官职,推举风后、力牧、太山、稽常、先天、鸿得六位辅相,而四时八节、地理山川民物得以治理,天清地明,民物和谐,百姓安居乐业。又起用太常、奢龙、祝融、大封、后土、仓颉等,因其贤能而各任用职事,开始筑造宫室居住,制作舟船车辆,发明臼杵弧矢、棺椁,铸钟鼎,驯牛耕地拉车,骑马而行,以利天下人民日常生活之需。又命仓颉制作文字,衣冠、文化器物、礼乐法度从此兴起。又请羲和占测日行的变化,常仪占测月象的变化,车区占卜星气,大挠制作甲子,伶伦造作律吕,隶首研究算数,容成总司六家术数,完成阴阳律历之书;划地分州,居处掘土设井,百姓互不相争,百官敬业无私,市场不事先预设物品价格,并且对钱财都能相互礼让,四周郊境的人民宾服而纳贡,各地诸侯都来皈顺取法这样的治政之道。黄帝听说广成子居住在崆峒山,前往拜见询问道妙。广成子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黄帝在位一百年,后在鼎湖修炼仙丹,乘龙而飞登云天、升入仙界。黄帝的子孙有二十五个支脉,另有姓氏的有十四个,又分别流行有十二个姓氏: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佶、偎、依。正妃嫘祖,生二个儿子,一名玄嚣,就是号称青阳的;一名昌意,就是号称若水侯的。
按:史书历书以及诸多书籍称说,古代为皇的有九人,从《九纪》中考证他们,大概分初、中、后各有三皇,又称上、中、下三皇。天的职能是生发覆盖,地的职能是养育有形和承载,圣人的职能是教化,所以圣人是为了生活着的人民树立极致的大道,为天下后世开创通晓万物的道理,并以此使事物得到成功而已,岂能还有心于名誉称号?伏羲氏传给女娲氏、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通共十五氏。考证伏羲册立大庭氏、无怀氏一十氏,都是伏羲当时分管属下治政之臣,岂能是只有一个属臣而后就成了继位的君主?应当是各个姓氏的子孙相为继承罢了,例如女娲氏,是伏羲的夫人,就有补天的功绩。伏羲在位一百多年才去世,于是又说女娲相继做了国君,在位一百一十三年。不要以为一定是女娲氏的后人才可以相继为君,无怀氏也是可以继承为君的。神农氏传位之后就有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釐帝、哀帝、榆罔帝,一共相承了八世。从即位的甲子年配合轩辕氏,再加上伏羲神农,这样从伏羲、神农、轩辕,通共治世一千九百三十三年,而九纪终止于此。又按汉《日仪》云:祭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氏,大概八十一姓,都是古代做过帝王的。所以郑司农注释《周官》,把三皇五帝以来,上古九皇六十四姓氏分为四大类别。又按《丹壶记》云:皇次四世,蜀山逐傀六世,浑敦七世,东戽七世,皇覃七世,启统三世,吉夷四世,凡渠一世,狶韦四世,大巢二世,遂皇四世,庸成八世,总计六十八世,这是因提纪时代。仓颉一世,栢皇二十世,中央四世,大庭五世,粟陆五世,丽连十一世,轩辕三世,赫胥一世,葛天四世,宗卢五世,祝融二世,昊英九世,有巢七世,朱襄三世,阴康二世,无怀六世,总计八十八世,这是禅通纪时代。又有钜灵氏,句疆氏,谯明氏,涿光氏,次民氏,总称循蜚纪。有名称而无姓氏,自此而上,也只是有九皇氏。地皇氏、天皇氏又是在上古有了盘古氏之后的基础上才有此名号的。又按《吕梁碑》载,古封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认知的有十二家,其他书籍记载的古代氏号尤其多,散漫而不可以考证。现在根据九纪九皇的顺序,固然不敢马马虎虎、似是而非,或模棱两可之间,也不敢随意脱落省略。老子说:能知古始,是谓道经。
少昊氏,轩辕的儿子己名叫青阳,己姓,继承黄帝之位而称王天下。起源于己卯之岁,承天受命之日,凤凰来仪,于是就以鸟为官取名纪序。又因以金之德而称王,建都在曲阜,号称金天氏。顺应时令,迎纳瑞气,德政昭著,可配神明,因能修养太昊的法度,被尊称为少昊。晚年政治衰弱,九黎扰乱德政,阴阳不和,正邪混杂,不能使用方正的事物,丧失民力,与时令悖离,家庭被求神预测祭祀之风影响的没有限度,好像神明有意识地狎昵于民,此时阴阳不和,风雨不调,食粮不足,人民饥馑,祸灾渐臻。少昊在位八十四年,于是传位于颛顼,颛顼有二个儿子,一个名叫重,一个名叫蟜极。
颛顼,是轩辕的孙子、昌意的儿子,姓姬,十岁就辅佐少昊,十二岁行冠礼,二十岁就代替少昊有了君位。执政于壬寅之岁,以水德之气象而称王,建都在卫地,称此地为帝丘,后来又迁徙到高阳,史书称为高阳氏。因地之宜以养育材质,以天时之宜以载植物类,于是又命南正重掌天文气象,并嘱善于明察的火正黎执掌土地之宜,又叮嘱百姓仍然按旧的章法,没有相互侵犯或无理取闹的。
又制定历法,以寅月为正月,当年正月初一立春,五星相会于营室,统治着四方广大的地域,和神农时代的地域一样大。他施行的法令是妇人在路上行走不回避男子的,就要在四通八达的路口驱除邪气。又命飞龙校正八风的音律,制定承云之乐,用以祭礼上帝。颛瑞在位七十八年,有子名叫穷蝉。
帝喾,是少昊之孙、蟜极之子,年纪十五岁就辅佐颛顼,从政十五年之后代替颛顼治理天下,缘起于己未之岁,以木德之象称王,建都亳地,号称高辛氏。命黑咸创作乐曲,制作“九招”“六列”“六英”。有倕制造了鼙、鼓、钟、磬、吹笭、管、壎、箎等乐器,还让凤凰、天鸟随乐律舞蹈,用以宣扬天帝的圣德。顺应自然,体恤民力,自身的修为使天下人诚服。帝喾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弃、梁、挚、尧。少昊之前天下的名称与他自身的德性相符合,百官的称谓就像官职的征兆。颛顼以来,天下的名称因其地名而宜,百官的称谓因官职所行的事宜而已。喾,是极致的意思,能穷极道德的理念,调序日月运行之层次,用以巩固民生之本,所以称为帝喾,在位四十六年。帝挚代其君位,己未年理政,因荒淫无度,不修理善政,在位九年就被废除,共计五十五年。
帝尧,是帝喾的儿子,姓伊祁,名叫放勋。当初封赏的是唐侯,年十六岁,因帝挚被废,众人推荐他登上天子之位。起于甲辰之岁,以火德之象称王,建都平阳,号称唐氏。因承袭帝挚的衰败荒废之政,人民生活艰难,于是修养德政,崇尚节俭,居住在低矮的土屋里,茅草不修剪,椽木不砍削,宫殿墙垣不涂抹粉刷,用凹陷的器具做酒樽,双手捧水即饮,昭示百姓行以朴素自然。有一位百姓饥饿,就说是因为我的缘故而使他饥饿的啊!有一位百姓寒冷,就说是因为我的缘故而使他寒冷的啊!有一位百姓有罪,就说是我为政不善使他陷于有罪啊!百姓爱戴他如同仰望日月,亲近他如同孝敬父母。又命羲和观测天体的循环,确定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给人们制定出时令节气的历法,以三百六十六日又闰一个月定为四时,成为一年的象征,岁名称为载,建寅月为元月的开始。分别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游历四岳,由此规定百官的事务,众多事情都兴盛起来了。此时运数正当六会的末期,水不能滋润下情,也是正当尧帝执政的六十一个年头,洪水泛滥,命令鲧治理水患,九年仍然没有功绩。咨询四岳说:朕在位七十年了,就要退居职位了,现在仍然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四岳说:有一位独处在你属下的人名叫虞舜,我看他可以。于是尧把二个女儿下嫁给虞舜,考察观看试用了三年之久,对虞舜说:我说舜啊!上天依照它的秩序安排,让你承受天命,现在把君权交付于你,你一定要坚持正确中正的治国方略。于是就把君位禅让给虞舜。尧在位七十年,癸丑年虞舜被征召,经历三年的考察,丙辰年承受天命,接受尧的禅让,在位二十八年,癸未之岁,唐尧去世,享年一百一十六岁。
帝舜,颛顼的儿子,穷蝉的第五代孙子,出生在姚姓人家的丘陵地带,姓姚,名叫重华,起始于癸未之岁,以土德之象而称王。当初还在民间幽隐微末之时称为虞氏,曾经在河边制陶器,在历山耕种,在沩汭捕鱼。尧把两个女儿下嫁他为妻,又经历诸多磨难有三年之久,考核功绩品行之后才命其执掌君位,并向上天祈祷,在天地间宣誓,拜祭山川,遍及于天地众神。聚集五种(珪、璧、琮、璜、璋。璜用以征召,璧用以聘问,璋用以发兵, 珪用以信质,琮用以起土功之事)祥瑞之物,拜见四岳,和放牧的人在一起,颁还给他们祥瑞的信物,以示与天下共享大同。
他巡视四方山岳,开始建立十二个州郡,封禅十二座名山,流放共工、欢兜、鲧、三苗四位悖逆的凶恶之人。咨询四岳治理之道,与十二位州牧伯商议,禹作司空,平治水土;稷负责依时令播收百谷;契作司徒;皋陶职司士人;垂职司百工;益职掌草木鸟兽;伯夷职司礼仪,祭祀天地鬼神之宜;制定乐律教导子民;龙沟通上下以端正法规。禹、垂、益、伯夷、、龙六人,都是最新任命职司的官吏,加上四岳、十二牧伯,共计二十二人,是虞舜的股肱大臣。舜就要禅让君位了,说:禹啊!过来,我告诉你,上天安排的秩序已经到你身上了,你终当要做君主的。虞舜三十多岁才被征召任用,选为君位继承人之后又考核试用三年,摄政三十八年,唐尧丧期停留了三年,丙戌之岁效法文祖唐尧迁徙于蒲坂(今山西永济),在位三十三年。丁巳之岁,命禹摄政。禹在位的第十七个年头,虞舜因巡狩各地而死在路途之中,年寿一百一十岁。
少昊直到舜,共计有六位帝王,唯有高辛不在五帝之列,总共三百五十年之久。自从太易初元以来,累计六万四千七百九十三年,禹在丁巳之岁承受天命,又加上七年,前六会到此终止。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就是说皇道有不足之处,自然下降而为帝德,帝德有不足之处,自然又下降而为做王的仁义。尧舜禹相为禅让授受,正当是天地交会,一个元始的中间之分界点。先期儒家以为,经世之书把皇与帝称为先天的六会时期,王与伯称为后天的六会时期。既然数运终止于六会,反而洪水降灾泛滥,倘若不是有如尧舜禹这样的帝王辈出,那么人民必然要成为鱼鳖的大餐了,所以天下人民至今仍然称赞美誉他们的德性。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帝尧称为五帝。禹为三王之首,舜居于尧之下禹之上,在太史令看来,因帝挚迷失了道性,虞舜有大德,所以罢黜帝挚而升提虞舜,岂不是明察吗?等到观看《皇极经世》图,从开元之初起日甲、月子、星甲、辰子。其后又以元经会,以会经运,以运经世,递次相迭,加积一数至六会,应当经月之巳,六经星之癸,一百八十经辰之子,二千一百四十九而始布甲子。十六年己卯而少昊受命君位,经历颛顼、高辛,又经辰之未二千一百五十六,正当甲午之时,又经十一年甲辰而尧帝受命。自此以来,方才使用甲子纪年纪事,岂能是大挠作记事史而从此时开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