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2 开放型经济的主要理论综述

(1)产业空间优化理论

首先要提到的产业空间优化理论是雁行理论,该理论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36年首先提出的,基本观点是资本可以在产品生命周期一开始就在国外投资生产,接受资本国家可以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来促进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随后日本的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如将雁行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提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在雁行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因素来改变雁行理论,发展出增长阶段模型;该理论又继续扩展为“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详尽展示后进国家如何通过引进技术建立自己的工厂,满足国内需求并最终取代“领头雁”地位。这些研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小岛清在20世纪80年代分析了战后日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提出了“比较优势论”和“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将“雁行模式”理论推向新的理论高度。雁行模式作为解释产业由较先进的国家或地区不断向后进国家或地区转移的传导机制,被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可。

其次是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演化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由于世界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会形成产业技术的梯度,为产业技术的转移提供了可能性,这种转移有一定次序,分别按条件的成熟度形成高梯度、二级、三级梯度次序。

最后是由于经济空间梯度使得产业发展在空间维度上表现出产业转移和产业扩散,于是有了产业扩散理论。这个理论指产业从发源地向周围地区逐渐扩散,导致产业区位不断扩大的产业空间转移过程;产业扩散效应除了在扩散上的效应以外,更重要的是促进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尤其是在主导部门迅速成长的情况下,会变成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制造业部门的迅速成长,可以形成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引擎。

(2)要素流动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刘易斯提出的劳动力流动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体系中,存在以农村为代表的传统农业部门和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工业部门,后者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前者,劳动生产率差异反映在工资上就形成劳动者收入的差异,这种差异成为推动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地区转移的最终动力。同理,产品市场上消费需求变动会引发劳动力需求变动,也会导致劳动力市场工资的差异,最终促使劳动力在部门之间转移,这就构成了部门转移理论的核心。

在生产要素中,排在劳动力之后的应是资本。20世纪80年代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资本流动理论的经典,该理论认为跨国投资者会在具备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大优势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对外出口则关注所有权和内部化,如果只拥有所有权单一优势,就选择将输入国能够接受的产品和技术进行转移。

(3)区际贸易理论

区际贸易理论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的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于18世纪8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形成国际分工的基础是“绝对成本”,即一个国家生产商品的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时,该国在商品生产上便有了“绝对优势”,国家间的分工就是建立在各国具有绝对优势产品的基础上,通过绝对优势产品进出口,各国都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

而李嘉图在19世纪20年代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不应该只是绝对成本,而是一般的相对成本,即使某国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但仍然可以开展国际贸易,其理论基础是只要国家能够专业化地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可以出口,进口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也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后来人们发现比较优势理论突出的是单一要素劳动力构成的劳动效率,而在多要素存在的情形下就难以解释比较优势,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有了“H-O模型”,即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lin)理论,该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国家间的分工模式应该是国家或地区出口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对外贸易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新形势下,必须用动态眼光来理解,否则将会把事情推向反面。比如一个地区在发展中只是强调使用自身“丰裕要素”,而不注重在更为广泛的区域配置资源,那就完全可能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及时进行“丰裕要素”形态转化,不断使自身优势能够相对保持,使其始终成为推动地区经济结构升级的动力。

(4)新贸易理论

“二战”后,国际贸易大多数在发达国家间产生,且出现了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被称为产业内贸易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建立模型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新张伯伦模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在1933年与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发表了市场结构与价格形成的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理论,共同构成了“垄断竞争论”。到了7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等将垄断竞争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证明当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达到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时候,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产品水平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也可推动国际贸易。

英国学者兰卡斯特认为,在具有相同特点的经济体之间,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在规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费偏好差异的影响下,两国间仍能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这被称为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与此相对应的是以寡头垄断市场为假定前提的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认为产业是包括质量从高到低排列的一个“产品链”,即垂直差异性产品,由于其垄断的原因,也会产生贸易往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程度与特性依赖于要素禀赋、技术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不同国家的相对影响。不过,在完全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完全没有这类贸易之间有许多过渡的贸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