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土空间开发基本特征
一、开发强度
(一)定义及内涵
开发强度指一个区域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建设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用地、独立工矿、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设施、其他建设用地等。本研究以地理国情普查中房屋建筑(区)代替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以人工堆掘地代替独立工矿,以构筑物代替水利设施以及其他建设用地(表4-1)。
表4-1 开发强度指标对比表
(二)测算方法:泰尔指数
式中:TI表示泰尔指数,TIb表示开发强度组间差异,TIw表示开发强度组内差异,I是指将n个县市区按特定类型划分得到的组数,J是指组内包含的县市区个数,Yi/Y表示第i组县市区建设用地面积占所研究总体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Fi/F表示第i组内县市区行政区面积占所研究区域总面积的比重,Yij/Yi表示i组中第j个县市区在该组中的建设用地面积比重,Fij/Fi表示i组中第j个县市区行政区面积占该组行政区总面的比重。泰尔系数的取值在0~∞之间,泰尔系数越接近0,表示开发强度越均等,开发强度差异越小;反之泰尔系数数值越大,表示开发强度越不均等。
注:下文中TI(D)、TIb(D)、TIw(D)分别指重点开发区的总差异、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
TI(A)、TIb(A)、TIw(A)分别指农产品主产区的总差异、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
TI(E)、TIb(E)、TIw(E)分别指重点生态功能区总差异、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
(三)结果分析
1. 湖北省开发强度
湖北省行政区划面积185989.98km2,建设用地总面积10176.30km2,开发强度为5.47%。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公布的开发强度7.71%,差距较大的原因主要是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偏重以土地使用属性进行归类,如在计算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时易将其周边的公园、湖泊、坑塘、菜园等包括在内,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精度更高,划分更细,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减少。
专栏4-1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与土地台帐数据对比分析
数据内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包含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和135个三级类。土地台帐采用二级分类,其中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技术方法: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以覆盖全省范围的分辨率优于0.5m的航空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辅以QuickBird和WorldView等卫星影像数据,整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多行业专题数据,采用自动处理与人机交互解译、多源信息辅助判读与解译、外业调查与核查、空间数据库建模、统计数据空间化、多源数据融合、空间量算、地理计算、空间统计等技术与方法,开展全省地形地貌、地表覆盖、重要地理国情要素的普查与建库,并对全省地理国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对普查成果的管理、发布和应用。土地台帐真实反映土地具体位置、面积、使用类型、土地用途,以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辅以土地变更调查成果,采用无争议的权属资料,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和数据库等技术,形成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分析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技术流程,获取全省每一块土地的类型、面积、权属和分布信息,建立连通的“省—市—县”三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差异分析:选取县域样本,对普查数据和台帐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地类均存在数量差异。主要原因为两者调查目的、采集要求、指标界定、分类体系、技术标准和影像资料不同,国情普查注重地表覆盖物的物理特性,即“所见即所得”,土地台帐则偏向以土地使用属性进行归类,注重耕地保护。例如,人为撂荒的耕地,台帐中不论撂荒时间长短仍为耕地,而国情普查则可能判为草地;城市建成区和农村居民点内部及周边的公园、湖泊、坑塘、园地等,台帐调为建设用地,国情普查则细分为房屋建筑(区)、林地、草地、耕地水域等类型。
成果应用:虽然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与土地台帐数据存在系统性差异,但通过对相似地类进行归并和转换,在同一口径下,可以比较土地利用的省内空间差异,满足主体功能区监测的数据需求。
——东、中、西部区域开发强度基本呈递减态势。从空间上看,湖北省开发强度差异明显。东部的黄鄂黄地区、仙潜天地区、孝感市和咸宁市中心城区组成的武汉城市圈因距离武汉近,作为武汉产业辐射和转移的重要承接区,开发强度紧随武汉其后,所辖县市区开发强度均大于5%。中部的襄十随地区、宜荆荆地区也紧紧抓住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机遇加快发展,开发强度次之,均大于4%。西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等地多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保护和限制开发为主,所辖县市区开发强度最低,均在3%以下。
——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开发强度形成了以武汉-鄂州-黄石为中心的东部高值区。武汉开发强度最高为16.60%,以武汉为中心,开发强度呈现圈层集聚的特征,离武汉距离越远,开发强度越低。鄂州市和黄石市开发强度仅次于武汉市,分别为11.39%和10.18%(图4-1)。
图4-1 湖北省各市州开发强度差异对比
2. 湖北省县市区开发强度差异
按照湖北省103个县市区的开发强度,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高(>50%),共4个县市区;较高(50%~20%),共12个县市区;中等(20%~6%),共42个县市区;较低(6%~3%),共30个县市区;低(<3%),共15个县市区。中等及以下县市区占比84.47%,整体水平较低(表4-2)。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表4-2 湖北省各县市区国土开发强度评价等级
续表
——开发强度差异明显。最高的为武汉市江汉区,凭借交通便利、设施完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的优势,成为武汉市经济中心,开发强度高达81.44%(图4-2);最低的为神农架林区,因森林覆盖率达到68.5%,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开发强度不足1%。
图4-2 湖北省县市区开发强度
——开发强度较高的县市区集中在武汉、黄石、宜昌等市主城区。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均超过30%,六个远城区开发强度均超过10%。黄石的黄石港区和宜昌的西陵区开发强度是武汉市以外的两个高峰,分别为46.32%、38.45%。
——中心城区开发强度普遍偏高。全省开发强度呈现出以江汉区、黄石港区、西陵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如宜昌市西陵区开发强度最高,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开发强度次之,秭归县、远安县、兴山县、长阳自治县、五峰自治县开发强度最低。
3.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强度差异对比
湖北省三种类型主体功能区TIb和TIw分别为0.129和0.519,组间差异小于组内差异。TI(D)、TI(A)、TI(E)分别为0.069、0.014和0.435(表4-3)。重点生态功能区受经济条件、土地资源、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区内开发强度差异最大。
表4-3 湖北省开发强度的泰尔指数及贡献率分解
重点开发区的开发强度最高,为10.58%,其中,江汉区、黄石港区、伍家岗区等12个县市区开发强度超过30%,江夏区、茅箭区、沙市区等30个县市区开发强度超过10%。农产品主产区的开发强度较低,为5.49%,仅武穴市和云梦县开发强度超过10%。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开发强度最低,为3.01%,所属县市区开发强度均低于10%,50%的县市区开发强度都在3%以下。
二、经济密度
(一)定义及内涵
经济密度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与行政区面积之比计算。经济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经济效益的水平,它反映了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
(二)测算方法:加权变异系数
其中,Y表示湖北省的GDP,表示湖北省全省的平均经济密度,n表示分区个数,hj表示第j个分区的县市区数,N表示湖北省的面积,Nij表示i区域j县市区的面积,表示i区域j县市区的经济密度,表示i区域的经济密度。可根据本公式按照不同分组标准计算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分别用CVEb、CVEw表示。经济密度加权变异系数表明各县市区经济密度相对于湖北省平均水平的离散程度,变异系数越大则表明其离散水平越高,差异也就越大。
注:CVE(D)、CVEb(D)、CVEw(D)分别指重点开发区的总差异、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
CVE(A)、CVEb(A)、CVEw(A)分别指农产品主产区的总差异、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
CVE(E)、CVEb(E)、CVEw(E)分别指重点生态功能区总差异、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
(三)结果分析
1. 湖北省经济密度
2014年,湖北省GDP为28874.22亿元,经济密度为1552.46万元/km2。相比于2010年经济密度858.96万元/km2,增长1.8倍,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14年湖北省经济呈现如下特征:
——全省经济布局“三个三分之一”初具雏形。武汉GDP为10069.48亿元,占全省GDP34.87%;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襄阳)GDP为6261.47亿元,占全省GDP21.69%;其他市州GDP为12543.27亿元,占全省GDP43.44%(图4-3)。从占比看,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GDP有待提升,以加快构建鄂西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实现湖北省经济“三个三分之一”格局。
图4-3 湖北省各市州经济密度差异对比图
——“核心—边缘—外围”结构突出。以武汉、宜昌、襄阳为中心,经济密度从中心向外依次递减,“核心—边缘—外围”格局显著,且经济密度与开发强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图4-4)。
图4-4 湖北省经济密度与开发强度相关性图
——武汉城市圈一家独大。湖北省经济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是武汉市、仙潜天以及黄鄂黄等地区(图4-5)。这些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条件优越,人口、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经济在全省来说较为发达。
图4-5 湖北省经济密度空间分布图
地图来源: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经济密度差异较大。居第一的武汉市经济密度远高于其他市州。武汉市的经济密度为11739.02万元/km2,是居第二的鄂州市的2.71倍,是最小的神农架林区的187.61倍。
2. 各县市区经济密度
按照湖北省103个县市区经济密度高低,划分为5个等级。高(>50000万元/km2),共5个县市区;较高(50000万元/km2~10000万元/km2),共10个县市区;中等(10000万元/km2~2000万元/km2),共27个县市区;较低(2000万元/km2~1000万元/km2),共13个县市区;低(<1000万元/km2),共48个县市区。经济密度最大的江汉区为288274.74万元/km2,而最小的神农架林区为62.57万元/km2(表4-4)。中等及以下县市区占比85%,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表4-4 湖北省各县市区经济密度评价等级
续表
——中心城区经济密度较高,呈现多中心结构。全省经济密度形成以武汉中心城区、黄石黄石港区、宜昌西陵区等中心城区为中心的分布结构。武汉市中心城区经济密度最高,五个中心城区经济密度大于50000万元/km2。黄石市黄石港区和宜昌市西陵区经济密度较高,分别为47855.94万元/km2、30665.72万元/km2。
——西部经济密度普遍较低。湖北省经济密度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等山区县市,经济密度不超过300万元/km2。这些地区原有经济基础条件较差,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影响程度低。
3.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经济密度差异对比
湖北省CVE为3.979,三种类型主体功能区之间经济密度变异系数为1.023(表4-5)。在三种类型主体功能区内部,CVE(D)、CVE(A)和CVE(E)分别为3.936、0.509和0.289,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密度内部差异明显高于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部差异。
表4-5 湖北省经济密度加权变异系数差异
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密度最大,为4025.62万元/km2,重点开发区中有15个县市区经济密度大于10000万元/km2,除点军区和恩施市外其余13个县市区经济密度均在1000万元/km2以上。区内的经济密度内部差异最显著,经济密度最大的江汉区与最小的恩施市相差700多倍。
农产品主产区的经济密度为1040.24万元/km2,经济密度在1000万元/km2以上的县市区有1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密度为376.55万元/km2,除夷陵区外经济密度全部低于1000万元/km2。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经济密度及区内差异远小于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
三、人口密度
(一)定义及内涵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常住人口数,它是衡量各区域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二)测算方法:加权变异系数
其中,Y表示湖北省常住总人口,表示湖北省全省的平均人口密度,n表示分区个数,hj表示第j个分区的县市区数,N表示湖北省的面积,Nij表示i区域j县市区的面积,表示i区域j县市区的人口密度,表示i区域的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加权变异系数表明各县市区人口密度相对于湖北省平均水平的离散程度,变异系数越大则表明其离散水平越高,差异也就越大。
注:下文中CVP(D)、CVPb(D)、CVPw(D)分别指重点开发区的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
CVP(A)、CVPb(A)、CVPw(A)分别指农产品主产区的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
CVP(E)、CVPb(E)、CVPw(E)分别指重点生态功能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
(三)结果分析
1. 湖北省人口密度
(1)人口情况
2014年,湖北省常住人口5816万人,户籍人口6162万人。人口分布上,湖北省地级市人口总数差异较大,其中人口总数前五的市分别是武汉市、黄冈市、荆州市、襄阳市、孝感市。而省直辖行政区人口比重较小,其中神农架林区仅占1.32‰,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占20‰左右。湖北省人口在各市分布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
(2)流动人口
按照常住人口减户籍人口分析湖北省人口流动情况。湖北省属于人口流出地,17个地市州中黄冈市、荆州市、襄阳市等15个地市州人口向武汉市、宜昌市以及其他省市流动(图4-6)。
图4-6 湖北省地市州流动人口
——武汉市、宜昌市为人口净流入地区。武汉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最强,人口净流入为183万人,宜昌市次之,人口净流入10万人。
——中心城区对人口吸纳能力强。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吸纳人口165万人,宜昌、襄阳、十堰、荆州、黄石、鄂州等6个地市的中心城区均为人口净流入地区,吸纳人口能力较强(图4-7)。
图4-7 湖北省县市区人口净流入、净流出情况
地图来源: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3)人口密度分布
2014年,湖北省人口密度为311人/km2。与2010年人口密度(308人/km2)相比,略有增长。人口密度呈现以下特征:
——人口密度分布不均衡性和聚集性突出,整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和鄂东地区,鄂西山区人口密度均在300人/km2以下。空间分布格局与全省地形地貌水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人口密度遵循圈层分布规律。以武汉市为中心,人口密度向黄鄂黄、仙潜天等周边地区依次递减。武汉市的人口密度为1205人/km2,鄂州市、孝感市、黄石市是人口次密集的地方,人口密度高于530人/km2;西部的十堰、恩施、神农架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不到150人(图4-8)。
图4-8 湖北省各市州人口密度差异对比图
2. 各县市区人口密度
将湖北省103个县市区人口密度共划分为5个等级。高(>5000人/km2),共8个县市区;较高(5000人/km2~1000人/km2),共10个县市区;中等(1000人/km2~300人/km2),共43个县市区;较低(300人/km2~100人/km2),共35个县市区;低(<100人/km2),共7个县市区(表4-6)。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表4-6 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密度评价等级
续表
——形成江汉区、黄石港区和西陵区“多核心”空间结构。最大的武汉市江汉区,人口密度为25040人/km2。黄石港区、西陵区人口密度分别为7546人/km2和6745人/km2。以江汉区、黄石港区、西陵区为中心向外,县市区的人口密度逐渐递减(图4-9)。
图4-9 湖北省县市区人口密度评价图
地图来源: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口聚集,远高于其他地区。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最大,远高于武汉市远城区、黄鄂黄地区、襄十随地区等其他地区。
3.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人口密度差异对比
重点开发区的人口密度为674人/km2,其中有18个县市区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km2,14个县市区大于500~1000人/km2。农产品主产区的人口密度较低,为285人/km2,仅黄梅县、武穴市和云梦县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密度最低为151人/km2,除孝感市孝昌县外各县市区人口密度均低于500人/km2。
以全省人口密度为参照,CVP(D)、CVP(A)、CVP(E)分别为2.105、0.223和0.399(表4-7)。重点开发区内人口密度差异最大,人口分布集中且不均衡。
表4-7 湖北省人口密度加权变异系数差异
四、人均GDP
(一)定义及内涵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一个地区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地区的常住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二)测算方法:基尼系数
式中,Pi为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Wi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Qi为GDP累计比例。
(三)结果分析
1. 湖北省人均GDP
2014年,湖北省GDP达到2.88万亿元,人均GDP约为4.96万元。相比于2010年人均GDP2.79万元,增长显著。2014年湖北省人均GDP呈现以下特征:
——人均GDP高值区为武汉市、宜昌市和襄阳市。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人均GDP分别为9.79万元/人、7.64万元/人和5.59万元/人(图4-10),这些地区也是湖北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良好。
图4-10 湖北省各市州人均GDP差异对比图
——人均GDP低值区主要分布恩施州、黄冈市、荆州市和神农架林区。山区和江汉平原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恩施州人均GDP最低,为1.85万元/人,黄冈市、荆州市、神农架林区等地人均GDP较低。
——地市州内部人均GDP基尼系数普遍较低。随州市、武汉市、孝感市等9个地市州人均GDP基尼系数低于0.2,其中襄阳市、恩施州人均GDP基尼系数低于0.1。咸宁市、黄石市人均GDP基尼系数位于0.2~0.3之间。宜昌市、十堰市人均GDP基尼系数位于0.3~0.4之间,省直管单位的4个县市区人均GDP基尼系数最高(表4-8)。
表4-8 2014年湖北省人均GDP基尼系数
2. 各县市区人均GDP
将湖北省103个县市区的人均GDP划分为4个等级。高(>10万元),共7个县市区;较高(10万元~5万元),共36个县市区;中等(5万元~2万元),共44个县市区;低(<2万元),共16个县市区(表4-9)。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表4-9 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均GDP评价等级
——湖北省人均GDP总体水平不高。仅猇亭区、汉阳区、江汉区、东西湖区等7个县市区人均GDP高于10万元,40个县市区人均GDP高于5万元。全省61%的县市区人均GDP属于中等及以下,反映了湖北省人均GDP总体水平不高。
——人均GDP高值区分布集中。人均GDP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猇亭区、汉阳区、宜都市和下陆区等地,且以这些地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图4-11)。
图4-11 湖北省人均GDP空间分布图
地图来源: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猇亭区人均GDP高居第一。猇亭区是宜昌市新兴工业的重要拓展地,工业集聚程度高,GDP达到194.6亿元。人口总量小,仅6.37万人。人均GDP达30.55万元,高居第一。
3.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人均GDP差异对比
重点开发区的人均GDP最高,为5.97万元,人均GDP高于10万元的有6个,高于5万元的有30个。区内人均GDP最高的五个县市区分别为猇亭区、汉阳区、江汉区、东西湖区和下陆区,均高于10万元。重点开发区70%的县市区人均GDP高于全省水平,可见重点开发区是拉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的人均GDP为3.65万元,人均GDP高于10万元的有1个,高于5万元的8个。农产品主产区高于全省水平的县市区仅10个,19个县市区在全省水平以下,人均GDP水平有待提升。
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均GDP最低,为2.49万元。人均GDP高于湖北省人均GDP的县市区仅2个,其中夷陵区8.44万元/人,兴山县5.07万元/人。其余28个县市区均低于湖北省人均GDP。
五、城镇化率
(一)定义及内涵
人口城镇化率以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人口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测算方法:泰尔指数
式中:TU表示泰尔指数,TUb表示城镇化率组间差异,TUw表示城镇化率组内差异,i是指将n个县市区按特定类型划分得到的组数,j是指组内包含的县市区个数,Yi/Y表示第i组县市区城镇人口占所研究总体的城镇总人口的比重,Fi/F表示第i组县市区总人口占所研究区域总人口的比重,Yij/Yi表示i组中第j个县市区在该组中的城镇人口比重,Fij/Fi表示i组中第j个城市在该组中的总人口比重。
注:下文中TU(D)、TUb(D)、TUw(D)分别指重点开发区总差异、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
TU(A)、TUb(A)、TUw(A)分别指农产品主产区总差异、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
TU(E)、TUb(E)、TUw(E)分别指重点生态功能区总差异、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
(三)结果分析
1. 湖北省人口城镇化率
湖北省常住人口分为城镇人口和农业人口。2014年,城镇人口3237.8万人,农业人口2578.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67%,相比201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加5.97个百分点。
武汉市人口城镇化率为67.59%,为全省最高(图4-12)。鄂州、黄石、襄阳、宜昌为次高区,其中鄂州、黄石为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64.3%和60.88%;襄阳、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6.01%和55.65%。黄冈市、恩施州等地最低。
图4-12 湖北省各市州城镇化率差异对比图
2. 各县市区人口城镇化率
将湖北省103个县市区人口城镇化率划分为4个等级。高(>75%),共13个县市区;较高(50%-75%),共33个县市区;中等(50%~40%),共24个县市区;低(<40%),共33个县市区(表4-10,图4-13)。
表4-10 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城镇化率评价等级
续表
图4-13 湖北省人口城镇化率空间分布图
地图来源: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中心城区人口城镇化率普遍较高。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口城镇化率均在94%以上,宜昌、荆州、襄阳、荆门和黄冈中心城区城镇化率均高于75%。
3.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人口城镇化率差异对比
TU为湖北省人口城镇化率泰尔指数,表示总体差异,为3.002,TUb和TUw分别为2.975和0.0273(表4-11),功能区间差异大于功能区内部差异。
表4-11 湖北省人口城镇化率泰尔指数及贡献率分解
TU(D)、TU(A)、TU(E)分别为0.0241、0.0023,为0.0009。重点开发区人口城镇化率水平最高,区内88.6%的县市区城镇化率高于50%,区内人口城镇化内部差异最大。农产品主产区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区内51.7%的县市区城镇化率为40%-50%,区内差异相对较小。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城镇化水平最低,区内30个县市区人口城镇化率全部低于50%,区内人口城镇化差异相对最低。
六、产业结构
(一)定义及内涵
三次产业结构是指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二)测算方法:相似度指数
式中:k表示产业部门,Xik表示区域i各产业所占比重,Xjk表示区域j各产业所占比重。
注:下文中S(D)、S(A)、S(E)分别指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产业相似度指数。
(三)结果分析
1. 湖北省三产结构
2014年,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874.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287.1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686.9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901.14亿元。第一产业竞争力较弱,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最高,第三产业次之,且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有上升的趋势。
2. 各县市产业结构
湖北省5.83%的县市区第一产业占比最大,64.08%的县市区第二产业占比最大,25.24%的县市区第三产业占比最大(表4-12,图4-14)(1)。
表4-12 湖北省各县市区产业结构一览表
图4-14 湖北省各县市产业结构空间分布图
地图来源: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同构化”现象明显。湖北省各县市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多处于0.72~1.00之间,各县市与全省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较高,具有严重“同构化”现象。
——工业主导的局面还未改变。湖北经济正在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2014年,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6:46.9:41.5。目前,57%的县市区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呈现的“三二一”格局相比,存在第二产业占比过大,第三产业相对弱小的问题。
3.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产业结构差异对比
重点开发区有28个县市区以第二产业为主,12个县市区以第三产业为主;重点开发区为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对GDP贡献最大。同时,重点开发区与湖北省整体产业结构最为相似,S(D)大于0.9的有30个。
农产品主产区有3个县市区以第一产业为主,有25个县市区以第二产业为主,仅1个县市区以第三产业为主。S(A)大于0.9的有25个,大于0.8的有29个,产业结构与湖北省产业结构接近。
重点生态功能区有2个县市区以第一产业为主,有15个县市区以第二产业为主,有10个县市区以第三产业为主。S(E)大于0.9的有24个,大于0.8的有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