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建筑物语一:红墙黄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宫殿是指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北京的宫殿主要就是指故宫。在了解故宫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它在建筑上的一些特点。

西方的建筑是以石材为主,因而形成了粗大雄健的建筑形式和风格,而中国的建筑几千年来一直以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显得纤细而华丽。

既然以木材为主,最合理的结构形式就是“梁柱式”。以4根立柱上架梁枋,互相榫接成为“一间”。它的构件大至梁柱,小至斗拱都是在地面上预制好了的,现场连钉子都不用,只需一座梯子、一把斧子,敲敲打打地把构件拼装起来即可。在古代没有吊车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故宫的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纯粹施工时间只有三年,这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今天也算是快的了。而且从抗震的角度来看,木结构都是榫接的。一般的地震顶多把门窗挤歪了,房子却塌不了。可见这种结构形式是很有它的优势的。

布局灵活也是木构的一大优点。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全由梁、枋和柱子负担,所有的墙壁无论是砖砌的还是木板的、花格的、纸糊的,都只起隔断作用,可有可无。墙壁的布置极随心所欲,今天要跟谁密谈,隔出个小间,明天要开宴会,再拆成一大间。这就使整个宫殿显得雄伟而不失玲珑剔透。

木结构房子

你要是抬头细看,可以发现很多大殿那硕大的屋檐下,都有马蜂窝似的一嘟噜一嘟噜的由小木头块搭的东西,那东西叫斗拱。因为人们希望屋檐向外伸出来多一些,又挡雨又好看,所谓“柱高一丈,出檐三尺”嘛。这么大的挑檐就需要有支撑。古人想出以长方形的木块相互重叠成斗拱,向前伸出来支撑挑出的屋檐。以后斗拱的制式逐渐标准化,横拱的“材”遂成为一切建筑用材的度量标准。

斗拱

斗拱

斗拱的大小历代不同,元代之前的斗拱因起着撑托屋顶的作用而硕大之极,到明朝以后渐渐变小,清代的斗拱已成为装饰品而不起多大结构作用了。故宫里的建筑大部分是清代重修的,斗拱的木条都是又密又细。而在其他一些宋辽古建上,我们还可欣赏到硕大而雄健的斗拱。这里我教您一招:看一座古建的年纪,大致可以从斗拱的大小入手,斗拱越大,岁数越老。

典型古建筑立面图

这样,一座建筑从上到下就可分为屋顶、斗拱、柱墙、阶基四大部分。屋顶用了几根梁一点点往上抬的方式做成美丽、上翘的曲面,看上去似欲飞状,轻巧而优雅,这是中国建筑一大独特风格。斗拱在屋檐下,以它特殊的造型和色彩托衬着硕大的顶部,使其不显沉重。柱墙形成的开间也有讲究:当中入口的一间比其他的要宽些,叫明间;最边上的比其他的要窄些,叫稍间;介乎明间与稍间的,不论多少间都叫次间。阶基既是房屋的基础,也是使立面构图显得稳重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木材容易腐烂,为此必须在表面上刷油漆。中国建筑的油漆刷得太美了。那根本不是“刷”,而是“画”。油漆的色彩规律是这样的:阳光下的构件用大红的暖色,使其越发明媚;屋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等冷色,使其更加深邃。你要是有兴趣细琢磨,还可发现屋檐下的蓝、绿两色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间隔使用。少量地方点一点儿金色,统一而不单调,绚丽而不杂乱。

现在,让我们在心里描绘一下故宫的建筑色彩吧。最下面是白色的基座,中间殿身是红色的柱子和门窗,屋檐之下是以青绿为主的彩画,屋顶则是黄琉璃瓦,背后衬着蓝天白云,整座建筑多么光彩夺目且端庄华贵!而从整个城市来看,低矮的绿树和大量灰色的民房恰似海洋般地衬托着城市中央高大而辉煌壮丽的红墙黄瓦的皇宫,形成了北京城独有的色彩特点。当然啦,老百姓,尤其是官儿的房子也想漂亮漂亮,可你要也想弄点油漆彩画琉璃瓦什么的,那叫“僭越”,头一天被发现,第二天大概就上菜市口掉脑袋去了。

故宫里的建筑,从皇帝大典的太和殿到一大批小老婆们的住所,等级差别极大。为表示不同建筑物的等级高低,古代匠人真是大动脑子,使出各种手段。最一目了然的当然是屋顶的形式。其最高等级的是重檐庑殿(如太和殿)、重檐歇山(如天安门),然后是单檐庑殿(如后两宫)、单檐歇山,再下来是悬山正脊、悬山卷棚、硬山正脊、硬山卷棚,这后四类屋顶都是用在附属建筑上。一般老百姓的房子自然就只能是硬山的了。

这里要对屋顶稍微多解释两句。重檐、单檐好理解,前者是两层屋檐,后者是一层屋檐。庑殿顶是古人为四坡顶的屋顶起的名字(再早叫四阿顶)。这种屋顶四面都是坡顶,正面的宽,侧面的窄。整个屋顶没有水平的地方,也没有垂直的地方。屋顶上除了瓦就是瓦,没有别的东西。歇山顶是把庑殿顶的两个窄面的上半截垂直切一下,在这里形成一个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上,你可以看见几组金钉子,这些金钉子组成类似梅花的图案,最上面两个,当中三个,最下面又是两个,这叫七心钉,是固定檩条用的。悬山是指屋檐的两端挑出在山墙(两端的墙)外面,硬山则相反,屋顶不挑出。正脊是指屋顶上有一根檩条。卷棚在屋顶最上端是两根檩条,因此没有屋脊。

不同等级的屋顶

总之,重檐的等级比单檐高,庑殿比歇山高级,悬山比硬山高级,有屋脊比没脊的卷棚高级。

建筑的开间也是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如太和殿面阔为11间,午门、天安门等为9间。用来显示建筑级别的还有基座的高低、彩画的形式、室内吊顶的制式,门钉的数量乃至彩画是龙还是花草,龙爪有几根指头等等,细得不能再细了。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在重要建筑物的屋檐最前面的屋脊之上,还有若干排列整齐的小动物,这叫做走兽。它们是干什么的呢?原来,为把最后几块脊瓦固定在下面的泥背上,这里需要几个钉子。可钉子头露在外面既不好看又容易生锈,于是在它们上以小兽装饰。有意思的是走兽的数量是有含义的。最高级的太和殿安放了10个走兽,其他建筑的走兽数量按等级高低递减,但数目均为单数。如天安门、午门都是9个,各主要门楼上则只有3—5个了。走兽在屋脊上排列的顺序是这样的:最前面领头的是仙人骑着凤,其后依次为龙 、凤、狮、海马、天马 、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这个次序在整个故宫乃至全北京的各类皇家建筑中都是纹丝不乱的。

这里我再教您一套分辨古建筑等级的高低的法子,叫两看两数:看屋顶、看彩画;数开间,数走兽。再去参观故宫、颐和园什么的,您跟您朋友就有山可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