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传统古建筑的形式和特征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其古代建筑独具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中国传统建筑方正严整、宏伟气魄、庄重典雅、风格独特,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匠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永恒的雕塑,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重温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精品,使人们陶醉其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在欣赏古建筑艺术美的同时,作为现阶段古建筑的设计者和施工者,除了要理解古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才能真正掌握古建筑设计的精髓,在古建筑设计方面应用自如。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应对以下一些内容有所了解。
一、传统古建筑的基本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即它的宽与深。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如一栋三间北房,它的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单体建筑又是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的;建筑的立面依据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特点,通常为三段:即由屋顶、屋身和台基组成,参见图1-1,多层建筑立面往往将柱身与屋面重复应用,构成多层屋檐的建筑形式。
图1-1 古建筑立面构架组成
传统建筑屋面(古称屋盖)又是古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常见的屋面形式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五种形式。在这几种最基本的建筑形式中,硬山、悬山常见者既有一层,也有两层楼房;歇山有单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歇山、卷棚歇山;庑殿又有单檐庑殿、重檐庑殿;攒尖建筑则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形、单檐、重檐、多层檐等多种形式。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一)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如图1-2所示。
图1-2 硬山建筑
(二)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如图1-3所示。
图1-3 悬山建筑
(三)歇山顶
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如图1-4所示。
图1-4 歇山建筑
(四)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如图1-5所示。
图1-5 庑殿建筑
(五)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图1-6)。
图1-6 攒尖建筑
二、传统古建筑的特征
(一)规划布局
古建筑把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比如,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矮小简单。之所以强调中轴对称,为的是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古人云: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是《周礼·考工记》里的一句话,意思是周朝建造城市的基本制度,都城九里见方,城共有四边,每边三门,按经纬线,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幅宽九轨,即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王宫居中,东侧为祖先的宗庙,西侧为祭天地的社稷坛,南面是举行朝会、议政之所,北面是市场。朝会处和市场的面积各为一夫(郑玄注:二方各百步。)。图1-7所示为《周礼·考工记》王城图。
图1-7 《周礼·考工记》王城图
从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古建筑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都遵循《考工记》有关匠人营国的规律,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化的,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图1-8)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体现了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图1-8 组群布局的四合院
(二)建筑特征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的匠师们经过长期的努力,集建筑的实用功能、外观的舒适美观于一体,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对丰富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微微起翘的屋角(图1-9)、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图1-10),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屋顶进行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而从高空俯视,屋顶效果更好,形成了独特的“第五立面”,也就是说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是最具魅力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图1-9 起翘的屋面
图1-10 几种屋面形式
2.色彩与彩画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敢于使用色彩也善于使用色彩。由于中国古建筑主要构件是木结构,又因为木料怕水,不能经久耐用,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以保护木质,并增强其耐久性,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古人就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使建筑美观耐用。房屋主体中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如檐檩下的椽子、檩板枋三件等,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在颜色的搭配上,一般的情况下,大红、大绿、大紫很难搭配,而中国古代匠人却把它们几种颜色运用得恰到好处(图1-11)。
图1-11 古建筑色彩应用
一些重要的皇家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就能很好地运用颜色,整个建筑加上黄色、蓝色(如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图1-12)。
图1-12 北京故宫
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对比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受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如图1-13所示。中国古建筑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主要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图1-13 南方建筑
3.装饰与门窗
内部装饰的构件有各式屏风、屏门,挂落、花牙子、花罩等,门窗的种类也很多,如古式长窗、古式短窗等,如图1-14所示。
图1-14 装饰与门窗
4.衬托性建筑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有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了的故宫午门。其他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如图1-15所示。
图1-15 衬托性建筑
(三)结构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结构特征,是以梁柱等木材(石材)构成的抬梁式承重结构,也可称之为木(石)结构的框架体系,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承担房屋的重量。图1-16所示为某木结构建筑的透视图。
图1-16 结构的透视图
这种结构类似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木结构的框架体系一个很大的优点在于,它的节点是用木材制作的榫卯结构,当有荷载作用时,在节点处能释放一部分能量,“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古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鉴于这种结构形式,派生出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石作、瓦作、砖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等营造的专业分工。
框架结构中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隔墙与门窗的设置就有了极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功能要求的不同而巧妙变化,此外,为了防止风、雨、雪对建筑的侵害,出檐就需挑出更多,也就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栱”(图1-17)。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有效地把上部出挑的面荷载逐层传递到柱子上成集中荷载,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纯粹的装饰品。
图1-17 斗栱
中国匠师在几千年的营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经验,在材料的合理选用、结构方式的确定、模数尺寸的权衡与计算、构件的加工与制作、节点及细部处理和施工安装等方面都有独特与系统的方法或技艺。这种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延承至今。鉴于这种传承方式,有关古建筑的资料几乎绝迹,大多靠现场考察取得,致使现阶段在设计方面的资料就所剩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