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四川省分布状况
经过广泛的野外监测,调查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已以恶性毒杂草扩散的形式持续侵入四川省凉山州、攀枝花市、宜宾市等7个市州、42个县、905个乡镇。目前,紫茎泽兰已经对整个四川盆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破坏性后果也非常明显。
(一)分布现状
四川省内紫茎泽兰的分布面积共计95.9987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4850万公顷)的1.98%。其中草地分布面积35.7143万公顷,占总分布面积的37%;林地分布面积52.0693万公顷,占总分布面积的54%;耕地分布面积8.2151万公顷,占总分布面积的9%。紫茎泽兰的危害面积占全省天然草地面积(2038.07万公顷)的4.71%,其中重度危害面积31.5228万公顷,占天然草地面积的1.55%;中度和轻度危害面积64.4758万公顷,占天然草地面积的3.16%。截至2008年,四川省各地市州的紫茎泽兰危害面积如表2-2所示。
表2-2 四川省紫茎泽兰危害生境类型与面积表 单位:公顷
(二)分布地域特点
从分布的生境类型来看,紫茎泽兰生长旺盛、能开花结籽的多在湿度大的山坡、水沟、河谷地带分布。如在凉山州海拔2350m以下区域的农隙草地、山地疏林草地、山地草丛草地、稀树林草丛草地、荒草地和山地灌丛草丛草地等均有广有分布。
从海拔高度来看,在海拔1500m以下的区域,紫茎泽兰生长明显受到气候的影响,危害程度大大降低,只有在湿度大、较为蔽荫的地方,紫茎泽兰才呈重度危害分布,其余大多为中度或是轻度分布。在海拔高度3000m以上地区,则偶见紫茎泽兰幼苗分布。
总体来看,紫茎泽兰在地理分布上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趋势特点。水平方向上的趋势是:由重度分布地块向轻度或无分布地块、由南向北向东、由上风向顺(下)风方向的耕地、林地、草地发展。垂直方向上的趋势是:重复危害的区域多分布在海拔在1000~2200m;中度危害的区域多分布在海拔高度在2200~2500m;轻度危害的区域多分布在海拔高度在2500~2800m。而海拔高度3000m以上地区少见分布。
(三)重点监测区分布
1.分布现状
此次调查在盐沅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及西昌市内进行。共调查120多个乡,325个村,2100个组。调查面积125万亩(1亩=666.7m2)。其中发现有紫茎泽兰分布的面积43.962万亩,占调查面积的1.18%,占现有天然草地面积(1628.7万亩)的2.69%。分布面积内连片生长的约6.5277万亩。据调查,紫茎泽兰在凉山州分布的是北端为冕宁县城厢镇沙湾一社(东经102°11',北纬28°31')。1998—2006年来紫茎泽兰在凉山州地区向北推进两度半,平均年北进速度为35公里。到2006年为止,凉山州17个县市全部都有紫茎泽兰分布,分布面积达到918万亩,占全四川省紫茎泽兰分布面积的70.62%,即使在高山区的较低海拔地区也有分布,出现的最高海拔接近3000m。随着向北的推进,其入侵扩展的速度和危害程度逐渐降低。
2.分布地域特点
1982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草地资源调查时采到紫茎泽兰标本,经倪炳炽鉴定为泽兰属内种。1991年3月由成都生物所刘照光鉴定为紫茎泽兰。凉山州地区是1978年在盐源县树河乡最初发现紫茎泽兰,德昌县为1981年,会理县为1985年,西昌市为1986年,宁南县与普格县为1986年。根据以上资料记载与时间先后判断,认定紫茎泽兰系20世纪70年代末由云南省经攀枝花市逐渐传人凉山州。20世纪90年代进行过一次全州范围的调查,发现有西昌、宁南、会理、会东、盐源、普格、德昌等六县一市出现了紫茎泽兰,其分布面积共达43万亩。目前,紫茎泽兰入侵之势并未减缓,反呈加速蔓延趋势。这种疯狂扩散与凉山州地区的以下几个特点有很大关系:
①凉山州气候特点与紫茎泽兰的适宜生长条件相似;
②紫茎泽兰的种子成熟期在3~5月,此时正值凉山州干旱大风季节,且河谷风向沿河谷南北吹送,大风让种子顺河谷从南向北飘散,继而顺河流、公路、铁路等扩散;
③凉山州原本无泽兰实蝇;脱离了原产地的天敌,紫茎泽兰的无性生殖能力可能是促使其入侵成功并迅速扩散的主要原因;
④紫茎泽兰含有的化学物质让动物拒食,自身种群不断增长;
⑤在紫茎泽兰入侵的最初十年没有引起当地部门与群众的足够重视,无有效防除、控制手段和方法,从而造成在全州范围内疯长成灾。